济宁市兖州区:探索党建引领“菜单式”志愿服务新路径 赋能社区精细化治理
齐鲁红星 | 2025-04-24 14:35:12 原创
按:为深入学习贯彻党的二十届三中全会精神,大众新媒体大平台启动“大众党建案例库”征集展示活动(投稿邮箱dzrb1939@qq.com),面向全省各级党组织征集优秀党建案例。以下为本期入选案例。
济宁市兖州区以基层党组织组织力提升行动为抓手,通过健全三级联动机制、搭建智慧治理平台、创新服务供给模式、完善长效保障体系,探索出党建引领下的“群众点单、社区派单、志愿者接单、社会化评单”的“菜单式”志愿服务新路径,进一步提升了社区治理精细化水平,有效增强了社区居民的幸福感。
健全三级联动机制,夯实“菜单式”服务根基
一是构建“1+10+N”服务菜单供给网。成立以组织、宣传、社会工作等27个单位为成员的兖州区志愿服务联席会议机制,以该联席会议机制为核心枢纽,10个镇街党群服务综合体为支撑,N个社区(村)党群服务中心、社区社会组织、社会多元力量等为触角,形成纵向到底、全域覆盖的服务网络。二是创新“1123”服务清单响应链。为每个社区网格配备1名党员志愿者具体推进,1名专业社工精准指导,2名网格员对接需求,3名新就业群体担任“兼职网格员”,通过“群众点单-网格派单-团队办单”机制,实现助医送药、家电维修等35类民生需求精准响应。三是深化“专业社工+志愿服务”服务套餐融合模式。完善志愿者招募与专业社工引进机制,推动专业社工带头组建心理疏导、养老服务等领域志愿服务导师团,采取“组织孵化+项目运作”模式,帮助社区孵化培育“红先锋·邻聚力”、睦邻服务中心等53个专业型志愿服务组织,构建“社工带志愿者、志愿者助社工”的协同体系,累计开展专业服务2300余场次,惠及群众9.8万人次。
搭建智慧治理平台,畅通“菜单式”服务链条
一是建立“双库驱动”数据平台。以社区为单位、以专业特长为摸排方向,全面摸排辖区内党员志愿者、热心居民、爱心商户等多元力量,组建包含便民维修、健康照料等5类服务领域、613人的睦邻党建志愿服务信息库;依托卫健、教育、文旅、司法等部门,组建心理咨询、技能培训、法律维权等不同行业志愿服务信息库,实现服务资源分类建档、动态更新。二是搭建精准服务智慧平台。将智慧社区建设与推进“菜单式”志愿服务模式深度融合,依托“济智治”服务平台,构建“指尖选单—智能派单—过程督单—群众评单”全流程闭环,累计处理群众“点单”需求760余件,服务响应时效提升60%,群众满意度达98.6%。三是优化诉求分类响应平台。对社区居民的基础需求,由社区工作者、志愿者主动靠上服务,专业需求由行业服务队伍响应,复杂需求通过区级联席会议统筹推进。建立“需求清单—资源清单—项目清单”动态管理机制,累计解决群众急难愁盼问题1500余件。
创新服务供给模式,擦亮“菜单式”服务品牌
一是打造特色化志愿服务品牌。对作用发挥较好的“菜单式”志愿服务项目,采取“公益创投+项目路演”等方式,推动培育成为典型示范项目。常态化举办“创益治理 共促和谐”—基层治理公益创投项目大赛,培树“五常五送”、“幸福合伙人”等典型志愿服务案例,年均实施微治理服务项目130余个。二是充分激发新兴领域服务活力。健全新兴领域党员带头,带动青年、妇女职工到社区报到的“1+3+N”工作机制,发动162名网约配送员、快递员等组建“乐善骑手”志愿队,创新搭建“窗帘之约”、“小哥招呼站”等助老型、随手型志愿服务新模式,动态守护社区独居孤寡老人1200余天。三是实行服务项目动态调适。配套开展“项目优化建议征集”行动,通过居民议事会、线上反馈平台收集改进建议430条,推动睦邻公益市集服务频次提升、“幸福食堂”餐标优化等19项服务升级,形成服务供给、群众反馈、动态调优的良性循环。
完善长效保障体系,激发“菜单式”服务动力
一是健全完善社区发展基金运行模式。制定社区发展基金管理使用办法,采取定向捐助、社会募集、慈善组织资助等方式,推动首批8个试点社区成立社区发展基金,有力支持儿童关爱角改造、邻里花园等“菜单式”志愿服务项目28个,有效激发社区自我服务内生动力。二是全面加强志愿者队伍建设。选聘46名专业社工、和谐使者等专业服务人员为社区志愿者导师,实行“老带新、跟班式、项目化”联系帮带,开展心理诊疗、健康养老等专题志愿服务培训班7期,不断提升社区志愿者服务能力。三是创新设置服务观察联系点。组建由40名党员骨干、热心居民、红色楼栋长、志愿者代表在内的志愿服务观察员队伍,设立社区服务观察点8处。酒仙桥街道东苑社区重点聚焦“一老一小”服务需求,将“菜单式”服务事项列入社区为民服务事项清单,推动加装楼道扶手、增设儿童活动区等11项民生诉求转化为志愿服务项目,实现民情收集与服务供给精准对接。
策划:吴永功
统筹:李扬
通讯员:马长勇 卢岳
责任编辑:李扬