日照银行:科技赋能 建设普惠场景金融助力小微企业发展
普惠金融助力高质量发展 | 2025-05-06 08:29:24
一、引言
在国家全面推进乡村振兴、构建数字中国的战略背景下,日照银行以“普惠金融”为使命,坚持“做普惠、做培育”的战略定位,积极践行科技赋能和数字化转型,持续拓展和优化线上线下融合的普惠金融服务模式。通过将金融服务深度嵌入民生和产业场景,日照银行有效破解了传统普惠金融“触达难、成本高、风险大”的痛点,探索出一条“科技赋能、场景驱动、生态共建”的特色发展之路。截至2025年3月末,普惠型小微企业贷款余额449亿元。本文通过解析日照银行的实践路径,为金融机构服务普惠金融、服务乡村振兴提供可复制的经验样本。
二、普惠场景金融的背景与意义
(一)背景
1.政策驱动
近年来,国家高度重视场景金融的发展,将其视为支持实体经济、推动产业升级的重要抓手。在这一背景下,科技赋能成为推动金融服务创新的关键力量。相关部门相继出台多项政策,鼓励金融机构围绕实体经济场景开展金融创新,优化服务模式,扩大对小微企业的服务覆盖面,提升融资可获得性,有效降低小微企业融资成本。
2.市场需求
乡村振兴战略要求金融机构下沉服务重心,解决小微企业和涉农主体融资难、融资贵等问题。传统普惠金融模式常依赖线下网点和抵押担保,但部分小微企业和涉农主体因缺乏有效抵押物,难以被标准化产品覆盖。当前,亟需通过“场景金融+金融科技”双向发力,破解融资难题。金融机构应将普惠金融服务嵌入农产品交易、物流集散等实体场景中,运用大数据、区块链技术实现“产供销”链条资金闭环管理。同时,配合支农支小再贷款等政策工具,降低小微企业融资成本,助力小微企业发展。
(二)意义
作为地方性城市商业银行,日照银行始终坚持“立足地方经济、支持中小企业、服务广大市民”的市场定位,聚焦本地经济,以场景金融为突破口,依托“数字产业、数字普惠、数字民生”三大数字平台,围绕“一园一圈一链两会”战略布局,画好产业图谱,精准定位核心链主企业,通过“链式开发+属地深耕”双轮驱动模式推进批量获客。在细分领域实现弯道超车,提升市场竞争力。
三、日照银行普惠场景金融的创新实践
(一)数字化平台支撑、提升服务效率
1.建成三大“数字”平台:建成“黄海之链”数字供应链金融服务平台,该平台与人民银行动产融资统一登记公示系统、外汇局跨境金融服务平台、上海票交所供应链票据平台等实现直连,创新“港产城融一体化、应收账款票据化、产业资产数字化、链端节点融合化、集中代采线上化、沿黄经济临港化”,“十四五”以来,全行累计服务供应链金融核心企业942户,惠及上下游企业7100余户;搭建“1+1+N”的“数字普惠”平台,即采用一个强大的多功能底座、一个决策高效的风控大脑和多个合作场景。推出“生意贷”等线上产品,累计授信28亿元,服务2.93万户小微企业和个体工商户;围绕“1+5+N”体系架构,打造以服务民生大众为主的“数字民生”金融平台,汇聚行内自建各民生场景、行外民生服务资源,构建“银行+商户+客户”共赢生态,通过微信小程序轻型应用,向各场景参与主体提供“金融+民生+消费”一站式民生金融服务。
2.“无感授信”模式:建立智能风控中心,实现“精准获客、无感授信、实时风控、便捷放贷”,让数据为小微企业赋能、增信。针对涉农客户特点设计特色风控规则,通过大数据分析预判客户需求,有效解决了征信白户评级等难题。客户通过微信小程序渠道即可在10分钟内完成贷款全流程操作,仅凭身份证就能发起申请,完美契合了涉农资金需求“短、频、急”的特点。这种便捷模式,有效提升了金融服务的可得性和满意度。
(二)深耕产业链金融,助力特色产业发展
1. 民宿旅游场景:随着乡村振兴战略的深入实施和乡村休闲市场的蓬勃兴起,民宿成为乡村旅游发展中最迅猛、最“亮眼”的板块,在全域旅游发展思路的指引下,“民宿+”成为旅居时代乡村旅游高质量发展的一把“金钥匙”。日照银行针对民宿业主的资金需求,创新推出民宿场景业务,能够满足民宿投资建设、改造升级、运营管理等多方面的资金需求。通过数字普惠金融平台以及大数据风控模型,以“数智赋能”助力民宿产业场景发展,上线无抵押无担保纯信用个人经营贷款,极大提升业务办理效率,为民宿业主提供更加灵活、便捷的金融服务。推出“民宿产业全生命周期服务方案”,通过大数据风控模型构建的“民宿经营健康评估机制”,为经营者提供最高100万元信用贷款,业务办理效率提升近10倍。
2. 农业场景:聚焦当地农产品生产、收购及交易环节的融资难题,日照银行依托“数字普惠平台”,创新推出“水善易贷”农产品电子仓单质押场景、烟台“花生产业链”场景、莒县“玫瑰贷”场景等业务。这些业务通过数字化手段赋能农产品贸易链条企业,有效丰富了农产品生产、收购及贸易商的融资渠道,精准解决了小微企业融资困境,为农业现代化和农业特色产业集群的健康发展提供了有力的金融支持。截至2025年3月末,日照银行青岛分行“水善易贷”产品累计投放近2亿元,广泛应用于辣椒、大蒜、杂粮豆、芝麻、花生和孜然等多种农产品的收储;烟台分行聚焦花生产业链,为46家供应商提供2000余万元贷款;莒县中心支行金融服务已触达255户玫瑰种植户,为152户提供近4000万元的信贷资金支持。
3.供应链场景:与京东科技、中化六六云链、中信梧桐港、聚均科技等国内知名金融科技企业建立合作关系,运用物联网、区块链、大数据、AI等技术改造20余个“金融云仓”,将港区、园区、厂区、综保区、铁路站台内的货物升级为可信的数字资产,创新“未来货权+现货”电子仓单融资,将“货物流”转化为“资金流”,实现货物数字化、仓单金融化。截至2025年3月末,累计办理电子仓单质押融资236亿元,将传统依赖企业主体信用、交易信用的融资模式向物的信用、数据信用升级,有效提高企业融资可得性。
(三)构建“智慧场景生态圈”,服务民生需求
1.智慧农业:日照绿茶防伪溯源平台是日照银行与日照市农业农村局合作,借助现代化数字应用技术,实现日照绿茶种植、交易、加工、销售全流程数字化监管。通过创新“电子秤+惠农卡+快检”农产品交易模式,交易影像及交易数据自动上传管理平台,实现日照绿茶带“标”上市,消费者扫描防伪溯源码可查看溯源信息,实现从产品源头到终端消费者全链条追溯,截至2025年3月末,累计发放惠农卡(码)30.92万张,溯源电子秤交易超300万斤,交易笔数超20万笔,交易金额超4000万元。
2.数字乡村:日照银行在省、市相关职能部门的指导下,创新打造集智慧政务、数字产业、便捷生活、高效金融等功能于一体的“幸福日照”数字乡村服务平台。平台主要包括微信小程序端、幸福日照APP端、PC管理端、可视化展示端四端,实现“一网管全域、一端惠全民、一屏观全局”。截至2025年3月末,已完成“幸福日照”54个乡镇街道签约上线。
四、普惠场景金融的实施效果
(一)经济效应
1.普惠贷款实现量增面扩:通过普惠场景金融,为涉农企业、小微企业以及特色产业提供精准的金融服务,助力普惠贷款增量、扩面。截至2025年3月末,普惠型小微企业贷款户数3.4万户。
2.提升金融服务效率与可获得性:普惠场景金融实现了全面线上化转型,客户通过微信小程序渠道可在10分钟内完成贷款全流程操作,仅凭身份证即可发起申请,有效提升了金融服务的可得性和满意度。通过大数据和金融科技手段,构建了标准化授信模型,简化了申请资料,解决了小微企业“融资难、融资贵”的问题。
3.促进地方经济发展:普惠场景金融通过支持小微企业和特色产业,为地方经济发展注入了新活力。例如:在莒县刘官庄镇塑料产业集群,日照银行通过“产业场景深度嵌入+数字技术精准滴灌+场景生态协同共建”的模式,助力当地塑料产业转型升级。截至2025年3月末,已落地种植、养殖、产业集群、加工制造、供应链等127个场景,服务客户超5100户,推动地方经济的多元发展。
(二)社会效应
1. 助力小微企业成长:小微企业是经济发展的活力源泉,但往往面临融资难、融资贵、融资慢等问题。普惠场景金融通过整合平台中的物流数据、交易数据,让数据赋能、增信,为小微企业提供了更加精准的融资支持,打破传统依赖抵押物的授信模式,帮助其解决资金瓶颈,促进其发展壮大。
2. 推动乡村振兴战略:在农村地区,涉农企业和农户在农产品生产和收购等环节常常缺乏有效的融资渠道和融资工具,从而陷入融资难、融资贵困境。日照银行普惠场景金融围绕农业产业链、农村电商等场景,结合区域特色产业发展实际情况,创新推出“水善易贷”“苹果贷”“大蒜贷”等场景金融产品,为链上农户和涉农企业提供金融服务,助力乡村振兴。
3. 提升金融服务覆盖面:日照银行依托“数字产业、数字普惠、数字民生”三大数字平台,创新服务模式和产品,优化并拓展普惠场景金融,深挖产业链上下游客户,实现“链式获客”,提升业务结构稳定性。普惠场景金融能够将金融服务延伸到传统金融难以覆盖的领域和群体,提高金融服务的可得性和便利性。
五、未来展望
日照银行将继续加大科技力量运用,深化普惠场景金融创新,探索更多元化的场景应用,进一步提升金融服务的覆盖面和精准度。同时,加强与政府部门、科技企业等的合作,共同推动普惠金融的可持续发展。日照银行在普惠场景金融领域的创新实践,为其他金融机构提供了有益的借鉴和参考。通过不断创新和优化服务,日照银行将为推动普惠金融发展、助力地方经济腾飞做出更大的贡献。
(日照银行 吴燕)
责任编辑:刘晓续