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两山”理念山东实践|探索小管岛保护性利用新模式 打造海岛绿色低碳高质量发展样板

大众新闻    2025-07-10 17:00:00原创

海洋是高质量发展战略要地,海岛是保护海洋生态的基础平台和壮大海洋经济的重要依托,山东省海岛资源丰富,共有海岛589个,总面积101.79平方千米,但普遍面临产业结构单一、生态环境破坏、基础设施落后、人口老龄化等问题。因此,亟需探索适合山东省海岛保护性利用发展的新技术、新模式,实现海岛地区绿色低碳高质量发展。

2018年海岛周边遍布养殖池。冯鹏鹏 摄

2024年小管岛面貌。杨童舒 摄

小管岛位于青岛市即墨区鳌山卫东部海域,地处蓝谷核心区,面积0.29平方千米,距离大陆最近点3.5千米左右,现有居民25户、68人,岛上草木繁茂,岸边礁石秀、奇、怪,被评为“齐鲁十大美丽海岛”。近年来,山东省海洋局编制完成《小管岛保护利用试点方案》,建设青岛市崂山湾海域逸益达国家级海洋牧场示范区,推进海上测试场试点工作,开展周边海域环境调查,制作发布小管岛专题海洋预报产品,设置警戒潮位标志,以“依托海岛、发展海域”理念为引领,从产业融合发展角度发掘海岛经济新增长点,打造可复制、可推广的北方海岛保护性利用发展样板。

具体实践中,当地坚持生态优先,加强小管岛及其周边海域生态保护,将小管岛打造成资源节约、环境友好“生态岛”。完善海岛民生设施配套,改善海岛生产和生活条件,全面建成海岛小康社会。落实产业转型升级,推进生态渔业、海洋科技产业、休闲旅游业等一、二、三产业深度融合。

通过实施岸线整治、岛体修复、沙滩恢复、岛岸防护、岛礁清理、植树种草等生态整治修复和垃圾清运、卫生清洁、园林布置、景观提升、标志建设等景观生态开发工程,最大限度地恢复了小管岛岛容岛貌,修复了海岛生态系统。

在生态环境整治修复的同时,小管岛以人为本,开展海水淡化、雨水利用、光伏发电、海底电缆和光纤入岛,完善污水垃圾处理、陆岛交通码头建设,进行旧房改造,高质量改善岛上居民生产和生活条件。

坚持陆海统筹、因地制宜的原则,小管岛根据资源优势和环境容量,科学规划空间布局,依托海岛,开发海域。通过推进生态渔业、海洋科技产业、休闲旅游业等一、二、三产业深度融合,实现小管岛保护利用相关产业转型升级。

2024年小管岛绿化。杨童舒 摄

小管岛的发展经验表明,海岛保护性利用必须深入贯彻“两山”理念,坚持生态优先绿色发展,因地制宜充分挖掘海岛特色,实施产业融合,走质量驱动而非规模拉动的发展路径,让海岛拥有新的吸引力与生存价值。

(推荐单位:山东省海洋预报减灾中心)

责任编辑:郭丽丽