精品微短剧《我的海蛎子男友》热映:北上广不相信眼泪,让故乡拥抱你
大众·半岛新闻 2025-05-17 12:32:57
近些年,形容工作现状的词在青年人中流行,被锁在格子间的打工人似乎急需一个说走就走的出口。目前在爱奇艺、腾讯、抖音、快手、拼多多等平台热映的微短剧《我的海蛎子男友》讲的就是一个都市丽人选择回乡的故事。
《我的海蛎子男友》以青岛西海岸渔村为背景,通过返乡设计师乔胜男与水产学子林飞扬的成长故事,展现了一幅传统与现代交织、产业与人文共融的乡村振兴画卷,为新时代青年扎根乡土、建设家乡提供了生动的荧幕范本。
剧中,昔日以渔业为主的乔家洼渔村,已蜕变为集时尚中心、大学城、体育场馆于一体的现代化乡村。这一转变正是青岛西海岸新区“蓝色经济”发展的缩影,也是西海岸新区乡村产业振兴大步迈进的成果展现。剧中主人公乔胜男返乡后,利用专业优势和家乡新建的黄盒子美术馆、东方时尚中心,借助家乡正在推进的“时尚+渔业”的特色发展之路,重拾信心,走向设计大赛的成功;林飞扬则凭借科研项目助力海蛎子增产,推动传统渔业向科技化转型。这种“一产接二连三”的产业融合模式,生动诠释了乡村振兴战略中“因地制宜发展新质生产力”的实践路径。在新时代乡村振兴的浪潮中,青年力量正成为激活乡土活力的关键引擎。
该剧深刻呈现了新时代青年与乡村的双向奔赴,是乡村人才振兴的生动体现。乔胜男从都市职场受挫到重拾设计梦想,林飞扬从高校实验室走向渔业码头,代表着无数青年将个人理想融入乡村建设的真实写照。剧中,乔胜男以星海时尚大赛为舞台,用设计才华打破剽窃污名,更以渔村为灵感创作出独具海洋文化的作品;林飞扬则扎根养殖一线,用技术突破破解海蛎子减产难题。他们的故事印证了“乡村是青年实现价值的热土”这一时代命题,彰显了人才回流对乡村振兴的战略意义。
在此之外,该剧更捕捉到乡村振兴中的人文温度。曾经忙于劳作的渔村妇女,成为足球场上的铁杆球迷;码头劳作与时尚秀场和谐共存,展现出村民精神生活的丰盈。剧中“巧克力大爷”当模特、渔民大厨做美食等诙谐情节,既是对渔村文化自信的生动注解,也传递出“乡村振兴既要塑形,也要铸魂”的深刻内涵,体现了乡村文化振兴对丰富村民生活的重要意义。而乔胜男与林飞扬从误会到携手创业的情感线,更将青春热血与乡土情怀紧密交织,赋予乡村振兴故事独特的浪漫底色。
作为国家级新区的影视作品,《我的海蛎子男友》自立项阶段便被国家广电总局评价为“导向积极、冲突合理、乡土气息浓郁”,作为山东省入选第六批“跟着微短剧去旅行”推荐剧目,该剧的成功实践表明:以文艺作品讲好乡村振兴故事,既能激发青年返乡热情,又能为地方文旅IP注入活力,实现社会效益与经济效益的双赢。
我们期待更多这样的作品涌现,让青春与乡土碰撞出更绚丽的火花,让新时代的乡村振兴故事在海天之间续写华章。
责任编辑:黄金龙