大众帮办|暑期“官方带娃”,今年有哪些好办法?

大众新闻 赵小菊   2025-07-09 16:39:40原创

暑假来临,怎样照看孩子成为困扰众多家长的大问题。为贯彻“双减”工作精神,缓解暑期“带娃”压力,各地结合自身实际,推出了不同形式的暑期学生托管服务工作。

日照:小草学堂

托管时间:7月中旬至8月中旬(4周,周六、周日除外)

服务对象:以本社区小学生为招收重点,优先满足“牵手关爱行动”“希望小屋”受助儿童、留守儿童、双职工、外来务工家庭及困难家庭需求,不收取学生任何费用。

托管场所:在符合条件的城乡文化社区(文化书院)、新时代文明实践场所、农村村居开设“小草学堂”,开展小学生托管服务。鼓励其他有条件的社区、青少年活动场馆等坚持公益原则,积极参与。

组织实施:

(一)服务内容。合理开展社会实践、心理健康辅导、阅读指导、作业辅导等服务,积极邀请资质良好的社会组织、行业部门志愿者等社会力量,创新开展“十个一”公益特色课程,即“上好一堂安全教育课、开设一堂红色思政课、举行一次心理健康班会、体验一项日照传统文化、组织一次垃圾分类培训、开展一次护眼爱眼活动、参加一次劳动实践、参与一次志愿服务、学会一项体育技能、掌握一项艺术才能”,提升学生的体验式学习能力和身心健康水平。

(二)志愿者招募。以大学生志愿者和教师志愿者为主,社会志愿者为有益补充。市文明办负责链接社会资源力量,大学生志愿者由团委招募,教师志愿者由各区县教育行政部门从社区所在地附近的学校教师中招募。每个托管场所每天至少有1名教师志愿者和1名大学生志愿者在岗。

(三)学员招募。学员招募由社区负责,通过工作群、公众号或张贴公告等方式进行宣传,班额控制在30人以内,原则上要求每周出勤率大于4天。

日照市暑期学生托管服务场所(66处)

威海:托管服务送到“家门口”

威海市教育局会同市文明办、市委社会工作部、市总工会、团市委、市妇联、市关工委、市科协、市民政局、市文化和旅游局、市体育局等11部门,广泛组织社会各界托管资源开展假期托管服务,把托管服务送到群众“家门口”,为孩子们提供安全、充实、快乐的假期环境。

环翠区

文登区

荣成市

乳山市

高区

经区

临港区

青岛:全市义务教育学校均开设校内托管

青岛市暑期托管服务以学生所在学校为实施主体,以社会公益机构或街道活动中心等场所为补充,面向义务教育学校确有托管服务需求的家庭和学生,接受学生家长自主自愿报名。

暑期托管自7月7日开始至8月29日结束,每两周为1期,共分为4期。每天开始及结束时间与当地正常上下班时间相衔接,便于家长接送。具体时间由各区(市)、各学校结合实际安排。学生可选择一期或多期参加,提前报名。全市义务教育学校均开设校内托管,配置适量的教师、志愿者和管理人员。

托管服务以看护为主,由学校或社会机构提供自主阅读、艺体活动、科学教育、实践活动等基本服务,不得组织线上授课、加班补课、讲授新课、学业测试等活动。实施过程提倡“一校一案”,让学生的暑假更为多姿多彩。

除此之外,各级教育行政部门基于学生及家长需求,在确保安全的前提下,积极开发学生喜欢的托管课程。每期服务人数由社会托管点根据实际确定。有条件的区(市)、学校可利用暑期托管组织集中研学、夏令营或拓展营等活动,引导学生开拓视野,提升综合素质。

学校坚持“公益普惠”原则,可适当收取托管服务费用,收费标准为不超过每人24元/天(不含中餐费),用于参与托管服务教职工或志愿者的补贴发放。对家庭困难的学生免收服务费用。托管服务期间,午餐费用由学生自理,各区(市)、学校可通过校内或校外集中配餐等方式保障学生午餐供应并确保食品安全。

暑期“官方带娃”是回应民生需求的暖心尝试,但对各地而言,也在师资、场地、资金等各方面面临着现实考验,需结合实际开展。各市陆续开展的实践积累了经验、探索了路径,期待越来越多契合地方实际的举措能通过进一步拓展服务主体、丰富服务类型,用心用情回应社会期盼。

资料来源:日照教育、威海教育、青岛早报等

(大众新闻记者 赵小菊 整合)

责任编辑:赵小菊