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两山”理念山东实践|烟台:淘汰落后产能,盘活低效用地

大众新闻    2025-07-16 19:08:09原创

烟台市福山区联东U谷生态科技谷项目,位于福山区金裕丰路以南、钢厂路以北、规划路以东,占地73045平方米。该处土地改造前为传统金属冶炼、机械加工的传统项目,随着传统金属冶炼、机械加工项目逐渐被市场淘汰,园区企业产值不断下滑,甚至停业破产。与此同时,福山区工业用地越来越稀缺,出现项目落地与政府供地严重不匹配现象,无法保障企业需求,因此进行改造。

项目地块改造前影像图

项目地块改造后航拍图

福山区以“政府引领、规划统筹、盘活市场、依法依规”为指导方针,分步开展城镇低效用地的调查认定、规划编制、实施方案编制等工作。成立政府主要负责同志为组长的“三闲”资源处置协调推进工作领导小组,及时解决推进过程中遇到的问题,有效推进闲置低效土地盘活利用。

摸清家底、精细梳理,建立信息平台。实地调查摸清低效用地情况,建立起“一平台、一张图”智慧化数据平台,直观展示各宗地块的空间布局、规划用途及利用现状。定期面向招商部门、市场集中推介闲置低效地块,让意向者精准掌握可用土地资源。

强化考核、发挥考核激励与跟踪督办作用。将“三闲”资源处置纳入全区高质量发展综合绩效考核及执行力考核内容,区委、区政府主要领导亲自抓,全面落实各镇街园闲置低效土地处置工作的主体责任,对工作组织不力、进展缓慢、成效不明显的项目属地镇街园和项目引进单位进行谈话,切实发挥好考核激励与跟踪督办作用。

严格项目准入和用地审批,加强跟踪监管。严格审查用地单位的用地效益和用地定额,按照投资额、投资密度、从业人员数量等,合理确定土地供应量;项目土地摘牌后,由属地镇街园区与项目方签订“标准地”履约合同,明确开竣工、投达产时间,加大监管力度,加快已供土地的开发建设速度,不断提高土地总体利用率。

改造后的项目实现了土地集约节约利用,节省了新增建设用地指标。该项目实际用地面积109亩,比以往小而散的中小企业布局模式节约土地30亩,节地效率27%;项目建设投资约6亿元,投入运营后,预计整个园区亩均产值为1000万元,亩均税收35万元以上,成为亩产效益的“领跑者”。

通过园区建设和招商,产业水平和产业聚集得到很大提升。该项目已引进科技型、成长型企业45家入驻,引进企业自主知识产权合计85项,其中不乏具备专精特新资质,甚至独角兽潜质的高成长型企业。

腾笼换鸟“零地招商”,实现项目快落地快建设。项目落地优先利用存量低效用地,打破招商引资“土地先行”惯例,变“由商选地”为“以地引商”“以地选商”,在实现零地招商、让“沉睡”的土地“活”起来的同时,有效促进了新项目快落地、快建设。

(推荐单位:烟台市自然资源和规划局)

责任编辑:郭丽丽