齐河县人民法院司法助力劳动人事争议实质化解
地方法治 | 2025-05-01 12:22:51
4月29日下午,齐河县人大常委会组织召开护航民营经济发展座谈会,齐河县人民法院、县工会、县人社局、县司法局、县工商联主要负责同志,齐河县人民法院分管院领导和相关部门负责同志参加座谈。
会上,该院党组成员、副院长张杰详细汇报了近年来劳动人事争议案件办理情况,深入分析了案件类型、呈现特点、审理中存在的问题及困难并提出妥善解决劳动人事争议案件的建议。
在交流发言环节,与会代表结合各自职能,围绕劳动关系认定标准、法律适用问题以及普法宣传等工作进行交流研讨,制定切实可行的工作措施。
此次会议旨在通过整合解纷资源、凝聚治理合力,有效推动劳动人事争议化解从“末端处置”向“前端预防”延伸,从“单打独斗”向“协同共治”转变,为劳动者提供更加高效优质的纠纷化解服务,也为优化辖区法治化营商环境、促进经济社会高质量发展提供坚实的司法保障。
近年来,随着经济社会转型发展,劳动人事领域的新情况、新问题层出不穷,劳动关系呈现“复杂化、多元化、动态化”特征。齐河县人民法院始终将劳动人事争议案件审判作为保障民生、促进和谐的重要抓手,改革破题、创新赋能。
一是以“高效解纷”回应民生关切。2022年以来,齐河县人民法院共审理各类劳动人事争议案件1781件,调撤率保持在81%以上。构建“专业化审判+全链条解纷”机制,妥善化解了一大批涉就业歧视、加班工资、工伤保险、新业态用工等群众“急难愁盼”案件。由资深专业法官审理劳动人事争议案件,疑难复杂案件由院领导亲自审理,同时设立案件层级式阅核机制,着力提升审理质效,通过“裁判一案、规范一片”,引导企业合规用工、劳动者理性维权,涉民生案件平均审理周期缩短至45天。
二是以“实质化解”筑牢和谐根基。秉持“把非诉讼纠纷解决机制挺在前面”理念,联合县工商联建立1+2+7优化法治化营商环境协作对接机制,降低企业诉讼成本,促进涉企纠纷源头化解,去年以来诉前成功化解涉企矛盾1031起,调解成功率达58%,被全国工商联和最高人民法院评为全国先进典型事例。深化“府院联动+社会协同”治理模式,在企业破产重整、涉法涉诉信访等领域加强协作,推动“僵尸企业”有序出清、优质资源高效配置,助力破产企业涅槃重生,去年齐河县人民法院被山东省高级人民法院评为全省执破融合工作培育点法院。
三是以“精准服务”优化用工环境。创新企业涉诉动态监测机制,针对涉诉较为集中的企业,主动靠前服务,深入企业调研,精准把脉问诊,提供个性化的法律解决方案。注重“企业发展与劳动者权益的平衡保护”,助力营造稳定公平的用工环境。在审理企业批量裁员案件中,充分主动引入“调解+示范裁判”机制,在保障劳动者经济补偿金及时兑现的同时,有效避免了群体事件的发生。针对涉企执行案件,通过“活封活押”企业核心设备、促成分期履行协议达成等方式,帮助企业在诉讼期间保持正常生产,最终实现“保企业、保就业、保市场”的多赢局面。去年依法对5家符合条件的企业开展信用修复,助力企业“诚”风破浪、行稳致远。针对建筑工程、劳务派遣等纠纷高发领域,主动走访企业30余次,为70余家企业提供“定制化”法律体检,针对劳动用工不规范、合同条款漏洞等问题,帮助企业完善管理制度120余项,持续拓展司法服务的广度和深度。
(齐河县人民法院)
责任编辑:李金蔚