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两山”理念山东实践|济宁:精准防控美国白蛾,实现“三降一升”新突破
大众新闻 2025-07-15 16:48:43原创
作为全国唯一获批国家林草局美国白蛾精准防控试点示范项目,济宁市全面推进“多元化管理、精细化监测、精准化防控”,有效破解“过度防治、盲目防治”难题,全面实现“三降一升”和无灾情、无舆情、无举报的“三无”防控目标。2024年全市发生面积下降19.9%,防治资金较2023年投入下降17.71%、飞防面积下降29.65%、药剂使用量减少27.54%,防治作业面积下降21.79%,全市平均有虫株率(0.26%)较2023年(0.36%)下降27.78%,112个镇街(占全市156个镇街71.79%)实现美国白蛾三代零虫情。
济宁市吴坑美国白蛾治理前。李腾 摄
济宁市吴坑美国白蛾治理后。李腾 摄
构建精细化监测预警体系,实现虫情动态精准把控
建立县域监测机制。印发《济宁市主要林业有害生物精准监测预报工作方案》,形成14个县级精准监测实施方案。
建立科学布点机制。在重点区域布设80处监测点,在养殖区、公园等7类不同区域科学布设监测点位409处,形成了市、县、镇、村四级“灯诱+性诱”的网格化监测网络。
建立固定踏查机制。按方位设定踏查线路。细化到寄主树种、调查人员及联系方式,同时绘制分布图,确保重点区域踏查全覆盖。
创新精准化防控体系,实现防治效能全面提升
分类施策。针对不同区域推广绿色防控措施,确保人口密集区及敏感区的生态和环境安全。
分级施策。根据虫情划定“红、橙、黄、蓝”四级防控区域,实施精准飞防、差异地防和监测预防相结合的防控模式。
因时施策。依据“成虫诱集数量+幼虫路线踏查+上代发生防治情况”三因素相结合,科学划定飞防区域和时间,防止出现过度飞防。2024年全市完成飞防作业面积133.05万亩次,较去年同期减少29.65%,节省飞防资金300余万元。
完善多元化管理体系,构建协同治理长效机制
建立健全能力提升机制。推广实施“一竿子插到底”培训模式,培训对象包括镇街负责同志、村级林长、公益岗、社区物业等,培训内容口语化、多样化,将培训带到监测防治现场,确保基层一线人员懂防治、会操作。
建立健全联防联控机制。建立毗邻县、镇级联防联控机制,按照属地化管理原则消除部分县级行政区域内防治责任归属纠纷隐患,各乡镇、村以及相关部门积极配合,形成合力,实现美国白蛾防治工作高效、有序地开展。
建立健全群防群治机制。统筹各级林长、护林员、公益岗等力量作为兼职监测员,在发生防治期协作开展监测调查和人工剪网幕。
济宁市通过科学规划、精准施策、多方协作,显著降低虫情发生率,优化防治成本,为全国美国白蛾防控提供了可复制、可推广的“济宁经验”。
(推荐单位:济宁市自然资源和规划局)
责任编辑:郭丽丽