鲁医风采|赤子归乡 点亮康复之光——记滨州医学院附属医院康复医学科主任、主任医师李伟

医声 |  2025-04-30 11:40:29 原创

周欣怡来源:大众新闻

微信扫码扫码下载客户端

编者按:为进一步弘扬卫生健康崇高职业精神,山东省卫生健康委联合大众新媒体大平台·健康山东云平台持续推出“鲁医风采”系列,介绍山东优秀医务工作者的先进典型事迹,广泛凝聚建设健康山东的力量,更好保障人民健康。

图为李伟指导患者做康复训练

李伟,2025年3月被授予全国卫生健康系统先进工作者,滨州医学院附属医院康复医学科主任、主任医师。

敢于突破,用科技为生命续航

十年求学路,一颗报恩心。2006年,李伟从滨州基层外科医生起步,边工作边备考,用10年时间完成硕士、博士学业。2018年,李伟从301医院博士后出站,有北京、上海多家三甲医院对他抛出橄榄枝,承诺户口、住房和高年薪,导师也劝他,“留下,你能成为全国顶尖专家”。但李伟说:“滨州的康复医学还是一片荒原,我想做那个开荒的人。”于是,李伟回到了家乡滨州,他说:“家乡需要我,家乡的患者需要我,我愿意选择这里成为我发光的地方。”

2023年初,滨医附院康复医学科申请国家临床重点专科建设项目,面对同批入选的北京大学第三医院、中山大学附属第三医院等“劲敌”,最终成为当年山东省内康复领域唯一一家获批单位。“与顶尖医院同台竞技,我们做到了!”李伟感慨地说,“这不仅是对技术的认可,更是对滨州医疗潜力的肯定。” 此项目也填补了滨州市国家级临床专科的空白。

回到滨医附院后,李伟创建了全国领先的临床康复生物力学实验室,通过动态、实时分析患者运动数据,精准评估,为患者量身定制康复方案。李伟团队还独创“滨医李氏促醒模式”,结合患者职业、年龄等因素定制刺激方案,有效提高了促醒治疗的成功率。3年来,30余名长期昏迷患者成功苏醒。其中一位年轻女孩的妈妈握着李伟的手感恩地说:“您给了我女儿第二次生命。”

科研为刃,打破发展困境

李伟认为,科研不是纸上谈兵,而是为了解决临床痛点。在他的大力推动下,滨医附院7门学科进入年度医院科技量值全国排名前百强,6门学科进入五年总科技量值全国百强,同时也推进了滨医附院成功获批博士后科研工作站。

李伟坚持“临床-科研-转化”闭环科研模式,医生在诊疗中发现问题,通过研究找到方案,再回归临床验证。团队针对中风患者手部功能恢复难题,研发智能康复手套,获国家专利,惠及数千患者。

“人才留下,家乡才有未来”,李伟深知家乡医院留才之难。带头组建“博士团队”,为年轻医生制定发展规划,并争取政策支持。如今,科室拥有3名博士后、6名博士,团队发表的SCI论文影响因子累计超100。“这里不仅有事业平台,更有家的温度。”一名放弃广州职位录用加入团队的博士坦言。

阅尽千帆,归来仍是少年

面对基层医疗服务能力薄弱的现状,李伟常带学生走访乡镇卫生院,培训基层医生。“大城市有虹吸效应,但如果我们自己都不建设家乡,谁还会来?”他推动医院与8家县级医院建立帮扶机制,让优质康复技术下沉。“每当看到患者走着出院,我就觉得,所有的选择都值得。”李伟说。

从青涩医学生到高水平专家,李伟用实际行动诠释着“医者仁心”的内涵。他像一棵胡杨,把根深深扎进家乡的土壤。有人问他是否后悔放弃北京顶尖医院的工作机会,他笑道:“如果追求名利,我或许会后悔;但若问初心,我从未动摇——因为这里,有等我回家的患者,有等我建设的土地。” 

(大众新闻记者 周欣怡 策划 李丽)

责任编辑:张西可