山东非遗美食故事汇⑫丨山东煎饼:从三国铜锣到状元 “白纸”
大众新闻·海报新闻 2025-05-04 09:29:30原创
在山东,有一种美食,薄如纸,香四溢,承载着悠久的历史和深厚的文化,它就是山东煎饼。关于山东煎饼的起源,流传着诸多故事和传说,每一个都充满趣味,引人遐想。
相传,煎饼的起源与诸葛亮有关。诸葛亮的祖籍是临沂沂南。在他辅佐刘备期间,有一次被曹操围剿,被困在沂河和涑河之间。当时,做饭的锅碗瓢盆都丢失了,军中炊事成了难题。聪慧过人的诸葛亮急中生智,下令将面粉与水混合成浆,然后放到铜锣上进行摊烤。没想到,这样制作出来的食物,口感独特,方便携带和食用。这便是早期的煎饼雏形,后来这种制作方法在民间流传开来,经过不断改良,逐渐演变成了如今的山东煎饼。
另一个传说则充满了浪漫色彩。在沂蒙山下弥水河边(今临朐县),有一对情投意合的恋人,姑娘黄妹子和小伙子梁马。然而,黄妹子的继母狡黠刁钻、见钱眼开,嫌梁马贫穷,背地里接受了富家人的钱财,要将黄妹子嫁过去。黄妹子坚决不从,黄母便设下毒计,让梁马来黄家温习功课,说等他考取功名后再成亲。梁马住进书房后,黄母却不给他送饭,想饿走他,败坏他的名声。黄妹子得知后,心急如焚,急中生智烙了一叠很薄很薄的白饼,切成方方正正的形状,看起来如同白纸一般,让丫环给梁马送去。守门家奴以为是纸,便放丫环进了院。梁马靠着这些 “白纸” 饼填饱肚子,潜心读书。后来,黄妹子又以大葱当 “笔” 送给梁马。梁马吃着 “纸” 和 “笔”,精神健旺。最终,梁马中了状元,将黄妹子接到京城。从此,煎饼卷大葱的吃法在民间流传开,沂蒙山区的煎饼也越发有名。
从历史记载来看,山东煎饼的历史十分悠久。早在距今约 7000年至5000年的仰韶文化时期,摊煎饼必不可少的工具 “鏊子”就已存在。在日照市莒县博物馆里,珍藏着一件汉代铁鏊子,其造型与今天山东农村仍在使用的煎饼鏊子几乎无异,这表明山东人至少在 2000 年前就有了成熟的摊煎饼技术。东晋十六国时期玄学奇才王嘉在《拾遗记》中记载:“江东俗称,正月二十日为天穿日,以红丝缕系煎饼置屋顶,谓之补天漏。相传女娲以是日补天地也。” 这是有史以来最早关于煎饼的记载,距今已有1700多年。
山东煎饼,不仅是一种美食,更是历史的见证,文化的传承。它经历了岁月的洗礼,从古代走到现代,走进了千家万户,也走向了更广阔的世界,成为山东饮食文化的一张闪亮名片 。
责任编辑:贾春新