在滕州夏夜,与汉画像石对话,来一场跨越两千年的烟火宴游

大众新闻 王珺羽  叶彤  张海飞   2025-07-05 20:19:29原创

编者按:竹帛难存,金石永固。汉画像石作为汉代最具代表性的艺术珍品,其雕刻技艺精湛,内容丰富多样,不仅生动再现了数千年丰硕的文明成果,更展示了中国孝悌忠义的传统美德和修齐治平的治国理念。大众新闻客户端推出“石说齐鲁”系列报道,带您触摸石刻上的华夏美学,让汉魂在石上“苏醒”,感受传统文化与现代文明的有机交织。

滕州是我国已发现的

汉代画像石时期最早

延续时间最长的地区之一

其出土范围遍布全境

构图细腻丰满、雕刻大气浑厚

被汉画学界称之为“滕州现象

两汉时期

滕州兼领八县、六侯国

形成了14个地区性政治中心

密度远高于同期全国其他地区

王侯辐辏、官吏云集、豪强林立

各类特殊阶层人物

生于斯、死于斯、葬于此

造就了滕州汉画像石

密集分布的政治因素

地区富庶

农业、手工业发达

各种冶铁遗址、铁质农具的发现

为像石的出现提供了经济条件

全境汉画像石的分布区域

靠近山区和山区与平原的结合地带

依山采石、运输方便

优越的自然条件

也利于筑造汉画石墓和祠堂

另一方面

休养生息后的汉代

经济得到大幅恢复

具备厚葬的可能

加之汉朝尊崇儒家孝道思想

汉画像石实质上是

以经济为支撑的

孝道观念的物化表现

滕州汉画像石馆

收藏了近3000余块画像石

在这个炎炎夏日

置身全国县级最大

汉画石像艺术陈列馆

颇能通过这些石像

感受2000年前汉人的烟火生活

馆藏《乐舞百戏图》

《乐舞百戏图》为滕州汉画像石馆

镇馆之宝之一

该画石原位于建鼓乐舞祠堂后壁

画面内容为最热闹的宴乐场景

画面正中是

汉代著名的

以祭祀升仙为主题的建鼓舞

画面上方有一人

正在表演双手抛七枚弹丸

旁边有一人

双手扶案倒立、两臂挺直

腰身以下反屈为180度

画像石右上角

突破边框的“羽人饲凤”

是整个画面的点睛之笔

原石出土/征集地:滕州市官桥镇丰山 时代:西汉晚期

滕州市官桥镇官桥村

南墓群画像石上的

烤肉串也极为生动

画面上一人手持便面

正在烤炉旁煽火

一人正将已烤好的串送到楼阁上

厨房里除了做烧烤的庖厨

还有人专门从事

剖捕鱼、切肉、烧火等工作


两千年前的滕州汉画像石

似一部镌刻在石板上的微型“纪录片”

以刀为笔

定格了炊烟里的炙肉香气

宴席间的钟鼓交响

百戏中的惊险技艺

今日观之

犹闻炙肉滋滋作响

建鼓声声震耳

仿佛伸手即触

与汉代人

共饮一杯醇酒

共舞一曲生命的狂欢

文案:王珺羽 叶彤

设计:张海飞

策划:单青 唐浩鑫

鲁迅收藏,央视力荐!山东武氏祠:汉画像石界的“天花板”藏不住了

中国现存最早地面房屋建筑!济南这座石祠里,藏着会发光的东汉

想要解锁汉代美学密码?来临沂,这座石墓啥都有

责任编辑:张春宇 王珺羽