捞舆 | 文旅“好饭”不怕多

捞舆 |  2025-04-25 11:56:23 原创

刘帅来源:大众新闻

微信扫码扫码下载客户端

周末去济南“天上的街市”景点“遛娃”,一天下来轻松舒适。

亲子游正是该景点主打的招牌。漂流、滑草、喂牛羊、露营、围观火鸡孔雀,每种体验都深得孩子们的喜爱,孩子玩得“不亦乐乎”,家长解放了自己。熙熙攘攘的人群,更见证景点的热度。

“帐篷里的椅子怎么没摆全?”带有南方口音的一位工作人员,现场协调调度,努力让游客玩得更舒畅些。景点开设不足一年,竟有此番热度,出于职业习惯,笔者与他攀谈起来。

他是一位浙商,深耕山东市场多年,“天上的街市”是他参与运营的新项目。当问及怎样看待济南另一个同类项目——“芦南村”的竞争时,他回答,“就像开饭店一样,市场容得下很多饭店,也容得下很多‘天上的街市’,关键看你有没有吸引力。”

仔细琢磨,他的话颇有几分道理。观察今天的文旅市场,一个赛道“可以开很多饭店”的现象并不少见。山东境内,明水古城、大宋不夜城、青州古城、琅琊古城、台儿庄古城,一个个古城以各自独特的古韵,成为“网红”;济南城区周边,既有以“胖人鱼”出圈的融创海世界,也有以生物多样性揽客无数的欧乐堡海洋极地世界。

一个赛道之所以能容得下很多“饭店”,原因也很简单:在一定地理空间内,只要市场需求足够多,哪怕是小众需求,也能做出大生意。

那么在一些文旅细分赛道上,为何有的“饭店”略显冷清,有的生意兴隆?探寻“天上的街市”“开饭店”思路,或许能带来一些启发。

锁定的是亲子游、郊区游市场,如同开饭店前明晰有消费力的目标群体;选在山清水秀、距离济南城区1小时车程的地方建设,如同在离客户群体近、周边“特色”“颜值”不缺的地方开店,提高获客率;去年设漂流项目,今年增滑草项目,通过“菜品”上新,不断吸引游客,努力把“一时热”变“一直热”;游乐项目多元,根据项目组合方式票价有高有低,既让家长敢进门消费,又让家长有不同的选择;与其他同类文旅项目,既保持一定物理距离,又保持“菜品”的差异,避免同质化、恶性化竞争。一系列操作,无不遵循开“饭店”的市场逻辑。

这告诉我们,争夺文旅“蛋糕”,不怕同类竞争,怕的是找不到自己的定位,不能以高质量供给抓住游客“胃口”;怕的是没有自己的特色,也不遵循打开市场的基本逻辑。

放眼山东文旅市场,去年,全省接待国内游客9亿人次,国内旅游收入超1万亿元;今年一季度,接待国内游客1.8亿人次,同比增长9.5%,一系列数据见证文旅消费的旺盛需求。具体到细分市场、细分赛道,银发游、学生游、亲子游等市场一片火热,数字文旅、海洋旅游、红色研学等新业态蓬勃发展。

可见,背靠中国文旅消费大市场,面对数量可观的多元化、个性化文旅消费需求,山东每个地方、每家文旅企业都有机会分得更大一块文旅“蛋糕”。精准捕捉消费者需求,结合实际,在擅长的赛道上找准自己的“生态位”,创新推出高品质文旅产品,定能聚起更多人气,迎来独属于自己的文旅热度。

(大众新闻记者 刘帅)

责任编辑:李岳岳