“两山”理念山东实践|潍坊昌邑:构建绿色新能源发展新模式
大众新闻 2025-07-16 17:57:50原创
为践行“绿水青山就是金山银山”理念,潍坊昌邑市着力向海图强,将资源优势转化为产业优势、发展动能,不断培育壮大海洋新质生产力,现代海洋生态经济产业集群成功入选省级“十强”产业“雁阵形”集群,为经济社会发展注入“绿色海洋动能”。
推动领军企业集聚发展。昌邑市强化陆海统筹,突出政策引领,推动绿色新能源发展,制定了《昌邑市新能源专项发展规划》,明确新能源发展路线图。构建起涵盖产业发展、项目引进、人才引育、科技创新等全方位、立体化的政策体系,为产业发展、项目建设提供“保姆式”“磁铁式”精准服务,不断抢占新能源发展新的制高点,陆续招引中国华电、中国华能、三峡新能源、国华能源等“国字号”“央字头”新能源企业在昌邑落户项目,形成了风电等新能源全业态发展格局。按照规划,“十四五”末昌邑新能源发电装机容量将达到220万千瓦左右,年发“绿电”60亿千瓦时,年可节约标准煤约180万吨,减排二氧化碳约460万吨,创建一个“县级绿色电网”示范样板。
三峡新能源山东昌邑发电有限公司竣工后
探索海上风电示范发展。昌邑市地处山东半岛北部,渤海莱州湾南畔,有58.38公里海岸线,海域面积668.78平方公里,海上风速稳定、海陆光照充足,发展海上风电具有独特优势。昌邑市立足资源禀赋,依托投资36亿元的昌邑海洋牧场与三峡300兆瓦海上风电项目,在全省首个开展海上风电与海洋牧场试验示范以及全国首个探索海上“风电、牧场”融合发展新路径,该项目发出潍坊首度海上风电,建成全省首个一次性全容量并网平价海上风电项目,截至目前,该项目发电量已突破15亿千瓦时。该项目开创性探索海上风电与海洋牧场融合发展新模式,通过在风机基础周围50米半径范围内投放6000空方产卵礁、集鱼礁等不同形式的礁石,为鱼类、贝类和藻类等海洋生物提供良好的栖息和产卵场所。同步建设昌邑海洋牧场海底环境观测网,投入11套海洋观测设备,对海上风电建设期、运营期海洋环境进行监测,与省生态环境厅共建全国首个海上风电生态环境监测观测站,为海上风电场与海洋牧场融合建设对海洋环境影响与综合评价提供数据支持,为山东乃至全国提供可复制、可推广的海洋牧场与海上风电融合发展样板。
打造新能源产业延链补链体系。为抢抓新能源产业的新机遇,昌邑市发挥大项目带动作用,通过以商招商、本地培育等举措延链补链强链。抢抓三峡等项目发出“绿色电”的机遇,加快培育发展配套企业,聚力发展新能源产业。创新推动风电全产业链发展,发挥本地风机整机制造企业—山东瑞其能电气有限公司“链主”作用,带动和引进供应链企业10余家,形成每年500台、150万千瓦的生产能力,构建“零部件配套—整机制造—风电场设计施工运维”完整链条,助力能源结构绿色转型和海洋强省建设。
(推荐单位:潍坊市海洋发展和渔业局)
责任编辑:郭丽丽