财经深度|“抢出口”外贸企业“资金饥渴”,银行贷款逻辑变了
财经深度 | 2025-07-04 09:11:15 原创
都亚男 来源:大众新闻
90天关税窗口期过半,从订单暴涨、加紧生产到海运忙碌,众多外贸企业掀起“抢出口”浪潮。与之相对应的是,不少忙着“抢出口”的外贸企业出现资金缺口。
现金流压力倍增之下,企业如何面对“抢出口”的资金压力?窗口期内,银行关键时刻如何“救一把”?
这一关键时刻下,不仅考验外贸企业的资金链、供应链,更是对银行风险管控、客户服务的一场大规模“抽考”。而从一线反馈来看,银行贷款的逻辑也变了。
1
企业难,银行难
“抢出口”贷款难在哪?
接到记者电话的时候,老张正在上海包装展的归途中,他是去找商机的。
“展会上多是来自中东、东南亚地区的客户,欧美客户的身影要比往年少得多。”老张这次就是来找新兴国家的订单,尤其是在这场海啸般不时来袭的关税摩擦之后,关税90天窗口期里,除了“抢出口”老张另一急迫干的事。
5月14日起,中美相互调整后的关税正式实施。美国取消对中国商品加征的共计91%关税,并修改对中国商品加征的34%对等关税, 其中24%关税暂停加征90天,保留剩余10%关税。90天关税豁免期开启后,从订单暴涨、加紧生产到海运忙碌,众多外贸企业掀起“抢出口”浪潮。
作为华东地区一家塑料制品企业老板,老张的企业自然也不例外。老张的企业每年约有两成营收来自美国客户,中美关税90天窗口期给了企业海外业务一丝喘息机会,对比同期大涨20%的订单正在加紧安排生产出货,“每个月都有柜子发往美国,虽然海运费约上涨了10%,还是可以忍受的。”
喜忧参半的是,这90天的窗口期,老张坦言为“抢出口”工厂生产强度骤增,而订单激增相应之下,原材料采购、人员劳务费用、海运价格同样增长,老张面临着300万元的资金缺口。
“忙到缺钱”的老张,是这一波“抢出口”外贸人的缩影之一。海关总署最新数据显示,5月份,我国货物进出口总额增长2.7%,出口增长6.3%,保持平稳较快增长。一家大型股份制商业银行国际业务负责人赵波告诉记者,“目前统计来看,约有同比30%的外贸企业贷款需求增长。”
“贷款难度很大。正常经营下的贷款资金周转已抵押大部分固定资产,突然激增的订单之下产生新的资金缺口只能再贷款,但关税波动情况下银行放贷顾虑大。”老张直言出当下的难题。
另一头,银行忧虑的是贷款能否按时偿还的问题。“对于银行来讲是有所顾虑的,考虑到订单取消、贸易周期延长等情况下资金能否及时回笼导致还款风险,银行采取更加审慎的态度是必然的。”赵波说。
2
审慎但不收紧?
银行贷款的逻辑变了
不过“双难”局面下,一个有意思的现象是,记者从多家银行了解到,即便放贷时银行多采取审慎态度,但收紧外贸企业贷款审批并非主流做法,同时因关税反复波动导致的坏账增加也并不明显。
“事实上,银行对外贸企业的融资态度肯定不能是‘一刀切’的。我们会研判企业历史经营情况,经营良好的外贸企业,只是因为关税波动暂时遇到困难,银行不会因此便抽贷或压缩贷款额度。”青岛银行交易银行业务负责人刘延年表示。
赵波指出了银行考量的另一层因素,“这一过程中,银行不光会评估关税波动风险,还会考量其他因素,比如客户自身是否具备还款能力,客户所处行业是否为关税加征较高的行业,企业境内外上下游贸易商本身有无风险抵御能力,企业销售市场是否多元化等。”
不可忽视的是,90天关税窗口期“抢出口”之下,资金链压力加大是外贸企业爬坡过坎的关键难题。按照老张的话来说,外贸企业需要银行关键时刻“救一把”。那么,当前情形下,银行评估企业贷款资质的核心指标是否有所改变?
赵波指出,“原来信保并不是特别重要的考量因素,但现在会把信保作为重要考量因素,但信保也并非完全兜底,只是增信手段,比如对于一些小型外贸商,如有信保加持,授信额度可调增。此外,也会通过存货周转率,现金流情况等财务指标,加以考量企业自身抗风险能力。”
在刘延年看来,“不同融资产品的核心指标有所不同。以‘出口快贷’信用融资产品为例,我们通过构建大数据模型,重点考量企业的历史出口收汇数据。”据了解,数字化技术在授信决策发挥的作用日益重要,青岛银行的“进口易贷”产品通过整合企业经营情况等多维度数据,构建风控模型进行信用评分,评分准入后再依托企业进口付汇数据核定授信,通过大数据评估企业信用风险。
另一头来看,越来越多的企业为拿下更多订单“抢出口”的同时,面临的考验只增不减,海运是必经的一关。
彭博数据显示,5月底以来中国对美集装箱船发船数量大幅反弹,6月全月同比增7.6%,远高于5月的-15.6%。货运公司Vizion数据显示, 5月12日后,中国至美国航线的集装箱预定量大幅提升,出现了时长约两周的脉冲,6月以来,集装箱预定量有所下滑但仍高于对等关税宣布前的水平;由于船舶调度需要时间,实际发船数量滞后集装箱预定量两周左右。
来源:国盛证券
应当看见,海运“热”现象的另一面便是,订船期订舱位的难度上调,舱位紧张导致运输周期延长,贷款期限与物流时效错配、交易方取消订单风险等问题也渐渐浮现。对于所有银行而言,这次所引发的订单交付与贷款还款之间的新变化,无异于一次大规模的风险管控压力测试。
赵波告诉记者,“银行基层单位是负责企业贷款的第一道防线,我行也会要求经营单位实时跟企业沟通交流,及时上报情况,设置应急预案,帮助客户度过资金危机,而不是抽贷或断贷。”
“除了推出‘汇率+费率+利率’专属优惠包降低企业综合成本,我们也在不断丰富拓展非金服务场景,依托‘银汇捷’境内外币运费支付产品提升企业支付海运费便利化程度,并积极探索订舱、查船期等附属服务。”刘延年指出了另一个发力点。
3
关键时刻如何“救一把”?
抢转口、订舱难下的“靶向施力”
海关总署近日发布的数据显示,民营企业已连续6年保持我国第一外贸经营主体地位,今年前5个月,我国民营企业进出口总额10.25万亿元,占我国外贸总值超过一半,达57.1%。
民企无疑是外贸的“主力军”,民营经济促进法落地等政策端也在释放暖意,各项利好下,民营经济发展也需要金融资源持续加码。当下情形,金融机构关键时刻如何“救一把”?
从多家银行国际业务工作人员反馈来看,银行普遍采用大数据等技术手段追踪外贸企业“抢出口”实时动态,结合实时动向灵活调整策略应对突发状况,并尝试推出新融资产品以适应市场新变化,“一企一策”也是当下新变化中的主流做法。
“为了迎合市场形势需求,我行持续创新研发融资产品,解决企业在新形势下的多样化融资诉求,不仅推出出口快贷、进口易贷、惠贸+贷、信保速融等系列产品,还结合企业场景推出人民币融资+汇率避险、美元贷款+汇率避险等产品组合。”刘延年表示。
“我行以多维度策略为外贸企业提供差异化支持,今年以来,我行实现国际结算量同比增长超30%。”赵波告诉记者,“如果遇到订单交付时效冲突等导致的还款期限难题,从客户商品价值、征信记录、资金收付汇记录等多种角度评估客户未来还是能够承担风险的,银行就会采取紧急延展措施,给企业一定缓冲时间,帮助企业跨过难关,保证这笔业务能够顺利落地。”
赵波补充道,“未来关税变动不确定性高,银行端在企业有能力承担未来风险的基础上,会采取一些辅助性措施,比如大数据模型实时监控货品的市场行情,同时通过传讯网实时观测船舶物流信息,我们会帮助企业设定预警线,放贷时与企业协商一旦遇到此类风险信号增加担保做新增信,支持企业按时交付订单的同时控制贷款风险。”
如今得看到,“抢转口”也是外贸企业“抢出口”的一个新需求点。一个最新的例证是,国盛证券近期研报指出,“抢转口”强度仍不低,Marine Traffic数据显示,6月越南港口到港、离港船舶数量同比分别为22.0%、23.4%,续创历史同期新高。
来源:国盛证券
以青岛为首的胶东五市外贸产业发达,作为A+H 两地上市的城商行,持续深耕本土市场的青岛银行,从外汇政策咨询、资本项目登记,到NRA账户服务、跨境结算再到跨境融资,推出的“跨境出海通”可为企业提供“一揽子”服务。目前,该产品已为近200家企业提供服务。
刘延年向记者举了一个例子,“鲁东地区一家贸易公司因东南亚便于开展贸易往来,拟在东南亚建厂生产,青岛银行协助该企业对接指引办理ODI境外投资登记,顺利落地境外产能布局;此后,该企业通过‘百币速汇’产品使用人民币账户汇出1亿小币种资本金,用于工厂经营周转,实现便捷高效的跨境清算。目前,‘百币速汇’可以人民币或美元账户实现近百种小币种的清算。”
既要扶持外贸企业,也要保障自身资金安全,这无疑是摆在银行面前进退维谷的一道难题,不过反过来看,压力之下,银行此时出手,不仅是必须且必要的战略选择,也更有可能成为同业间比拼实现突围的新“撬点”。
(文中受访人老张、赵波为化名)
(大众新闻记者 都亚男)
责任编辑:李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