风口财评|“一票游多日”让旅游经济热起来

大众·风口财经    2025-04-24 08:06:26

近日,全国多地景区推出的“一票3日使用制”引起广泛关注。该举措打破传统门票“仅当日有效”的惯例,游客购买一张门票,就能在3天内多次进入景区游玩,充分满足了人们深度游玩的需求。这一创新之举,不仅让游客告别“走马观花”,得以沉浸式感受景区魅力,还能有效延长游客在景区的停留时间,带动景区内外餐饮、住宿、购物等其他消费,为旅游经济注入新活力。

具体分析,这场“门票变革”源于旅游市场供需结构发生了深层次变化。数据显示,2024年国内出游人次达56.15亿,同比增长14.8%,但传统“当日票”模式已很难满足游客深度体验需求。为精准响应自由行群体“慢游”需求,广西自今年3月17日试点,127家景区允许游客3日内不限次数入园;贵州等地则将有效期延长至5天。这种制度创新打破了“到此一游”的快餐式消费,让出游从“时间压迫”转向“体验延展”。

表面是门票时效的调整,实质是营利模式的重构。长期以来,国内景区深陷“门票依赖”,部分景区门票收入占比高达80%。2018年3月,国务院办公厅下发《关于促进全域旅游发展的指导意见》,提出“着力推动旅游业从门票经济向产业经济转变”,但受制于资源禀赋差异,转型进程一度缓慢。如今“一票游多日”的推行,正是破解这一困境的关键抓手。通过延长门票使用周期,游客得以深度体验景区及周边配套服务,进而带动餐饮、住宿、文创等多元消费显著提升。

制度创新背后,挑战同样不容忽视。硬件层面,部分景区智能核验系统尚未完善,人工查验导致客流高峰期效率低下;软件层面,多日游对业态丰富度提出更高要求,能否提供夜间游览、亲子研学、文化体验等差异化项目,成为留住游客的关键。更深层的考验在于产业协同。当门票收入占比下降,景区需通过消费分成、联合营销等方式与周边商户构建利益共享机制,形成“门票让利、产业增收”的良性循环。

从“到此一游”到“深度体验”,从“门票依赖”到“产业协同”,这场始于门票的变革,是旅游产业高质量发展的必然选择,考验的不仅是景区的制度创新勇气,更是其整合资源、运营场景、协同产业的综合能力。唯有真正让游客“慢下来”,才能让旅游经济“热起来”。

(大众新闻·风口财经评论员 耿伟杰)

责任编辑:张亭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