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两山”理念山东实践|青岛:“青春鹭岛”的生态修复
大众新闻 2025-07-15 16:14:42原创
青岛市城阳区野生动植物保护协会自2018年起致力于白沙河与墨水河交汇处的河心岛生态修复工作。面对岛上植被破坏、水质污染及非法捕猎等问题,协会通过组织志愿者巡护、清除非法网具、种植耐盐碱植物以及开展公众教育活动等措施,逐步恢复了该区域的生态环境。
修复前
修复后
经过七年的努力,“青春鹭岛”项目取得了显著成效。植被不断丰富,鸟类日益聚集。经修复的河心岛上已初见成效,各类植物层次分明,适合不同的鸟类栖息,河心岛已逐渐恢复为鸟类乐园。目前红外线相机已记录到苍鹭、白鹭、斑嘴鸭、鸊鷉、震旦鸦雀、红嘴鸥、鹤鹬、灰斑鸻等60余种近万只鸟类聚集于此,形成“鹭舞白沙”的自然景象,记录到的白沙河入海口湿地栖息越冬的反嘴鹬、青脚鹬、鹤鹬等鸟儿比往年明显增加,其中在“青春鹭岛”繁殖的“鸟中大熊猫”震旦鸦雀比往年增加了10%以上,再现人与自然和谐相处的美丽画面。
在岛周边放飞前期救护鸟类
公众的生态保护意识与参与度明显提升。公众通过广泛的参与“青春鹭岛”的生态修复活动,接触自然、认识自然,形成了“尊重自然、顺应自然、保护自然”的生物多样性保护意识,许多居民自发对私捕滥猎行为积极予以制止或举报,非法地笼网具数量已较前期明显降低,“生态惠我,我爱生态”的社会生态环境保护氛围日渐升温,辖区政府部门、企业、居民、学生等各方积极参与其中,以实际行动实现生态保护与发展。
鸟中大熊猫震旦鸦雀在此栖息
河心荒岛变成“青春鹭岛”,也成为城阳区青少年生态教育基地。通过实践活动的口碑相传和媒体宣传,每年在城阳区两河入海口湿地开展观鸟、拍鸟、公众教育、生态旅游的公众不断增加,累计超十万人,大幅提升当地餐饮、交通、民宿、文创、特产等行业收入,增加了当地居民的获得感,提升了城市的绿色发展知名度,并逐渐成为当地生态文明地标,为城市发展贡献越来越多的“生态智慧”、“生态方案”和“生态力量”。
为类似地域探索出可借鉴生态保护模式。近年来,随着城市发展,社区临河而建,居民人口众多,日常生产生活对湿地生态环境、生物多样性影响明显。如何实现城市发展和生态保护的互促共赢,“青春鹭岛”的生态修复给出了答案,让更多的社区居民认识到生物多样性保护的重要性并积极参与其中,有效提升了公众生态环境保护行动的积极性。
协会也因此获得了诸多荣誉,“青春鹭岛”的生态修复作为生态修复典型案例被中央电视台《焦点访谈》《新闻直播间》报道,协会事迹作为山东省唯一案例入选联合国《生物多样性公约》第十五次缔约方大会会刊《守护多彩家园》,协会也受邀参加《湿地公约》第十四届缔约方大会,会长徐立强在大会上做了主旨报告,在中央电视台、新华社、人民日报、央广网、大众日报等媒体发布相关新闻报道60余篇,产生了良好的社会影响。
未来,青岛市城阳区野生动植物保护协会将继续践行人与自然和谐共生的理念,努力扩大生态保护覆盖面,为构建人与自然和谐共生的美好家园贡献更多智慧与力量。
(推荐单位:青岛市园林和林业局)
责任编辑:郭丽丽