青岛开户数突破206万!个人养老金制度出台三周年,全国产品总数量破千
大众新闻·半岛新闻 文鸿飞 2025-05-07 09:49:21原创
2022年4月21日,国务院办公厅印发的《关于推动个人养老金发展的意见》提出,推动发展适合中国国情、政府政策支持、个人自愿参加、市场化运营的个人养老金。时至今日,这一个人养老金顶层制度设计出炉已满三周年。
三年来,个人养老金产品从“零”到“千只”。青岛作为试点城市之一,截至今年1月底的开户数已突破206万,缴存金额同比增速35%。您是否已经开设了个人养老金账户?您选择了哪些个人养老金产品进行投资?
保险、基金扩容领跑
理财、储蓄增速放缓
5月6日,记者登录国家社会保险公共服务平台查询发现,截至当天,个人养老金产品达到1022只。其中,储蓄产品466只、基金产品292只、保险产品231只、理财产品33只。另据梳理,在近一年半的时间里,储蓄产品数量从465只扩容至466只,理财产品数量从23只扩容至33只,增速放缓。相比之下,保险产品和基金产品的数量则大增,试点初期仅有7只专属商业养老保险,截至2023年末已增至107只,覆盖年金险、两全险等产品类型。截至目前,该产品总产品数已达231只,在售产品数为115只,产品类型从专属商业养老保险、年金险、两全险已拓展至分红型、万能型等新型产品。
过去三年里,基金产品的数量也显著增加。2022年有129只养老目标FOF入围首批个人养老基金名录,截至2023年末已增至162只;2024年12月份,首批85只权益类指数基金获准进入个人养老金投资目录。截至今年5月6日,该类别产品总量已达292只。此外,产品规模也呈猛涨态势。数据统计显示,一季度全市场289只个人养老金基金Y份额合计规模114亿元,较去年底的91.43亿元增加22.5亿元,增长超20%。其中包括204只FOF基金Y份额,合计规模102.04亿元,占比约90%;85只指数基金Y份额,合计规模达11.86亿元,占比约10%。
为什么保险产品和基金产品数量猛涨?就保险产品而言,这与其稳健的收益有关。统计显示,稳健账户2024年结算利率在2.5%~4.07%的区间,进取账户2024年结算利率在2%~4.12%的区间。超七成产品的稳健账户结算利率在3%及以上水平,超九成产品的进取账户结算利率在3%及以上水平。基金产品方面,因基金与股市的相关性最强,弹性也最大。虽然2022年、2023年,基金跟随A股有较大起伏,但2024年又在四类产品中领涨。Wind数据显示,2024年,个人养老金产品中,理财产品的加权平均年化收益为4.59%,而基金这一数据为4.83%。
养老储蓄产品和养老理财产品数量增长为何显得乏力?中国银行研究院研究员杜阳在接受媒体采访时表示,储蓄与理财产品在个人养老金市场中虽具规模基础,但增长明显放缓,主要由于其在收益性、灵活性与吸引力方面的相对劣势。一方面,储蓄产品以定期存款为主,利率受限于宏观利率下行,吸引力逐年降低;而理财产品在资管新规后转为净值型管理,波动性有所增加,使得部分投资者持谨慎态度。另一方面,这两类产品尚未形成与养老长期目标高度匹配的机制,导致边际吸引力不强。
青岛开户数增长20万
缴存金额同比增35%
青岛是北方地区唯一集合了个人养老金、专属商业养老保险、特定养老储蓄、养老理财、商业养老金等五项国家试点的城市,养老金融发展的基础和环境较好,试点以来的发展成效也很显著。来自青岛金融监管局的数据显示,截至2024年11月末,青岛养老理财产品实现销售规模61.14亿元,特定养老储蓄产品余额达78.19亿元。而来自青岛市人力资源和社会保障局的最新数据显示,截至2025年1月底,全市个人养老金开户数突破206万,较2022年试点初期增长20万,缴存金额同比增速达35%。
根据相关政策,当前,市民可通过中国银行、招商银行、工商银行等20多家金融机构开户,年缴存上限1.2万元,资金可自主配置储蓄存款、商业养老保险、公募基金等四类金融产品。5月6日,记者登录中国银行手机App发现,该行目前通过个人养老金账户购买的养老理财产品有8只、养老储蓄产品有4只、养老保险产品有14只、养老基金产品则多达百余只。据悉,目前在招商银行手机银行通过个人养老金账户可选购的养老金产品总共有4只存款、7只保险、11只理财、180多支基金。
真正提升个人养老金参与度
还得依托好产品
个人养老金制度实施三年来,个人养老金产品从“零”到“千只”,然而,产品数量扩张背后仍存在产品结构失衡、市场参与度不足、投资者适配度偏低等问题。人社部数据显示,截至2024年11月末,已有7279万人开通个人养老金账户,但实际缴费账户占比仅为28.7%。
中国保险资产管理业协会发布的《中国养老财富储备调查报告(2024)》(以下简称“报告”)显示,在已参加个人养老金的受访者中,68.8%的人表示遇到了不同的问题,包括没有合适的产品、产品购买流程复杂、开户流程复杂、想选的产品未在开户行上架等。报告认为,供给不畅抑制了部分个人养老金需求,应着力丰富个人养老金产品以满足客户需求,进一步优化参与流程,以降低参与成本。业内人士认为,真正提升个人养老金参与度,还得依托好的产品。未来产品如何打破同质化竞争、打造差异化优势?如何更好地契合投资者对风险相对可控和长期收益稳健的需求?这些是各类金融机构需要加力探索的问题。
至于未来如何发展好青岛的个人养老金融,青岛市人力资源和社会保障局曾公开表示,下一步将联合金融机构、社区街道,通过“线上直播+线下宣讲”等形式,重点向新市民、灵活就业人员推广政策,争取利用三年时间,全市个人养老金开户人数达到在职职工参保缴费人数的50%,缴存金额超过20亿元,让更多市民“存下养老钱,领到增值款”。
(大众新闻·半岛新闻记者 文鸿飞)
责任编辑:姚文嵩