蹲点调查|沃尔玛难以割舍的中国供货商
大众新闻 戴岳 田汝晔 宋说 曾轲 王瑛琪 刘笑笑 吕乐 2025-05-01 10:10:47原创
沃尔玛的部分中国供应商,被告知请恢复供货,关税成本部分由沃尔玛承担。
就在4月29日晚上,沃尔玛牙刷、牙线等产品的中国供应商江苏华腾个人护理用品有限公司的负责人穆龙生得到了恢复供货的消息。他对大众新闻表示,沃尔玛让其先把原材料准备起来,预计这两天会下订单。
他回忆起美国总统大选出结果的当天,美国经销商伙伴曾发来一封邮件,希望可以“一起面对风暴。”
此前,报道称有多名中国出口商接到了沃尔玛等美国零售公司“恢复发送”因美对华加征高额关税暂时停运的货物的通知,关税费用“由美方买家承担”。此前,美国零售公司曾要求中国供应商自行承担高额关税。
对此,大众新闻向沃尔玛中国求证,截至记者发稿,尚未收到其回应。
在与多位美国零售的中国供应商采访交谈中记者注意到,不少中美企业希望供应链可以正常运行,经贸的刚性需求无法被关税壁垒扭转。
“去年他们买两只牙刷的钱,
现在一只都买不到”
住在美国伊利诺伊州的魏女士留意了一下沃尔玛超市内的商品,“电视机、生活小家电、儿童安全座椅、拖鞋、玩具、家庭日用纺织品等,标签上都是‘MADE IN CHINA'。目前暂时没有缺货、涨价,应该是库存还没售完。”
风暴或许已在路上。
美国芝加哥的章女士发现塔吉特超市里的中国产货品种类少了很多,“我想买食品收纳盒,发现这类中国制造的小商品种类没有之前丰富了。”在暂时的平静之下,恐慌性心理已开始蔓延,她及周围朋友开始担心加征关税带来的物价上涨。
何时会有显现?
穆龙生根据美方库存情况作出推算。
从给沃尔玛供货周期来看,每个季度会提前订货,按照惯例3月应准备二季度订单。若不恢复订单,按照美方备货情况,估计今年第三季度相应库存会销售一空,“那时物价会疯狂上涨。”
关税的增加导致沃尔玛采购成本大幅上升。数据显示,关税上调使沃尔玛部分商品采购成本增加了10%-15%。
穆龙生举了一个例子,关税加到145%,原本出厂价为1元的牙刷,美方的成本就要上升到2.45元,这也就意味着在不含任何运费的情况下,“去年他们买两只牙刷的钱,现在一只都买不到。”
“关税压力还是会传导给下游消费者”
4月10日,一通来自大洋彼岸的客户电话打破了黄杰的平静。黄杰是深圳市某外贸型制造企业负责人,企业主要做保鲜膜袋代工,是沃尔玛等美国零售商的长期供应商。
由于美国政府宣布对中国输美商品征收“对等关税”的税率进一步提高至125%,大洋彼岸的美国客户紧急叫停了集装箱几个货柜的产品,“订单需要暂停,先等一等。”随后这些商品从海上回到陆地,囤放在企业惠州仓库里。
“这次订单是代工模式,物权归属明确。根据FOB(离岸交货)贸易条款,我们仅需承担货物抵达港口前的费用,关税风险主要由美国客户承担。我们主要损失了仓储周转成本。”黄杰说。
华腾护理80%的销量来自外贸出口,北美市场销量占比为三分之一,其中沃尔玛的订单接近10%。美国政府宣布实施新关税以来,供售双方就关税分摊、价格优惠的事宜进行了多轮谈判。
穆龙生称,加征关税达到20%时,双方沟通协商是“各自承担一半关税成本”。4月3日美国对华关税加34%,4月8日再加50%,4月10日再次增加至125%。此时,商品额外征收的关税已达145%。
穆龙生直言,现在额外征收的关税已覆盖不了企业利润,同样也无法覆盖美方销售端的利润,“对方压力也很大,后来只能跟我们说再等等。”
不过,穆龙生感受到了转机。他开始陆续收到其他美国品牌方的订单,“供货价格和之前一样,关税成本由对方承担,小订单居多。”
这几天,部分沃尔玛的中国供应商收到恢复发货的通知,穆龙生也在其中。
商务部国际贸易经济合作研究院学位委员会委员、研究员白明对大众新闻表示,加征“对等关税”,美方是始作俑者,中国供应商没有必要也没有义务去负担额外成本。“我们给出的产品价格优惠,利润空间并不多。美方需要承担额外成本,最终关税的压力还是会传导给下游消费者。”
难以取代的中国供应链
美国零售企业高度依赖从中国供应链进口的日常用品。沃尔玛在美销售的产品有三分之一依赖进口,其中中国和墨西哥是最重要进口国。
在美国零售商与中国供应商的博弈之下,美国零售商开始有所行动。根据央视新闻报道,当地时间4月21日,特朗普会见了包括沃尔玛、家得宝、劳氏和塔吉特等主要零售商。会议商讨了如何缓解当前全面关税政策对全球供应链的破坏性影响,以及美国消费者对全面关税的不安情绪。
值得注意的是,关税政策暴露出美国供应链的脆弱。尽管美国政府力推制造业回流,但美国本土产能想要迅速填补缺口困难重重。穆龙生认为沃尔玛等美国零售公司转移采购渠道的难度大。
以牙刷为例,美国本土牙刷设备的生产机器少。“生产牙刷需要模具,美国当地开模价格约为中国5倍以上,这还不包括工人的培训费用。从开始建厂到投产,牙刷生产厂至少需要一年时间。而这一年美国消费者要面对的可能是物价上涨。”
白明表示,中国拥有完善的产业链和成熟的生产体系,短期内难以被其他国家完全替代,“中国商品性价比高,很难有替代品给出同样的利润空间。”
“我们做了这么多年,知道美方市场喜欢什么款式。”穆龙生坦言。
中国供货商的转型
商务部新闻发言人4月11日就中方针对美方再次提高对华关税实施反制答记者问。发言人表示,美方对华轮番加征畸高关税已经沦为数字游戏,在经济上已无实际意义,只会更加暴露出美方将关税工具化、武器化,搞霸凌胁迫的伎俩,并沦为笑话。
中国企业正找寻新的海外市场。
华腾护理在2024年11月即作出市场调整,第一时间拜访欧洲、南美新客户。
黄杰则更早布局。“这不是我第一次经历关税风暴。2018年美国客户要求新增关税成本由我们承担时,我们选择主动放弃部分订单,并将重心转向全球其他地区的客户。同时转做国内市场,注册了自有品牌洁鲜生,与京东以及国内各大商超对接。现在80%的海外市场中,仅保留了20%-30%的美国市场。”
“出口转内销”是许多外贸企业的选择。
要实现“出口转内销”,外贸企业需要付出一些努力,比如产品标准差异需重新设计产品线、国内品牌认知低市场影响力待建等。
“我们第一时间给洁鲜生做大量曝光,通过频道内资源给店铺做做秒杀、‘超级18厨房好物巅峰日’等引流活动,消费券方面也给他们100%的补贴支持,帮助企业进行销售量提升和店铺流量曝光。”京东厨具一次性用品采销负责人陈莹告诉大众新闻记者。
自4月11日京东集团启动“2000亿出口转内销扶持计划”以来,黄杰公司的洁鲜生品牌已快速开拓国内市场,点断式保鲜膜单品4月份销量突破了一千件,整体销量环比增长139.7%。
长期深耕海外的东莞宝玺服装有限公司,此前80%的订单都依赖美国市场。对美订单暂停后,不熟悉国内市场的宝玺服装通过京东“一件代发”的轻运营模式,为自己找到了转战国内市场的通道。
不仅京东,各大电商平台以及银座集团、利群集团等山东大型商贸流通企业也发布相关通告,将重点支持受影响的优质国产商品,构建快速响应通道,利用线上线下平台优势,发挥渠道和物流供应链优势,为外贸商品打通内销“快车道”。
白明表示,短期内可能有一部分出口行业会受到较大冲击,这种情况下短期政策方向很明确,“一方面是通过宏观刺激政策扩大国内需求特别是国内消费,一方面出台一些有针对性的出口企业的措施,缓解企业压力。比如,真金白银支持的‘三增三减’政策,政府增加财政资金投入、金融机构增加信贷支持、保险机构增加内贸险支持,推动减免困难企业的房屋租金、展位费、流量费,降低外贸企业内销成本。”
应采访对象要求,黄杰为化名。
(大众新闻记者 戴岳 田汝晔 宋说 曾轲 王瑛琪 刘笑笑 吕乐 )
责任编辑:张春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