从末端到枢纽,烟台“大交通”正在起势蝶变

齐鲁晚报·齐鲁壹点客户端 李楠楠   2025-05-20 10:15:14原创

千古百业兴,先行在交通。5月19日上午,烟台市高规格召开“交通强国山东示范区建设烟台市工作推进会议”,研究部署重点任务,推动各项工作再提速、再提效。

从会上获悉,预计到2027年,烟台市交通强国山东示范区建设取得显著成效,综合立体交通网骨架基本形成;到2035年,基本建成现代化基础设施体系和物流体系,率先建成衔接顺畅、一体高效的互联互通样板……

烟台正从交通末端城市向交通枢纽城市转变,烟台“大交通”正在起势蝶变!

烟台交通正在加速“三个转变”

当前烟台市正加快由交通末端城市向交通枢纽城市、由国内运输交汇点向国际通道桥头堡、由开拓通行通道向织密交通网络转变,综合交通实现新飞跃。

“2022年交通强国山东示范区建设启动以来,烟台交通取得长足进步。”会上,烟台市交通运输局党组书记、局长蔡浩礼说,当年大莱龙铁路全线电气化拉通;2023年莱荣高铁运行;2024年潍烟高铁通车,烟台迈入全域高铁时代,蓬莱国际机场二期成功转场,烟台港货物吞吐量跻身全球前十,在全省首开烟台至小清河海河联运,6个项目列入交通强国山东示范区建设试点。

2025年是交通项目攻坚年,全市交通运输工作将以建设人民满意交通为目标,坚持“畅通大通道、沟通客货流、疏通细支路、贯通三类港”,聚力攻坚项目建设、民生服务、交通产业、行业管理等四个方面,加快建设国际性综合交通枢纽,为打造环渤海地区中心城市、绿色低碳高质量发展示范城市提供有力的交通保障。全年计划实施交通重点项目37项,计划完成投资316亿元。

“立足当下加快推进一批交通重大项目。”蔡浩礼说,按照“畅通主干线、疏通细支路、沟通客货流、贯通三类港”思路,重点实施好总投资过900亿的37个交通重大基础设施项目,年内整合贯通德龙烟货运通道,实现荣乌高速蓬莱枢纽至机场互通段完工通车,建成中国北方最大的LNG接储基地,完成快速路港城西大街以北段,启动蓬莱东港区填海,完备G228绕城段改建开工手续;明年荣乌高速改扩建全线通车;2027年龙烟铁路市域化改造完工、南站枢纽及动车所投用、城市快速路贯通,烟台综合立体交通大格局实现新飞跃。

“放眼未来研究论证一批交通重点工程。”蔡浩礼说,充分发挥烟台地缘优势,市域重点围绕拓展东西、打通南北纵横大通道,谋划好C228穿城段快速化改造、海栖、牟栖及蓬莱东港区铁路专用线建设;省内重点围绕实施都市圈战略,布局莱青、烟青公铁干线;国内积极融入京津冀至长三角主轴,支撑环渤海中心城市建设;国际实现烟台机场日韩等重点区域通航提速、“一带一路”跨海中欧班列试点,加快构建国际性综合交通枢纽。“十五五”计划实施交通重点项目68个,总投资过2000亿。2025年至2035年力争完成项目总投资3500亿。

同时,聚焦降本增效,融合多式联运,培育低空经济,持续“助企攀登、升规纳统”,年内新增物流经营主体1000家;到2027年,全市社会物流总额过5万亿,物流总费用占GDP比重降至13.2%以下,低空经济产值过百亿。

打造中心城区立体化交通枢纽

“交通强国山东示范区烟台样板建设,对提升芝罘区城市能级、展示中心城区形象意义重大。”会上,芝罘区委书记李良在发言中提到,芝罘区坚持把保障重点交通项目作为全区“头号工程”,以敢打必胜的信心、干则必成的决心,全力保障重点项目顺利实施,以“芝罘效率”落实“烟合行动”。

其中,芝罘区将聚力拓展“陆空港”多层次交通体系,打造中心城区立体化交通枢纽。

“陆”上打造全市首个TOD站城一体化交通枢纽,计划由省铁投主导开发,依托龙烟铁路市域化改造契机,在夹河·幸福新城高标准规划建设珠玑站TOD项目,已完成初步规划成果,打造集“人、站、产、商、城、居”一体化城市样板。

“空”中打造中心城区首个B类机场,依托主城区珍贵的G类空域,规划建设低空经济示范园区,已完成幸福机场公司注册和总体规划设计,正在积极争取国家试航审定中心、检验检测中心落地。

“港”口打造第四代国际港运枢纽,加力推动芝罘湾港区“退港还城”,紧盯烟台港国际航运中心项目启动建设,正在履行省港口集团审批程序,计划下半年开工,打造国际领先的智慧绿色港口。

“加速重点项目建设,助推全市基础设施提升。”烟台交通集团有限公司党委书记、董事长孙韶波说,确保施工组织有序、资金保障有力、安全质量有为,按期建成龙烟市域化铁路、烟台南站综合交通枢纽,积极谋划参与蓬莱东港、G228烟台绕城段改建等重大项目,推动搭建综合立体交通体系。发挥重点骨干交通企业纽带作用和资源优势,推进建设高铁物流园、深化交邮融合、开通低空航线,助力公铁海空补链强网、立体互联,以更高能级服务发展、保障民生。打造交通全产业链,增强核心竞争力。加快推动蓬长港航游一体化,稳妥整合支线港口,开通新能源航线,探索游住行一票制,助力长岛国际零碳岛建设。发挥运输网络优势,延伸城市配送、智慧仓储等业态,依托珠玑站、烟台南站等在建项目探索TOD片区综合开发,发展枢纽经济。全面布局低空经济,加快构建“一网一站四平台”保障体系,力争一年出亮点,三年成体系,推动烟台成为我国北方低空经济发展的重要阵地。

“以实实在在的工程成果,助力烟台发展城市轨道交通,完善立体交通运输体系。”山东铁投集团烟台分公司党总支书记、总经理王建圣说,今年龙烟铁路市域化改造工程确保完成投资20亿元,桥梁下部结构施工全部完成,连续梁全部合拢,路基挖方完成90%以上、填方完成80%以上,隧道开挖完成40%以上;烟台南站及动车所工程确保完成投资15亿元,路基工程完成20%,桥梁工程完成30%,站房工程桩基施工全部完成。

抓交通就是抓发展、抓产业、抓民生

会上指出,当前和今后一个时期,各级各部门要充分认识到抓交通就是抓发展、抓交通就是抓产业、抓交通就是抓民生,提高政治站位,争做开路先锋,奋力打造交通强国山东示范区烟台样板。

要在构建综合立体交通网络上做示范创样板,加快建设“轨道上的烟台”、外联内畅公路网、现代化港口群、区域航空枢纽。

要在打造高效运输服务体系上做示范创样板,聚焦“降本增效”抓好物流突破发展,聚焦“多式联运”构建国际集疏运体系,聚焦“末端直达”打通城乡物流通道。

要在发展交通运输新质生产力上做示范创样板,抢先布局低空经济,提升突破临港临站经济,加速融合数字经济,壮大产业新引擎。

要在优化现代交通治理体系上做示范创样板,大力发展安全交通、绿色交通、和谐交通、清廉交通。要把交通运输工作摆到重要战略位置,强化责任担当、改革创新、规划引领、要素保障和督导落实,确保各项任务落地见效。

会上下发了《烟台市交通强国山东示范区建设方案(2025-2035年)》,其中提到,到2027年,烟台市交通强国山东示范区建设取得显著成效,综合立体交通网骨架基本建成,基础设施能力充分、交通运输方式衔接顺畅、物流降本提质增效成效显著、城乡交通运输一体化水平不断提高、安全保障措施完备、综合交通体制机制更加完善、行业治理能力持续提升,交通科技创新、生态保护和高质量发展迈出坚实步伐,在部分领域探索形成加快建设交通强国的市域示范。

到2035年,基本建成现代化基础设施体系和物流体系,率先建成衔接顺畅、一体高效的互联互通样板,创新赋能、多元融合的新质生产力发展样板,绿色人文、安全韧性的转型升级样板,安全、便捷、高效、绿色、经济、包容、韧性的现代化综合交通运输体系更加完善,交通运输对经济社会发展全局的保障能力显著提高,主要发展指标达到全省前列、国内先进,形成交通强国山东示范区“烟台样板”。

大众新闻·齐鲁壹点 李楠楠

责任编辑:武春虎