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两山”理念山东实践|济宁尼山区域:科学绿化助力生态价值转换

大众新闻    2025-07-14 11:28:09原创

当走进曲阜尼山区域,绿意便直扑眼前,绿树、嫩草营造郁郁葱葱的怡人风光,展开一幅鸟语花香的绿色画卷。如今满眼的绿水青山,离不开济宁荒山绿化三年行动的实施。2022年济宁约有荒山7.098万亩(含退化林地),其中宜林荒山占6.76万亩,由于济宁市荒山多属泰山山脉的余脉,区域以石灰岩山地和砂石山山地为主,土壤瘠薄,植树难度极大。

于是,一场“愚公移山”式的全民种树活动,在济宁拉开大幕。市委、市政府将荒山绿化纳入全市指挥部作战体系,成立3名市级领导任指挥长的荒山绿化工作指挥部,抽调各单位业务骨干组成专人专班,集中办公。以营造“千年秀林”为目标,邀请省内高规格荒山绿化专家团队,逐镇街、村、山头开展荒山实地调研,合理确定造林区域、绿化模式、栽植树种、管护方式等,落实落细“在哪种”、“种什么”、“怎么种”、“怎么管”4个关键环节,统筹编制《济宁市荒山绿化三年行动专项规划》,印发《济宁市荒山绿化三年行动工作实施方案》。

曲阜市五碟山绿化前

曲阜市五碟山绿化后

一是分区统筹推进。将全市荒山绿化空间划分为尼山区域、重要交通可视沿线区域、一般区域等三个片区,将孔子诞生地、尼山世界文明论坛永久举办地尼山区域作为重点绿化区,其他区域作为一般绿化区,按照重点区域重点绿化、一般区域科学绿化原则,提升重点区域绿化标准,示范带动全域宜林荒山。二是分项同步实施。荒山绿化工程不仅包括传统人工造林,还增加了退化林修复、森林抚育、村庄绿化和古树名木修复,同时还综合设计了造林绿化的辅助工程,包括防火隔离带、引水上山、防火监控、防火隔离墙等,与绿化施工一体规划设计,三年管护和绿化栽植一体招标实施。三是分类栽植施工。区域内综合考虑坡度、坡向、土壤种类、土层厚度等因素,设计不同的栽植模式,不同类型的树种,特别是将儒家文化融入荒山绿化,选用在儒家文化中具有特殊意义的黄连木、杏树、柏树等地方乡土树种,在荒山绿化中赋予了其文化内涵,打造了济宁市厚重的森林文化景观。

解决了“种”的难题,还要做好“护”的功课。为守护好这份来之不易的绿色,济宁市提出荒山绿化“五个专门”的工作要求,即“专门绿化队伍、专门基础设施、专门管护队伍、专门设备、专门资金”,制定了《关于落实“五个专门”健全荒山绿化栽管并重全链条工作机制的通知》,确保荒山绿化工作取得最佳成效。“五个专门模式”的实施,有效解决了路不通、水不通、设施不通的问题,提升了树木存活率,是保障荒山造林成果的关键。尤其在基础设施方面,对于纳入荒山绿化三年行动的荒山,按照每200亩配备一个蓄水池,每500亩配备一眼井(或一处水源),至少建设一条满足施工需求道路的标准,将专门的引蓄水设施、施工道路与荒山造林一体设计、一体招标、一体施工。资金方面,争取中央财政国土绿化试点示范项目补助资金1.5亿元,市、县财政通过财政预算和专项债方式先后投入资金1.1亿元,荒山绿化资金全部按照合同支付到位,有力地保障荒山绿化进度和质量。

荒山绿化不仅仅是一笔稳赚不赔的生态账,背后还包含富民账、“双碳”长远账。济宁市将荒山绿化项目实施与农民增收、乡村振兴有机结合,放大生态产品价值综合效益,逐步实现从“投钱变绿”到“以绿生钱”,探索出一条荒山绿化生态治理和产业化发展的新路,进一步释放了荒山绿化的生态效益、经济效益和社会效益。

如今,随着生态环境改善,一山一风光,吸引大量游客慕名而来,荒山绿化重点区域的尼山圣境、龙湾湖等旅游景区也已成为展示生态文明建设成果和中华优秀传统文化的重要窗口。

(推荐单位:济宁市自然资源和规划局)

责任编辑:郭丽丽