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两山”理念山东实践|“小保险”保障“大民生”——淄博市省内首创野生动物致害补偿保险机制
大众新闻 2025-07-15 16:43:10原创
为有效破解保护野生动物与保障群众生产生活之间的矛盾,弥补野生动物致害缺乏明确补偿制度机制的空缺,解决致害补偿资金筹措难、标准依据缺乏、理赔程序繁琐、补偿周期长、专业鉴定力量薄弱等堵点难点,淄博市认真践行“两山”理论,坚持有解思维,大胆创新探索,率先在全省建立了野生动物致害补偿保险机制,以“小保险”保障“大民生”,为解决野生动物致害难题提供了“淄博方案”。
先行先试,实现致害补偿保险机制从无到有。为有效破解致害补偿难题,淄博市自然资源和规划局成立攻坚领导小组,统筹考虑野生动物致害案件数量等地区差异情况,主动对接保险公司,研究制定保险理赔方案,将列入国家和省级重点保护陆生野生动物名录的所有物种纳入理赔范围,明确了农作物、家畜家禽理赔标准,并明确了补偿与不补偿的情形。2023年3月,淄博市高青县签订了全省第一单野生动物致害责任保险。截至目前,全市11个区县(功能区)全部完成投保工作,累计赔偿限额达215万元,实现野生动物致害补偿所有区县全覆盖,也为全省野生动物致害补偿提供了可借鉴、可复制、可推广的路径。
博山区受灾群众赠送锦旗(来源:博山区自然资源局)
精简程序,实现致害理赔流程由繁到简。为有效破解致害理赔程序繁琐、周期长的问题,市自然资源和规划局和保险公司制定的保险理赔方案历经多轮商讨,在程序严谨和科学的前提下,力争实现便民成效最大化。当明确发生野生动物致害情形时,受灾群众可直接拨打保险公司电话,只需提供致害现场的图片、视频等影像资料,保险公司工作人员将主动上门核定损失金额并协助申请保险赔偿,实现了“让数据多跑路,受害群众少跑腿”。2023年6月,淄博市博山区完成全省首单野生动物致害补偿保险赔付。保险机制建立以来,淄博市累计赔付鸟类捕食鱼虾、獾破坏玉米等致害补偿案例177起,赔付金额近3万元,达到了“主管部门投保、保险公司理赔、受灾群众获益”的工作目标。
组建智库,实现致害源头鉴定由粗到细。野生动物致害多发生于夜间,且农田林区监控设备缺乏,导致野生动物致害举证困难,致害损失难以核定。为有效破解这一专业难题,精准找出致害“源头”,快速核定致害损失,市自然资源和规划局会同市林业保护发展中心组建专家团队,涵盖野生动物等多个行业,承担物种识别、致害防范、普法宣传等方面的技术支撑,并与保险公司联合建立致害调查鉴定机制,累计处置致害线索20余起,实现了致害补偿鉴定由粗到细。
截至目前,《中国绿色时报》、国家林业和草原局官网、中国林草生物灾害防控网先后介绍了淄博市野生动物致害补偿典型经验做法。下一步,淄博市将认真贯彻落实野生动物保护法等法律法规要求,充分发挥林长制牵头抓总作用,结合我市生态文明建设需要和市情社情民情,不断加大野生动物保护管理工作力度,促进人与自然和谐共处。
(推荐单位:淄博市自然资源和规划局)
责任编辑:郭丽丽