答记者问|约300位国际嘉宾将齐聚尼山,共议“各美其美·美美与共”

山东发布 |  2025-07-04 20:39:19 原创

姜倩  崔晗   李亚平来源:大众新闻

微信扫码扫码下载客户端

7月4日下午,山东省人民政府新闻办公室举行新闻发布会,邀请山东省委宣传部负责同志等介绍第十一届尼山世界文明论坛情况,并回答记者提问。

中央广播电视总台记者:

尼山世界文明论坛历届主题都很受关注,今年的主题设定为“各美其美·美美与共——文明间关系与全球现代化”,请问是基于什么样的考虑?

国承彦:全球文明倡议的提出,深刻揭示了各国文明在世界现代化进程中的引领价值以及文明互鉴对人类进步发展的重大意义,得到国际社会积极响应。1990年12月,著名社会学家费孝通先生在演讲中总结出处理不同文化关系的十六字“箴言”——“各美其美,美人之美,美美与共,天下大同”。在此基础上,经广泛征求意见和反复论证,确定本届尼山世界文明论坛的主题为“各美其美·美美与共——文明间关系与全球现代化”。主要基于以下考虑:

一是从学习贯彻习近平文化思想特别是全球文明倡议的角度,这一主题强调尊重文明多样性、倡导通过互助合作推动共同发展,体现了“多元”与“共赢”的价值追求,与全球文明倡议提出的尊重世界文明多样性、弘扬全人类共同价值、重视文明传承和创新、加强国际人文交流合作等核心理念高度一致。

二是从传承弘扬以儒家思想为代表的中华优秀传统文化的角度,这一主题通俗易懂、全面深刻地呈现了儒家思想所提倡的“和而不同”“仁爱思想”“大同社会”等价值观念,是儒家思想在现代语境下的具象化表达。

三是从应对国际风险挑战、服务全球现代化进程的角度,这一主题体现了我们对如何处理国际间关系、文明关系的鲜明态度,那就是反对“单边主义”“利己主义”,倡导互相尊重、合作共赢,在全球现代化道路上成就别人的美好、实现共同的美好,也就是更好弘扬全人类共同价值。论坛主题的英文翻译为“Beauty in Diversity:Nurturing Understanding Among Civilization for Global Modernization”,从国际视角看,这一主题不单单是浅层的美丽、美好,而是更深层次的文化包容和文明多样。

在此主题下,论坛设置了6个分议题,即“文明的起源与未来发展”“儒家文化的世界意义和时代价值”“在全球现代化进程中成人之美”“文明视野下的家庭意义与社会发展”“人工智能发展与人类文明走向”“齐鲁文化与世界文明”,供专家学者从不同角度对论坛主题进行研讨交流。

新华社记者:

尼山世界文明论坛一直注重其学术性,请问,本届论坛的学术组织有哪些创新?

曹现强:山东大学作为尼山世界文明论坛的学术支持单位,以高度的使命感与深厚的学术实力,与各方协同配合,高质量地完成第十一届尼山世界文明论坛的学术工作。

本届论坛学术活动策划“1+7”模式,由主论坛和7个平行论坛组成。共举办38场学术活动,其中主论坛16场,平行论坛22场。从多个维度实现了组织方式的突破,彰显新时代文明对话的活力。

第一,更加突出开放包容的文明对话。本届论坛充分考虑与会学者的地区及研究领域的分布,共邀请220余名国外学者,180余名国内学者参加。其中超过230名学者在38场学术活动中进行演讲和对话。充分体现了论坛“各美其美、美美与共”的交流互鉴特质,致力于使多元观点在开放交流中形成“思想和声”。

第二,更加注重精深透彻的思想碰撞。本届论坛更加突出学术性、思想性,如主旨演讲环节,邀请知名的中外专家,围绕会议主题分享最为前沿的学术观点,为与会者呈现一场兼具思想深度与理论高度的学术盛宴。在论坛高端对话环节,还推出了两场闭门对话——“文明冲突的实质”与“西方现代化与中国现代化”,从而推动学者更为深入地展开思想的碰撞与交流。

第三,更加强调多元活跃的互动交流。本届论坛学术活动大量增加了高端访谈、高端对话、分组对话等互动形式,以更好地实现与会者的互动交流。高端访谈增设观众与嘉宾问答环节,实现了从“嘉宾主导”到“全员思辨”的模式革新,让每一份学术热忱都能在对话中得到回应。高端对话采用“1位主持人+ 6位嘉宾”的组合形式,嘉宾发言后由主持人进行点评与提问,嘉宾即时回应并与观众互动交流,充分突出参与度。8场分组对话也增加现场提问、互相切磋探讨等创新环节,让不同学科、不同领域的见解在互动中更好地交织融合。

第四,更加强化立体丰富的学科交叉。尼山世界文明论坛定位是综合性人文论坛,但也不断强化与社会科学、自然科学的融合。本届论坛中,用社会科学方法研究人文领域问题,AI对人类文明活动的影响等议题,成为本届论坛耀眼的学术焦点。另外,平行论坛中围绕医药文化、水文化、金融文化等的探讨,也体现了多学科交叉鲜明特色。参会者不仅能品尝人文精神的思想珍馐,也能深切感受现代科技对全球文明的强劲推动。

相信本届论坛学术组织的创新,将助力论坛成为一场丰富多样、精彩纷呈的思想交融盛会!

中国日报记者:

尼山世界文明论坛的国际性越来越突出,请问本届论坛在扩大国际参与、提升世界性方面有哪些做法?

李红:今年论坛的主题与全球文明倡议核心理念高度一致,体现了倡导互相尊重、合作共赢的鲜明态度。本届论坛着力突出嘉宾邀请的全球性,学术对话的互动性,活动设计的交融性,切实做到尊重世界文明多样性、更好弘扬全人类共同价值。

广泛邀请汇聚“美”。国际嘉宾的邀请充分考虑我国对外交往情况和高水平开放需求,体现全球的广覆盖。截至目前,应邀出席的国际嘉宾共约300人,来自埃及、秘鲁、柬埔寨、吉尔吉斯斯坦、马尔代夫、美国等70多个国家,其中,副部级以上外国政要、前政要12人,驻华使领馆代表35人,外国官员、国际组织代表13人,国外专家学者220余人。

强化交流绽放“美”。坚持高水平谋划,创新对话方式,主论坛、分论坛、对话会等活动强化文明对话、话题讨论、学术交流。今年的中埃古代文明对话是“尼山古典文明对话”系列活动的又一成果,议题设置强调文明和合与现实合作,学术发言、对话交流、提问点评等多个环节将为文明交流互鉴搭建深度、开放的学术交流平台。

增进理解认同“美”。坚持成果导向,形成高质量学术总结或倡议,比如中埃古代文明对话会将发布“跨越时空,携手共进—黄河与尼罗河文明合作倡议”,推动不同文明背景下的国家相互理解与协同发展。坚持“每个人都是传播者”的理念,组织嘉宾参访孔府、孔庙等世界文化遗产和尼山圣境、鲁源村等新时代文化“两创”成就,把他们对中华优秀传统文化传承发展的真实感知通过高端访谈、尼山杏坛、媒体采访等形式传达给全世界,推动文明交流互鉴,增进民心相融相通。

(大众新闻记者 姜倩 摄影 李亚平 崔晗 策划 陈巨慧)

责任编辑:叶彤