送你一朵小红花!青岛大学毕业典礼“花”样解锁“思政大课”
大众新闻·大众日报 2025-06-22 11:34:26原创
在全网的期待和关注下,6月21日,青岛大学2025届学生毕业典礼暨学位授予仪式在青岛大学体育馆举行。毕业典礼的每一个环节,都将思政主线和情感主线交织,饱含了学校用心、用情的精妙设计。每一个设计,都蕴藏着学校对毕业生深深的情感与不舍。今年的毕业典礼上,青岛大学又有哪些新动作让人眼前一亮,贡献了“名场面”,让“正能量”与“大流量”双向奔赴?
思想启迪之课:沉浸式“大思政课”的思想力量
“青春的模样”神级现场再现,又双叒叕高燃了,大合唱点燃刻在 DNA 里的家国情怀!青岛大学毕业典礼“青春飞扬”环节上,一段跨越60年的爱国歌曲联唱“引爆”全场大合唱。
毕业生尽情唱响“中国声音”,在《我和我的祖国》的温情倾诉中表达个人与家国的紧紧相连,在《红星歌》的嘹亮歌声中重现红星照耀下的热血征途,在《红旗飘飘》的激昂旋律中表达新时代中国青年的澎湃力量,在《龙的传人》的音符跃动中诉尽华夏儿女对文明根系的深情叩问,在《中国话》的节奏里诉说民族自豪与文化自信,在《我爱你中国》的深情咏叹中对广袤山河进行最炽热的告白……这些穿越时空的旋律,这种别开生面的“红歌打开方式”,既是文化基因的传承密码,更是精神火炬的传递载体,让教育的温度浸润在每一个音符中,点燃毕业生心中“到祖国最需要的地方去”的使命召唤,成为毕业生离别之际的独特“精神成人礼”。
“强国青年说”上线,当毕业典礼遇上宣讲,青大人作出对祖国的庄严承诺。在思政宣讲环节上,辅导员孙蕾讲述了《无名》的故事,为所有毕业生上了“担当”一课。“无名者的真谛从来不是消失自我,而是化作星辰——不必问照亮了谁,只需知道:当我们选择成为光,时代的夜空便不会暗淡。”娓娓道来的一个个无名英雄故事,直抵人心的一句句哲理金句,“张力”十足,让毕业生与宣讲人同哭同笑、同频感受,引发了强烈的精神共鸣和价值共振。
站在毕业的十字路口,你的青春答卷会写下什么样的关键词?“总有人的选择是‘扎根’,而所谓‘扎根’,从来不是地理上的束缚,而是当你看见某片土地上的人需要你,而你恰好也愿意为他们停留。”这是青岛大学毕业生邓云洁的答案。她即将成为一名乡村教师,把“异乡”变成“心乡”,在乡村教育事业中奉献自己的光和热。她对于自己的选择有着令人动容的解读:“基层就业的意义,或许就在于成为一座桥——让城市的光,照进乡村的课堂;让乡村的故事,被更多人听见。”邓云洁的故事,只是越来越多选择基层就业学生的一个缩影。接过母校颁发的基层就业荣誉纪念章,他们在平凡岗位上化作星火,用奋斗点亮信仰之灯,用奉献书写青春华章,这是属于“Z世代”的“奋斗文学”。
(图:校长魏志强为基层就业毕业生代表颁发荣誉纪念章)
情感滋养之源:双向奔赴“仪式感”的“花式整活”
长大后的你给自己送过小红花吗?还记得小时候,每一次小小的进步,都能换来老师奖励的那朵小红花吗?它像一颗璀璨的星辰,点亮我们对未来的憧憬。青岛大学毕业典礼以“送你一朵小红花”为主线,为毕业生送上“花”式宠爱、“花”样激励。
今天,母校再送你的一朵小红花,是毕业典礼的入场券,也是祝贺你光荣毕业的“荣誉勋章”!手环款门票独出心裁,让盛放的青春具象化,奖励努力奋斗、积极生活的你。
“小红花”最多的地方在哪里?当属毕业小镇这个最“花”心思的“景点”,也是暖心鼓励的情感表达载体。在这里,母校给予毕业生满满的“仪式感”。毕业生可以一起走过花朵拱门,踏上“花路”。毕业小镇的地贴上缀满了校园里的四季花卉,樱花、玉兰、紫藤萝轮番“营业”,是毕业生的“回忆杀传送带”,更是对未来“一路生花”的浪漫预言。毕业小镇中还设有签名墙、青大信笺、青大日历、青大朋友圈等多个带有“小红花”元素的拍照打卡点,串起亲情、友情、师生情,将情感浓度拉到满格!
聚焦每个独一无二的你,给予毕业生勇往直前的精神坐标。毕业生大呼“有被学校好好爱着”。在每个展板上,都写着励志暖心的寄语,“奖励我们始终有爱有光有品,有不肯后退的勇气”“只管逐光而行,花自向阳而开”……句句惊艳,帧帧精彩,温暖的回忆都将化作一颗颗种子,种在毕业生心里,也种在未来无数个负重前行、迎难而上的时刻,正如学校党委书记胡金焱寄语中祝福的那样“花路无尽”。
点赞每个出彩的你,我们都是青春榜样。当歌曲《我们都很棒》在青岛大学毕业典礼上响起,跳动音符里镌刻着对毕业生的期待与祝福:这世界的精彩,本就由无数个“不一样的很棒”共同书写。歌曲MV生动呈现了青岛大学优秀毕业生传承校训精神的追光之旅和立志成才报国的逐光之行。他们,追逐“明德”之光,臻于至善,在拼搏的时光里始终向阳;他们,追逐“博学”之光,深思明辨,在科学的殿堂里笃行求索;他们,追逐“守正”之光,踔厉奋发,在成长的道路上自强不息;他们,追逐“出奇”之光,敢为人先,在双创的沃土中奋勇争先……不负韶华,青春就该如此。
文化传承之炬:破圈联动“国潮风”的“基因唤醒”
典礼开场环节,现代京剧《智取威虎山》选段的唱响成为一大亮点。“明知山有虎,偏向虎山行”,嘹亮的嗓音裹挟着千钧之力破空而来,展现中华民族的坚韧品格,“甘洒热血写春秋”的豪迈誓言穿透时空,MV中大国重器呈现国威,将革命先辈的凌云壮志,化作新时代青年奔赴山海的精神火炬。作为中华戏曲艺术的瑰宝,京剧以其独特的表演与磅礴唱腔,瞬间点燃全场毕业生的文化认同,这场“庆功酒”不仅是对学业生涯的礼赞,更是当代青年对传统文化的深情表白。
画面一转,悟空挥舞着金箍棒冲破重重难关,一曲《壁上观》将文化传承演绎出全新风貌,流行旋律与戏曲念白交织,唱腔里迸发的坚韧力量直击人心,传递出的一往无前的精神,也与毕业生们即将告别校园、迎接社会挑战的心境不谋而合。“大圣的取经路恰似我们的求学征程,每个熬过论文答辩的深夜、攻克实验难题的瞬间,都在诠释着迎难而上的民族精神”,毕业生李文硕感慨道,“如今毕业,我们也要像大圣一样,勇敢踏上新征程。”
从京剧的厚重历史到现象级游戏的创新表达,传统文化以多元形态在青岛大学毕业典礼的舞台上绽放光彩。它们共同表达着中华民族血脉中流淌的不屈基因:面对挑战敢于亮剑,遭遇困境永不言败。
校园里的横幅,书写着那些来不及说出的话。毕业典礼现场的横幅,用文字为毕业生吹响了奔赴山海的冲锋号。
当古诗词与毕业相逢,那些赠言惊艳了时光。“莫愁千里路,自有到来风”,祝愿毕业生无畏前路、山高水远,只管坚守志向、豁达前行,自有机遇与希望相伴。“山河远阔赴新程,大道如虹勇向前”,鼓舞毕业生在新的起点上接续奋斗、勇往直前,在广阔天地间实现远大抱负。“肩鸿任钜踏歌行,功不唐捐玉汝成”,勉励毕业生勇担时代使命,挺膺家国担当,在奋斗中实现人生价值。“至此鲜花送自己,纵马踏花向自由”,期望毕业生无惧风雨、拓界而行,在奔跑中与美好相遇。
将国风进行到底,为毕业生奏响“破阵曲”。在学位授予仪式环节,特别选取中国元素的交响乐,融合民族、古典、流行多种音乐表现形式,气势恢宏、催人奋进,为这一仪式更添神圣和庄严,充满感召力。毕业生踏着“破阵曲”的旋律,消解了毕业的离愁别绪,反而更有“出征”星辰大海的潇洒与豪情。
励志暖心之旅:挺膺担当“赴山海”的谆谆教诲
离别之际,师长的谆谆教诲里藏满了深厚的牵挂与期盼。那些一字一句的叮嘱,是对过往时光的深情回望,更是对未来征程的无限祝福。
校党委书记胡金焱在开场视频中深情寄语2025届全体毕业生,表达了对毕业生怀揣梦想、奔赴新的前程的美好祝福。胡金焱对同学们活跃在科研攻关阵地、创新创业课堂、支教帮扶一线、各类比赛现场的拼搏之姿表示高度赞扬,勉励同学们“一生成长的课堂,既在这一方校园之内,更在广袤山海之间”,未来的日子里,要勇做胸怀天下的担当者、深度求索的耕耘者、打开边界的先行者,把个人的小变量汇聚成时代的大流量、正能量。
校长魏志强向毕业生表示热烈祝贺,向辛勤培育、全力支持学生的老师、家长们致以最诚挚的感谢。魏志强点赞毕业生的成长与奋斗、回顾学校发展的成就,把母校最深的期许化作“三个记住”,希望毕业生们记住在青大的青春岁月,记住母校的历史年轮,记住母校的殷殷期待。在人生新旅程开启之际,魏志强勉励毕业生,“毕业不是终点,而是‘青大人’投身国家建设征程的起点”,并表达了三点期望——要让个人理想与强国建设同频共振,要以创新为刃做“敢破敢立的开拓者”,要以开放视野包容胸怀汲取多元知识。
教师代表电子信息学院李山东教授从教师的使命起点讲到毕业生的使命呼唤,分享攻关卡脖子难题的心路历程,勉励毕业生要读懂“使命”的意味,要有敢于突破的勇气、坚韧不拔的毅力、赤子报国的情怀,积极投身新时代的浪潮。校友代表物理科学学院2004级校友武云金讲述了自己亲身参与“一带一路”建设,将个人的理想追求融于党和国家事业之中的故事。他以“永远保持热爱”“永远持续地学习”“永远健康地生活”三句话寄语毕业生,希望毕业生用专业与热忱、用创新与奋斗投入中国式现代化建设的新征程。
(教师代表 李山东)
(校友代表 武云金)
为何青岛大学毕业典礼如此深入人心?无论是以家国之名的大学“最后一课”,以奋斗之姿砥砺前行的青春榜样,还是以青春之名的“仪式感”……
当典礼处处映照育人初心,努力让每个学生成为毕业典礼的主角,就能引领学生精神成长,让青春与时代同频共振,激励每个毕业生奋力书写为中国式现代化挺膺担当的青春篇章。
(通讯员 李慧晶 高文婧)
责任编辑:薄克国