以司法之力托举劳动者“幸福梦”——泰安市岱岳区人民法院保障劳动者权益工作纪实

地方法治 |  2025-04-28 14:36:10

微信扫码扫码下载客户端

“勤者有其业,劳者有其得” ,劳动者是保障社会快速前进发展的最坚实的基底,依法维护劳动者合法权益,是人民法院的一项重要政治任务。近年来,面对劳动争议纠纷逐渐复杂、劳动者日渐多元的司法需求,泰安市岱岳区人民法院积极发挥司法审判职能作用,完善防治并重的制度体系,推动构建和谐健康的劳动关系,努力以司法之力托举劳动者“幸福梦”。

“司法建议+精准普法”  让矛盾纠纷止于萌发

2022年,在岱岳区人民法院受理的民事案件中,某企业确认劳动关系案件占比达50%,但2024年以来,该院受理的确认劳动关系案件中涉及该企业的案件仅1件。

纠纷“断崖式”下降的秘诀,源于一份司法建议书。

李某在为某企业提供劳务时,左手被机器滚轮碾压,后住院进行手术治疗,在李某住院治疗期间,双方就是否存在劳动关系发生争议,为获得工伤赔偿,李某将某企业诉至岱岳区法院。

岱岳区人民法院受理案件后,发现该案不仅涉及劳动关系确认,还关系到劳动者的工伤保险待遇落实问题。为尽快解决纠纷,不耽误李某后续治疗,承办法官决定以调解的方式化解矛盾。经过多次详细分析案件事实,结合情理耐心疏导,释明提供劳务者受害责任、人身损害赔偿等相关法律规定,明确双方的权利、义务和责任,双方最终达成一致意见,本案得以圆满解决。

“最近处理的劳动争议案件都设计到某企业,案由也基本一致,该企业涉劳动关系纠纷占比这么高的原因是什么?”

为避免此类问题再次发生,从源头上有效化解劳动关系领域矛盾风险,岱岳区人民法院专门组成专题调研组,分析研究辖区近三年劳动争议案件,针对受案量呈逐年上升、新型用工模式多样、行业普遍性多发性等问题,从推动企业规范用工制度、完善和谐劳动关系出发,重点向辖区某企业及其他企业、人社局发出司法建议,提出完善规章制度、规范用工等建议,帮助企业做好风险防控,协助相关部门进行监督。此外,岱岳区人民法院主动延伸司法职能,定期开展精准普法宣传活动,通过深入企业工厂、乡村田野,普及劳动合同示范文本运用、劳动维权诉讼指引,引导劳动者提高法律意识,维护自身合法权益,推动劳动法律法规在基层落实落地。、

“立审执”协调配合  高效解决劳动者的“急难愁盼”

2024年8月,两名农民工紧握着厚厚的记工本来到岱岳区人民法院山口法庭,“我们要立案!24个兄弟都等着这笔钱呢,已经这么长时间了,什么时候才能给。”

原来,26名农民工都同属一家建筑公司,自2023年起,在某建筑公司从事不同工种,但公司一直以下一个项目竣工后再结算工资为由,拖欠工资。截至目前,公司共拖欠26名农民工劳务费57万余元,因多次索要无果,遂出现开头一幕。

了解事件原委后,岱岳区人民法院立即启动涉农民工讨薪绿色通道,积极为当事人导诉及立案提供专业法律咨询服务,通过依职权对某公司的相关银行账户采取冻结保全措施,组织双方代表进行沟通,向双方释法明理,协商方案,仅用时3天,该案件调解结案并执行完毕,成功将57万余元的农民工工资保全到位。

该批案件的妥善化解是岱岳区人民法院运用“立审执一体化”协调机制,用心用情解决群众“急难愁盼”问题的缩影。近年来,岱岳区人民法院不断优化审判机制,积极畅通涉农民工欠薪案件绿色渠道,实现优先立案、优先执行、优先发放案款,依法、公正、及时、高效、充分地保障农民工合法权益。同时,坚持“调解优先、调判结合”的原则,以“如我在诉”的理念,将调解贯穿审判全过程,通过设立“岱法护薪”诉调对接工作站,不断扩大调解队伍,提升调解能力和水平,力争以最快速度、最优质量化解纠纷,让公平正义掷地有声。2024年以来,共化解矛盾纠纷500余件,联合区人社局开展农民工专项维权工作16次,执行金额400余万。

“法院+综治中心” 构建多元共治新格局

“原来得去好几个地方,这次综治中心有了法官,来一次就能把事情解决了,不用再跑一趟了。”日前,岱岳区人民法院依托区社会治安综合治理中心,联合司法局、信访局、人社部等多部门,以“委派调解+司法确认”形式,妥善高效解决一批涉群体性薪资纠纷。

某包装公司因经营不善、引发资金链断裂等问题,拖欠近二百名工人工资未支付,工人代表聚在区综治中心法院“诉讼服务”窗口,情绪激动,矛盾一触即发。

岱岳区人民法院派驻法官立即向区综治中心报告。很快,由区综治中心牵头调度、协调,区法院、区劳动仲裁委、当地镇政府、镇司法局等展开联合调解。在法院的调解指导下,由当地镇调解委员会出具调解协议,58名超龄员工签订调解协议,法院现场同步对接司法确认,涉案金额约120余万元。146名未超龄工人在法院和区劳动仲裁委的共同化解下,也达成仲裁调解。

经多方调解,综治中心最终促成204名农民工工资得以兑现,不仅减轻了当事人的诉累、节约诉讼成本,有效维护农民工合法权益和社会稳定,实现“一案结、多案解、三方共赢”的良好社会效果。

保障劳动者合法权益从来不是一场独角戏,而是一首合奏曲。岱岳区人民法院始终坚持和发展新时代“枫桥经验”,主动融入党委领导下的基层社会治理大格局,立足审判职能,全力支持区社会治安综合治理中心规范化建设、实体化运行,通过派驻速裁团队实质入驻区社会治安综合治理中心,设立立案窗口和速裁法庭,打造集“释明引导、指导调解、司法确认、速裁快审”于一体的解纷模式,整合多方资源,与多部门协同构建“一站式”解纷模式,真正把“矛盾中转站”转变为“问题终点站”。

此外,在完善劳动争议纠纷多元化解机制建设方面,该院持续推进劳动领域府院联动机制实体化、常态化运行,通过召开联席会议、座谈研讨等方式将多起疑难复杂和群体性劳动人事争议案件化解在诉前。充分利用“裁审齐鲁通”平台,通过建立定期会商机制,联合司法行政部门、工会、工商联、企业联合会等单位(部门)打造“一站式多元联合协商调解中心”,形成裁审衔接合力,提升劳动人事争议案件裁审质效,有效维护劳动关系和谐与社会稳定。

(通讯员 付巧)

责任编辑:李金蔚