质押股权价值“腰斩”、营收净利增速垫底,良品铺子陷资本与经营双重困局
风口财经客户端 张亭旺 2025-05-14 12:28:31原创
良品铺子正面临资本端与市场端的双重压力。
截至记者5月14日发稿,良品铺子股价报11.71元/股,较上市以来高点已下跌近九成。风口财经记者注意到,公司控股股东宁波汉意及其一致行动人累计质押占其持股总量的54.76%,其中2023年7月及2024年1月两笔质押成本价(24.22元/股、19.49元/股)较当前股价分别缩水51.65%与39.92%,或已击穿预警线阈值。若股东无法补充质押或保证金,可能触发强制平仓风险,进而加剧股价波动。
经营层面,公司2025年一季度营收同比下滑29.34%至17.32亿元,净亏损0.36亿元,在同行业11家上市公司中,营收与利润增速均垫底。
大股东股权质押价值“腰斩”
截至2025年一季度末,良品铺子的第一大股东为宁波汉意创业投资合伙企业(有限合伙)(下称“宁波汉意”),占公司总股本的35.23%。宁波汉意及其一致行动人宁波良品投资管理有限公司(下称“良品投资”)合计持股占公司总股本的38.22%。
公开资料显示,宁波汉意的主要组成人员是良品铺子的创始团队,其合伙人包括杨红春、杨银芬、张国强和潘继红。
2024年,良品铺子多次发布控股股东股份质押的公告。最新数据显示,宁波汉意及其一致行动人累计质押公司股份8392万股,占所持公司股份的54.76%,占公司总股本的20.93%。
良品铺子控股股东股份质押及解除质押公告截图。来源:同花顺iFinD
股权质押是一种常见的融资手段,股东将其持有的公司股份作为担保,向金融机构或其他债权人借款。值得警惕的是,当质押标的市值缩水至警戒线以下且股东无力补仓时,可能导致强制平仓,继而加剧股价下跌,形成负反馈。
穿透质押记录可见,2023年7月11日,宁波汉意将其持有的5570万股股份分别质押给广发证券和中信银行,质押成本价格为24.22元/股。2024年1月13日,宁波汉意将其持有的3750万股股份质押给云南国际信托有限公司,质押成本价格为19.49元/股。
5月14日,截至记者发稿,良品铺子的最新股价为11.71元/股,股价较上述质押时点分别缩水51.65%与39.92%。
基于股价大幅走低,潜在的强制平仓风险是否向投资者充分预警?控股股东是否有明确的解押计划?截至发稿,针对风口财经记者的质询,公司尚未给予有效回应。
一季度营收与利润增速均垫底
在零食领域,良品铺子曾是当之无愧的明星企业。2020年,良品铺子以“高端零食第一股”的姿态登陆A股,发行价11.9元/股。此后半年,其股价一路攀升,最高点达到了86.04元/股。
不过,随着资本市场热情退却以及第二大股东的持续减持,公司股价一路走低。截至目前,良品铺子股价已经“破发”,较上市以来高点下跌86.39%。
更严峻的是,良品铺子正经历价值重估阵痛。
近五年财报显示,2020年至2024年,良品铺子的总营收分别为78.94亿元、93.24亿元、94.40亿元、80.46亿元、71.59亿元;归母净利润分别为3.44亿元、2.82亿元、3.35亿元、1.8亿元、-0.46亿元。
进入2025年,业绩下滑趋势并未扭转。一季报显示,公司实现营业收入17.32亿元,同比下降29.34%;归母净利润-0.36亿元,而上年同期净利润为0.62亿元。
究其原因,零食赛道竞争更加激烈。随着宏观经济环境的演变和零食市场的结构性调整,以“零食很忙”“好想来”为代表的量贩零食业态异军突起。在新的市场格局下,曾经的“高端零食”正面临前所未有的挑战。
2024年底,良品铺子门店数量为2704家,一年净减少589家。2025年一季度末,其拥有的门店数量为2581家,继续净减少。线下销售关键渠道的门店数量急剧下滑,映射出良品铺子运营版图的持续萎缩。
目前,沪深两市申万三级行业下的零食企业,包括良品铺子在内共有11家上市公司。同花顺iFinD数据显示,2025年一季度,良品铺子营收同比增速(-29.34%)及归母净利润同比增速(-157.85%)均居于行业倒数第一。
面对资本端与市场端的双重困境,良品铺子亟须向市场证明:其既有能力化解资本端的流动性危机,更有智慧重构消费端的竞争壁垒。
对于这家昔日的行业标杆而言,留给其破局的时间窗口正在加速收窄。
(大众新闻·风口财经记者 张亭旺)
(本文观点仅供参考,不构成投资建议,投资有风险,入市需谨慎!)
责任编辑:张亭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