财经深度|何为“适度宽松”?央行行长给出详解

财经深度 |  2025-05-07 14:47:27 原创

胡羽 来源:大众新闻

微信扫码扫码下载客户端

自去年底以来,“适度宽松”一词频繁出现在各种宏观政策当中。

2024年底召开的中央经济工作会议强调,要实施适度宽松的货币政策;

今年的《政府工作报告》重申实施适度宽松的货币;

中国人民银行工作会议强调,实施适度宽松的货币政策,为经济稳定增长创造适宜的货币金融环境。

那么,何为“适度宽松的货币政策”?

中国人民银行行长潘功胜在5月7日国务院新闻办公室举行的新闻发布会上给出内涵详解:

一是流动性充裕,社会融资条件比较宽松,包括社会融资规模、广义货币供应量等宏观金融总量合理增长,社会综合融资成本比较低。

二是政策实施需要相机抉择,需要综合评估国内外经济金融形势和金融市场运行情况,运用多种货币政策工具进行动态调整。

三是货币政策取向是一种对货币政策状态的描述。近几年,中国人民银行连续多次降准降息,货币政策状态是支持性的,总量也比较宽松。

发布会上,潘功胜宣布,降准0.5个百分点,向市场提供长期流动性约1万亿元,并降低政策利率0.1个百分点。

降准降息如何影响你我的钱包?

降准,即降低存款准备金率,能够直接释放商业银行的可贷资金规模。以我国目前庞大的存款基数计算,每降低 1 个百分点的存款准备金率,可释放数千亿元资金。这些资金流入实体经济,可为嗷嗷待哺的小微企业、制造业企业注入活力,助力企业扩大生产、更新设备、研发创新。

降息,则直接作用于融资成本端。当前企业贷款加权平均利率虽较前些年有所下降,但仍处于相对高位,制约企业投资积极性。降息后,企业融资成本有望进一步降低,刺激企业增加信贷需求,带动就业与经济增长。对于居民而言,房贷、消费贷等利率下行,将减轻债务负担,释放消费潜力,促进消费市场复苏,形成经济增长的良性循环。

(大众新闻记者 胡羽 综合整理)

责任编辑:李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