沂水县供销社激活流通优势 塑造发展龙头

大众新闻·海报新闻    2025-04-25 11:25:00原创

沂水县供销社紧紧围绕服务乡村振兴战略目标,聚焦主责主业,深化综合改革,持续优化服务网络,创新经营模式,扎实推进现代流通体系建设和再生资源回收利用等工作,为县域经济高质量发展注入新动能。

满弓发力商贸流通,畅通城乡经济动脉。

一是完善三级流通网络。聚焦县乡村三级流通网络建设,全面改造提升1处县域综合集配中心、16处镇级综合服务站、171处村级综合服务社,县乡村三级流通网络进一步健全完善。各服务站点根据客流量、站点规模和顾客需求,分类施策、重点培育,为农村群众提供日用品配送、农产品上行、快递收发、废旧家电回收等多元化服务,切实打通便民服务“最后一公里”。二是开展农产品联采分销。组建县社控股的临沂兴供供销供应链有限公司,与大型商超建立长期稳定合作关系,开展农产品联采分销。通过深入农产品原产地,把控农产品品质,争取最优价格,对优质农产品进行大批量采购,以网络订单、电话订购等方式将农产品分销各大商超。同时打造“供销优选”品牌,在人口密集社区合理布局线下门店,进一步拓展产品销售渠道,实现农产品联采分销6000万余元。三是深化东西部对口帮扶。主动融入消费帮扶青海、新疆等西部省份工作,联采分销西部地区农牧产品、葡萄干等近2000万元,切实助推了西部地区农副产品上行。同时,紧抓山东对口支援青海省海北州、临沂—海北两地供销供应链合作机遇,向青海输送鸡蛋、豆浆粉、桃酥、饼干等本地优质农副产品160余吨,实现了资源共享、优势互补。

创新激活再生资源流通,赋能绿色循环发展。

一是明思路,定规划。理顺再生资源工作思路,编制了《沂水县供销社再生资源回收利用网络体系建设高质量发展五年规划(2024年—2028年)》,明确了每年的发展目标、重点任务和工作措施,引领再生资源工作稳步有序发展。二是办企业、引项目。培育废旧家电回收新龙头。注册成立控股企业——沂水兴供再生资源公司,投资近1000万元建成一处占地12亩、建筑面积3000余平方米的县域分拣中心,年可回收、分拣各类废旧家电30万件。招引废旧家电处理新项目。成功招引市外投资1.2亿元的山东协合废弃电器电子处理项目,项目占地47.3亩、建筑面积26000平方米,新建废旧家电自动化拆解线4条、塑料造粒生产线2条,年可回收拆解废旧家电200万台(套)。该项目申请的国家超长期国债支持资金已到位810万元。三是设站点,建体系。加快站点布局。依托中绿废旧家电拆解基地辐射带动,结合乡镇面积、人口、经济发展等实际,筛选部分家电卖场、家电维修点、镇村废品回收点等进行合作,每个乡镇原则上设置一处中转站,统一挂牌经营、统一人员培训、统一规范管理。推动多网融合。充分发挥“一点多能、一网多用”的优势,推动沂水兴供再生资源公司与沂水供销宜万家公司、沂水兴供祥隆农资公司签订合作协议,实现再生资源、商贸、农资网络融合共赢发展。目前,已建成18处镇街中转站、102处回收点和6处集中区,形成全县废旧家电回收利用一张网、一盘棋。

靶向发力农资流通,护航农业稳产增收。

一是培育农资龙头企业。组建成立县供销社控股的农资公司--沂水县兴供祥隆农资有限公司,投资近10万元改造提升县域农资集配中心,县级农资代理品牌扩大至16个,农资仓储品种增至50多个,仓储能力达到1.2万吨,全面提供农民培训、病虫害防治、送货上门等一揽子服务。主办沂水县第五届生姜大赛,通过系列化服务举措,有效的提升了供销农资品牌形象,推动了县域生姜产业的规模化、产业化发展。二是健全农资服务网络。按照“县有中心镇有站、服务网点连成片”的工作思路,以县域农资集配中心为核心、18个镇街农资中转站为枢纽、92家农资门市为基础的农资流通服务体系初步形成,广泛覆盖、上下贯通、横向联动的供销农资经营服务网络逐步织牢,通过农资线上预约、线下配送等方式,有效延伸农资流通服务半径,切实做好农资保供稳价服务。三是严把农资质量防线。严格规范系统内农资企业经营行为,统一要求对农资商品质量、价格、服务等方面进行主动公开,同步建立健全监督检查机制。联合农业农村、市场监管等部门定期开展系统内农资督导检查,确保农户用上放心农药、放心化肥。同时,农资公司免费为农户开展测土服务,平价提供配肥套餐。通过科学的搭配,肥料利用率提高近50%,使用量降低30%以上,以实际行动树立“绿色供销”形象。

责任编辑:郑玮