山东非遗美食故事汇⑧丨单县羊肉汤:从圣贤餐桌到国民美食的千年鲜香密码

大众新闻·海报新闻    2025-05-03 10:45:30原创

在中华美食的广袤天地里,单县羊肉汤宛如一颗璀璨的明珠,散发着独特而迷人的魅力。这道汤品不仅是单县的美食名片,更承载着数千年的历史文化,滋养着一代又一代食客的味蕾。

传说,孔子周游列国时曾来到单县,瞬间被这里深厚的文化、迷人的人文景观以及鲜美的羊肉汤所征服。孔子深感单县的不凡,便推荐其学生宓子贱、巫马施先后任单父邑宰。宓巫二贤在此孕育传承了“鸣琴而治、披星戴月”的厚德文化,而单县羊肉汤也在他们的建议下,改良并完善了熬制工艺,从此踏上了不断发展的道路。中国哲学界鼻祖老子,也曾长期居住在孟渚泽一带。他钟情于羊肉汤与美酒,在观水悟道的过程中,腹稿了《道德经》。可以说,单县羊肉汤在这浓厚的文化氛围中,见证了诸多圣贤的思想碰撞,自身也蕴含了丰富的文化内涵,成为了“道德经的摇篮、善文化的发祥地”的一部分。

到了清嘉庆十二年(1807年),单县人徐桂立、曹西胜、朱克勋三人开设了“三义和汤馆”。后来三家分开经营,其中徐桂立制作精细,对羊肉汤的制作工艺不断改进提高,一时间,他的羊肉汤风靡全城,在激烈的竞争中脱颖而出,远近驰名,被公认为单县羊肉汤的正宗。1935年春,单县羊肉汤的传人周永歧、吕运法、窦保德共同出资,在单县刘隅开办了“三义春羊肉汤馆”。“三义春”这块金字招牌,历经百年沧桑,通过几代人的不懈努力,逐渐形成了中华“老字号”品牌,并且在制作工艺上持续创新,让单县羊肉汤的品质愈发卓越。

如今,单县羊肉汤不仅在当地备受喜爱,还在不断走出单县,走向更广阔的天地。像张世河创立的“百寿坊”羊肉汤品牌,第一个把单县羊肉汤固体化,推向全国各地。他经过反复试验,攻克了诸多难题,将羊肉汤浓缩成汤粉,分袋包装,食用时用开水冲泡即可,极大地解决了单县羊肉汤因传统工艺和原材料地域性限制而难以推广的问题。这一创新成果填补了国内外肉汤制品的空白,获得国家发明专利,让单县羊肉汤的知名度和美誉度大幅提升。

单县羊肉汤,这道融合了历史传说、文化传承与创新发展的美食,正以其独特的风味和深厚的底蕴,吸引着越来越多的人前来品尝,成为了中华美食文化中不可或缺的一部分 。

责任编辑:任瑶瑶