无棣县海丰街道:党建引领经济强,重点项目推进快,农业特色发展

大众报业·齐鲁壹点    2025-04-29 10:08:47

近日,无棣县召开“锚定目标抓落实 实干担当开新局——亮目标”主题系列新闻发布会海丰街道专场。海丰街道党工委副书记、办事处主任张学仕,海丰街道党工委委员、办事处副主任韩静,海丰街道党工委委员、武装部部长韩宝山,海丰街道党工委宣统委员孙振福出席发布会,介绍海丰街道有关情况。

据介绍,2024年以来,海丰街道围绕县委“1+1165”工作体系,聚焦六个无棣建设目标,凝心聚力、奋勇争先,促进各项工作落实见效,推动经济社会高质量发展迈出坚实步伐。

党建引领赋能提效,政治生态实现新跨越。思想建设筑根基。组织开展“铸魂赋能 十万党员进党校”暨“党员淬火”工程培训3期,辐射党员1352名。开展预备党员集中培训1期、党务干部培训4期、村党组织书记培训2期。阵地建设强堡垒。秉承“老有颐养、幼有善育”服务理念,打造服务辖区“一老一小”的老职专党群服务中心,服务居民500户2085人;以“赋能小微企业、个体工商户、专业市场(简称“小个专”)经营主体高质量发展”为目标,打造古城社区党群服务中心,辐射服务西城园区、古城商圈等3598户个体工商户。教育管理固基础。强化干部队伍建设,组织开展警示教育活动6次,通报典型案例3次。

经济发展稳进提质,项目建设实现新突破。海丰街道提前谋划、精心部署,紧盯2024年全街道主要经济指标任务,全力稳经济、增动能。经济指标稳中向好。2024年,实现一般公共预算收入1.234亿元;完成规上工业产值18.32亿元;完成固定资产投资10.12亿元;完成限额以上批零单位销售额14.17亿元。招商引资动能强劲。招商工作专班先后到成都、安徽等地考察学习,开展招商洽谈10次,实际到账资金5.4亿元。项目建设蹄疾步稳。全年共确定27个重点项目,新建的中源电力科技有限公司超高性能电力器材项目等6个项目,实现当年开工、当年建设、当年投产、当年纳统。海丰十六路主路已经实现通车。

产业发展动能强劲,乡村振兴绘就新画卷。特色农业持续壮大。划分了四大产业先行示范片区,摸排辖区热敷盐、警示牌、盖帘等17个产业,规范化建设“社区微业”14个,“党建微工厂”16处,带动2100余名群众就业。城乡容貌更加靓丽。抓实人居环境整改提升,落实每周五集中打扫卫生机制,累计开展打扫活动800余次,发动2万余名村民参与,清除村域各类垃圾共计800余吨,清理宅前屋后堆物130余处。前桥村省级和美乡村建设已通过省级验收。文明建设不断推进。实施“公益性岗位+小菜园+孝善食堂+商会”的运营模式,建设孝善食堂10处,公益性公墓3处。持续开展“心安·家夜校”“青年夜校”等品牌活动1300余场。

民生事业蓬勃发展,基层治理呈现新格局。基础设施更加完善。完成21户馨园小区四期分房工作。“四好农村路”提档升级15公里。民生保障更有温度。城乡居民基本养老保险、基本医疗保险实现全覆盖。进行临时救助10次,纳入孤困儿童救助45人。平安建设更加稳固。全街道335名专(兼)职网格员全年化解大小矛盾纠纷4282件,调解成功率达到90%以上。建设“一站式矛盾纠纷调处化解中心”,解决矛盾纠纷案件263件,涉案金额40余万元。

2025年,海丰街道将主动融入县委“1566”工作体系,锚定“县内作出更大贡献、全市奋力争先进位”目标定位,按照“1123”发展思路,坚持党建引领,以全方位推动高质量发展超越为主题,以做强实体经济、做大西城园区为目标,统筹乡村振兴、基层治理、民生保障三项工作,持续推动街道经济社会发展在全县领先、全市进位,坚定不移走好高质量发展之路,奋力续写实干篇章。

在实体经济发展上展现大作为。2025年春季海丰街道高质量发展重大项目建设现场推进会议已经成功召开,7个市重点和13个“十百千”集中攻坚项目将秉承快建设、快投产的原则积极加快推进步伐;同时,海丰街道将围绕“做强实体经济、做大西城园区”两条主线,加快推进无棣县西城智能电气装备科技产业园项目建设进程,努力推动实体经济规模体量、发展质量实现“双突破”。

精致城市打造上树立高标杆。持续推进“红色物业”建设,实施“四个一批”行动,完善小区、楼宇党支部建设,推进基层治理增效;稳步推进绿化改造提升、多功能停车棚建设、供水管网改造、“飞线”治理等工程,推动城市品质升级;强化城市精细化管理,加快智慧城市建设步伐,破解基层难题,推进城市治理体系和治理能力现代化。

在促进城乡融合上取得大成效。抓好古城发展机遇,创新探索研学教育、精品旅游、文化活动、网红直播等形式,真正让古城“火”起来,充分释放消费潜能;扎实推动为农人生鲜采摘、八里绿洲葡萄、后牛冬枣等基地升级,打造现代农业示范园和乡村振兴示范片区;按照“产业培育、人员回巢、共同富裕”的原则,扎实推进社区微业、党建微工厂建设,实现特色产业提档、群众“返巢”就业、村集体增收、村民富裕。

在推动高质量发展上凝聚合力。持续做好组织建设、安全环保、民生事业、信访稳定等重要保障,推进教育、卫生、文化、城市管理等工作齐头并进;完善社会保障体系,加强对困难群众、弱势群体的帮扶救助,做到应保尽保、应助尽助,让发展成果更多更公平地惠及全体群众,不断增强群众的自豪感、获得感。

责任编辑:董丽霞