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两山”理念山东实践|潍坊昌邑:探索盐碱地改良与林业经济发展的双赢之路

大众新闻    2025-07-16 18:03:51原创

潍坊昌邑市北部滨海属于平原盐碱区,受客观环境制约,生态立地条件差,造林成活率低,技术难度高、成本代价大,是生态环境修复与改善的重点区域。

近年来,潍坊丰瑞农业科技有限公司践行绿色发展理念,加强盐碱地、撂荒地治理,投资建设昌邑市阜瑞生态林场,建立市场主体与村集体、农户的利益联结机制,逐步形成了“林-种-养-加-游”全链条融合的生态产业体系,致力于改善北部盐碱地生态环境,曾被评为2021年“山东省规模化生态林场”。通过综合空间整合、模式创新和三产联动,成功实现了昌邑市林业资源的高效利用和生态价值的转化。

“小农户”向“市场化”转型,示范带动作用显著。潍坊丰瑞农业科技有限公司充分发挥林业龙头企业的引领作用,按照“政府引导支持、企业主导经营、群众参与获利”思路,引入市场化造林机制,开展“耕、种、管、收、储、加、销”全程社会化服务。目前,公司土地流转、托管服务面积已达10万亩,综合体已发展会员1600多户,辐射3个镇街、30多个村庄,受益群众达到5000户以上,公司每年利润的60%进行股权分红,年带动农民节支增收近3600万元,创造了“企业盈利、集体增收、农民致富”三赢局面。

苜蓿节。刘珅 摄

养牛场。刘珅 摄

“单一化”向“多元化”转型,林业经济发展迅速。一是林下经济持续增长。林场种植两万多亩具有地域特色的耐盐碱紫花苜蓿,青贮苜蓿年收贮量可达5万多吨。秸秆饲料加工、苜蓿青贮加工每年收益1800多万元,带动周边村庄农户发展林下种植5200余亩,人均增收1000元。同时大力发展肉奶牛、金蝉、鸡、鹅等家畜养殖,引进乌拉圭海福特肉牛、新西兰荷斯坦奶牛等特优品种。目前已养殖6000多头,规划存栏量2.8万头,年产有机肥3万吨。二是乡村旅游逐渐火爆。林场结合昌邑北部渤海湾南岸独特的泥质海岸自然景观和植被特点,在传统种养殖农业经济和大力保护原有柽柳林植被的基础上,不断植树造林,改善生态环境,丰富自然景观,并与青阜农业综合体连成一体,使区域内森林数量和质量有了较大提升。截至目前,连续承办两届“昌邑市青阜农业苜蓿美食节”,吸引了当地及周边地区游客前来参观旅游,年吸引游客3万余人,实现旅游增收100多万元。

“粗放式”向“生态化”转型,综合成效显著提升。一是自然资源循环增效。林场利用秸秆青贮、黄贮、牧草种植等作为优质饲料,解决了农业生产中废弃物处置问题,保障了肉奶牛品质和产量;牛场粪污等可作为有机肥料,增加农田土壤有机质含量,降低了化学肥料投入,为粮食单产持续提高提供了地力保障,有利于实现农、林、牧等多个产业间的资源共享、优势互补、循环相生、协调发展。二是现代化科技推动高质量发展。通过与高等院校科技合作,不断推动向“专业化”转型,现已突破10余项技术瓶颈,研发的紫花苜蓿新品种系列获得国家专利。三是产业生态化作用凸显。林下经济通过“空间层次利用、物质循环再生、产业协同共生”,构建了“生态保护-资源利用-经济增值”的良性循环。

(推荐单位:潍坊市自然资源和规划局)

责任编辑:郭丽丽