观澜亭|荣昌何以接住这波“泼天的富贵”
观澜亭 | 2025-05-04 08:11:48 原创
吕华远来源:大众新闻
“五一”假期,重庆市荣昌区迎来“泼天的富贵”,成为继哈尔滨、淄博等城市之后的又一个顶级流量爆发地。
感受顶级流量最直观的窗口,就是荣昌区政府机关食堂的烟火气。自5月1日起,荣昌区政府机关食堂首次对外开放,面向游客供应午晚餐,特别推出荣昌卤鹅、黄凉粉等20余道“荣昌味道”小碗菜,每份菜品价格3至18元。真心实意的“宠客”模式让政府机关食堂迅速成为“网红打卡地”,5月1日首餐就吸引超3000名游客前往品尝体验,全天游客数量接近7000人,以至于食堂一天消耗大米1200斤、猪肉1500多斤。
▲荣昌区政府机关食堂人气爆棚。 图源:荣昌微发布
荣昌历史文化底蕴深厚,拥有夏布、折扇、陶器三大国家级非遗,也是美食之城,有17种中华名小吃,其中的荣昌卤鹅,制作技艺是重庆市市级非遗。荣昌此次火爆全网,与这只卤鹅有很大渊源。
今年3月底,美国顶流网红“甲亢哥”开启中国行时,来自荣昌的助农主播林江敏锐捕捉到了机会,他身穿标志性花棉袄,跨越五个城市,用蹩脚的英语反复给“甲亢哥”投喂荣昌卤鹅。林江的这一举动最初遭到网友嘲讽,但他用真诚赢得人心,最终实现口碑逆袭,成为全网力挺的“卤鹅哥”,荣昌区政府不仅报销其行程费用、重奖10万元,还授予其“荣昌卤鹅首席推介官”称号。
“卤鹅哥”的爆火直接带动了荣昌卤鹅产业的爆发式增长,当地相关企业产品销量和订单激增。当地政府也借机将荣昌卤鹅纳入城市品牌战略,举办卤鹅美食节,推动“美食之城”建设。
综观荣昌的此次走红,给我们带来至少三点启示:
第一,承接流量背后是文化与产业的深度绑定。荣昌此次看似偶然的“破圈”,实则是其“十年磨一剑”的产业深耕,也是一场关于传统与创新的硬核突围。正如荣昌区委书记高洪波所言:“我们等的不是流量,而是流量背后的产业机遇。”早在十年前,当地便开始布局:在产业链上游,改良白鹅品种,给鹅脚戴上智能环,生长数据实时回传云端,从过去靠经验养鹅,变成现在靠数据养鹅;在产业链中游,将百年卤制工艺数字化,整合零散作坊为标准化生产单元,利用真空锁鲜技术将保质期拉长;在产业链下游,打造以荣昌猪肉、荣昌卤鹅为核心的“香海棠”农产品区域公共品牌,形成与企业品牌的“母子”品牌模式,电商复购率大幅提升。
第二,地方经济借力新媒体破局具有可行路径。今年1月6日,荣昌区委召开经济工作会议时提出“以新媒体刺激本地消费”,也正是有这样的意识在先,荣昌之前就很重视自媒体的“种草”作用,认可自媒体的采访资格,也曾召开网络达人会议,讨论过能否成为网红城市,以及产品能否走出去。念念不忘,必有回响。前不久“卤鹅哥”爆火后,当地政府的快速反应堪称教科书级别,实现了“民有所呼,我有所应”。“五一”期间,荣昌区委、政府领导都不休假,全力以赴、全员上岗、全民参与,推出停车免费、公交免费、景区免费等措施,带动相关产业收入快速增长。最终,政府与市场默契互动,“促消费”与“惠民生”实现了相互赋能。
第三,短期流量沉淀为城市品牌须系统性规划。荣昌卤鹅这一地方特产,快速成为国际范儿IP的蜕变,不仅是一个产品的逆袭,更是地域经济从“网红”到“长红”的方法论样本。作为成渝相向发展的“桥头堡”,近年来荣昌积极融入双城经济圈建设,打造了一批具有荣昌辨识度的标志性成果。荣昌把民营经济视为最靓的名片,得益于良好的营商环境,目前荣昌区民营经济发展形成了独特的“78899”的格局——即70%的技术创新成果、80%的GDP、80%的税收、90%的就业岗位、99%的市场经营主体均由民营企业创造。近年来,当地还面向市场,创造性激活文化资源,擦亮传统非遗文化名片,推进三产融合发展。
烟花易冷,浮云易散。高热流量冷却下来的时候,真正的考验终将到来。近年来,网红城市此起彼伏,是否有扎实的根基、系统性的规划和长期的努力,决定了这些城市最终能走多远。
(大众新闻记者 吕华远)
责任编辑:吕华远