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在美上市”的科兴生物每股分红74美元,潘爱华与尹卫东上演25年爱恨情仇
经导深观 | 2025-07-11 11:37:52 原创
赵帅来源:大众新闻·经济导报

近日,科兴生物推出的每股74美元“清仓式”分红计划引发市场高度关注。这家在美上市的疫苗龙头企业,自2016年起便深陷创始人之间的股权纷争。目前,科兴生物间接控股北京科兴、大连科兴、科兴中维、科兴中益四家企业,且这四家公司均在国内开展生产经营活动。
事情的来龙去脉
2001年,时任北大教授的潘爱华与尹卫东携手创立北京科兴。潘爱华以5100万元出资,获得27%的股份;尹卫东以技术入股,获得73%的股份。双方分别通过未名医药和香港科兴持股。
2003年,尹卫东推动科兴赴美上市,将控股实体注册在安提瓜,并引入赛富基金、维梧资本等外资股东。
2016年,公司计划通过私有化从美股退市。科兴生物时任董事长尹卫东和潘爱华分别组成内部买团和外部买团,发出私有化要约,科兴生物控制权之争正式拉开序幕。
经过一系列操作,强新集团实控人李嘉强通过其控制的1Globe等多个主体持有科兴生物股份,成为公司当时的大股东。最终,李嘉强倒向潘爱华方面,并在2018年2月的年度股东大会上,反对尹卫东等多名董事连任。
为应对这一冲击,尹卫东启动“毒丸计划”,即股权摊薄反收购措施,通过向恶意收购方以外的全部股东增发新股,以稀释前者股权。
2018年7月,尹卫东为实施“毒丸计划”引入新盟友。维梧资本与尚珹资本分别以7.35美元/股的价格,各获得科兴590万股普通股,各占增发后的8.3%。代表维梧资本的管理合伙人付山,也随之加入科兴生物董事会。
2019年,内斗升级,出现拉闸断电、抢夺公司印章、相互举报等激烈冲突。之后,潘爱华方面不再提供财报,纳斯达克以“治理失效”为由,强制将科兴生物停牌,股价冻结在6.47美元。
2025年1月,英国枢密院作出裁决,判定2018年2月1Globe提出的新董事名单合法当选,“毒丸计划”无效。这意味着潘爱华及其外部买团获胜,尹卫东及其内部买团的阻击未能成功,股权争夺出现阶段性结果。
然而,2024年2月,未名医药发布公告称,潘爱华因职务侵占罪、挪用资金罪,被淄博市张店区人民法院一审判处有期徒刑13年。此次被立案的缘由之一“重要合同未及时披露”,涉及潘爱华联合杭州强新试图转移厦门未名34%股权,而这一举动背后,仍是为了争夺北京科兴的股权(2022年厦门未名拥有对北京科兴的控制权)。
“清仓式”分红能否结束这场争斗?
就在双方僵持不下、斗争愈发激烈之际,小股东美国恒润投资提出分红问题,并逐渐发酵成为双方争端的又一核心焦点。
2025年3月20日,恒润投资公开指出,过去三年多时间里,科兴生物坐拥超百亿美元净现金和现金等价物,却始终未向股东分红,但其旗下子公司已实施分红。
基于此,恒润投资要求现任董事会将其中89亿美元分给股东,恢复在纳斯达克的交易,并对母公司及子公司提供完整会计信息。
科兴生物对此作出回应,宣布决定派发每股55美元的特别现金股息,本次分红相当于其股价的8.5倍。此外,公司还决定进行每股19美元的第二次特别现金股息,并计划发布每股20美元至50美元的第三次特别现金股息,同时制定新的股息政策,定期向股东返还现金。
按照科兴生物2019年2月22日停牌时6.47美元/股的股价粗略计算,若三阶段特别股息全部支付完毕,股东可拿到公司股价14到19倍的现金,即每股最高可获得124美元的分红,股息率高达1917%,总分红额达74.48亿美元,而公司总市值还不到5亿美元。
7月9日,赛富基金公告称,在科兴生物特别股东大会上,股东投票通过赛富基金提出的两项议案:罢免公司现任董事,并选举赛富基金提名的10位资深董事候选人进入公司董事会。新当选的董事承诺,将支持并执行科兴生物已宣布的股息派发计划,同时与科兴生物管理层密切合作,通过推动公司普通股恢复交易,释放所有股东的长期价值。
据媒体报道,目前科兴生物新董事会具体成员包括:西蒙・安德森(原董事会董事)、付山(维梧资本,原董事会董事)、焦树阁(独立董事)、李嘉强(强新资本)、卢毓琳(独立董事,原董事会董事)、裘育敏(永恩资本)、王宇(独立董事)、肖瑞平(独立董事)、阎焱(赛富基金)、尹卫东(原董事会董事长)。
经济导报记者发现,6月16日,赛富基金还是公司第一大股东,持股15%;到6月27日,公司大股东变为1Globe,持股25.77%,可见公司内部斗争依旧激烈,股权结构仍处于动态变化中。

经济导报财经研究院专家认为,此次赛富基金推动的董事会改选,或为科兴生物股权争斗带来新变数。新董事会成员涵盖多方势力,虽承诺执行股息派发计划,但内部利益协调仍存在挑战。过往争斗积怨已深,各方诉求复杂,仅靠分红恐怕难以彻底终结纷争。未来,新董事会需平衡各方利益,解决遗留股权争议,恢复公司正常运营与交易,才有望真正化解这场长达10年的股权困局,实现公司价值回归。
7月10日,经济导报记者通过邮箱向科兴生物发去采访提纲,但截至发稿未收到公司回复。(大众新闻·经济导报见习记者 赵帅)
责任编辑:吕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