山理工涡虫随神舟二十升空成网红 记者梳理“淄博制造”的56载太空征程
大众新闻·鲁中晨报 马斌 2025-04-25 15:33:40原创
2025年4月24日17时17分,酒泉卫星发射中心,长征二号F遥20火箭喷出炽热的火焰,携带着神舟二十号载人飞船飞向天际,将3名航天员送入太空。随着神舟二十号发射任务取得圆满成功,来自淄博的涡虫正式踏上太空之旅,国内首次涡虫空间再生实验开启。这只“小虫”引发的关注,再次将“淄博制造”推上热搜。鲜为人知的是,“淄博制造”早在半个多世纪前便已镌刻进中国航天的星辰大海。
乐器、微晶玻璃、二极管、博山电机……
淄博制造“打包”上了东方红一号
从20世纪60年代末期开始,淄博市在全国高科技领域彰显成就。1970年4月24日,我国第一颗人造地球卫星“东方红一号”成功发射,开创了中国航天史的新纪元,举国欢庆。从太空发回来的“东方红”乐曲是用淄博鲁东乐器厂仿制的编钟演奏的。就这样,“淄博制造”开启太空征程。
周村铜响乐器始于明代,距今已有400多年的历史。明清时期,周村的铜响乐器制造业作坊林立,据《周村区志》中的记载,兴盛时曾有铜锡业作坊400多家。1750年,出现了规模较大的铜器作坊聚合成,生产的锣、钹、铃等畅销各地。到了1956年,聚合成等20多家铜响业户公私合营成立了鲁东乐器厂,成为当时国内最大的铜响乐器生产厂,此后很多年也一直占据着行业龙头老大的位置。
同期,博山北岭玻璃厂(后博山灯泡厂)生产的微晶玻璃人造卫星隔热夹板、淄博电热电器厂生产的管状电热元件、淄博无线电二厂生产的整流二极管等,也被卫星所采用。
在这里,不得不提一个名字——博山电机厂。
博山电机厂始建于1942年,1944年为我军研制成功第一台手摇发电机,1951年又开发出我国第一台汽车电机,1957年,博山电机厂试制成功直流微电机,成为全国首家直流微电机生产厂家。“东方红一号”卫星上装备的,正是直流微电机。
直流伺服电动机、旋片泵和蓄电池
助力首枚运载火箭发射成功
时光荏苒,1980年5月18日,我国向太平洋预定海域发射的首枚运载火箭获得成功。这是继我国成功地进行原子弹、氢弹、导弹核武器和发射人造卫星成功后,在尖端科学技术领域里取得的又一新的重要成就。在这次试验中,使用的是博山电机厂生产的12SZD51直流伺服电动机。
同期的“淄博制造”还有博山真空泵厂生产的2X-4旋片泵,以及淄博蓄电池厂生产的QT-60S型铅酸蓄电池。为此,中共中央、国务院、中央军委专门发来贺电,表示祝贺。这些高技术、高难度的产品,显示了淄博人民的聪明才智,也反映了淄博科技队伍的水平,是淄博人民的骄傲。
淄博山水画和蔬菜中药微生物种子
搭上“神十”飞船和返回式卫星
2013年,时为中国文联书画艺术中心画家的郇新艺,其山水画作品《山壑流云图》搭载“神十”飞船遨游太空。而郇新艺就是淄博博山人。《山壑流云图》是郇新艺以齐鲁大地为原型创作的山水画,通过参加“中国民族书画百期百家展”而被选定搭载“神十”上太空。好事成双,“神舟十号”发射时,位于淄博的山东天鹰生物科技有限公司负责人张海显曾将3个彩色苗木品种的幼苗送上太空。
2016年,返回式卫星、也是中国第一个专用的微重力实验卫星“实践十号”,又搭载了天鹰生物提供的3个食用菌品种。2020年5月5日,长征五号B运载火箭搭载新一代载人飞船试验船和柔性充气式货物返回舱试验舱,在海南文昌航天发射场首飞成功。其中进行航天搭载的40余种蔬菜、中草药品种的种子及1种微生物物种同样来自天鹰生物。
淄博古镇给火星区域命了名
2021年7月23日中国火星探测任务天问一号成功着陆火星之后,根据国际天文联合会的规定,用中国历史文化名村名镇为火星地理实体命名,其中就有临淄区的齐都镇。2022年3月9日正式批准命名,这条火星沟,直径12千米,中心纬度北纬25.08°,中心经度东经110.07°。
这样,淄博的标识永远留在了火星上。
淄博小涡虫
搭上载人飞船太空探秘
2025年4月24日,神舟二十号载人飞船发射升空。山东理工大学生命与医药学院曹忠红教授团队主导的涡虫研究项目,将借助太空微重力和辐射环境,探索人类细胞再生、抗老等终极密码。1970年—2025年,弹指56载,淄博凭借持续的技术创新和不懈的努力,在国家航天事业中留下了深刻的印记。“淄博制造”正以其独特的方式,闪耀太空。
(大众新闻·鲁中晨报记者马斌)
责任编辑:孙双