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敞开参观,咱自家的舰!”舰艇开放首日观众热情高,参观内容安排丰富连“熊猫”都来助阵

半岛都市报·半岛新闻客户端    2025-04-23 23:02:45原创

4月23日,人民海军成立76周年北部战区海军舰艇开放活动在青岛正式拉开大幕,吸引了众多来自全国的观众上舰参观。此次开放活动亮点多多,5艘战舰齐齐亮相,其中不乏首次开放参观的成都舰等明星舰,让观众直呼过瘾。各舰艇安排的互动内容也十分丰富,“大熊猫”都来助阵。现场更多的是观众为祖国海防强大的自豪,临沂舰一名现场讲解员也自豪地对观众说,“大家别拘束,敞开参观,咱自家的舰!”

“大熊猫”都“爬上”舰艇啦!成都舰首次对公众开放参观

4月23日,青岛奥帆中心码头,成都舰首次对公众开放,“爬上”舰艇的“大熊猫”成为一大亮点。

“起猛了,看到‘大熊猫’在爬军舰!”“太萌了,反差萌!”……在开放活动正式举行之前,成都舰将亮相青岛的消息就在网上引起轰动。22日,具有成都特色的网红大熊猫雕塑在成都舰上安装完毕,就在网上又掀起一波热浪。憨萌可爱的“熊猫”与威武雄壮的舰艇形成鲜明的反差萌,引得观众跃跃欲试。23日开放当天,抢到票的观众一大早来到青岛奥帆中心码头,头一件事就是想要到成都舰上看“熊猫”。

家住崂山区的梁娟娟就是带着俩娃特意赶来的,“他们今天只有半天课,干脆请了假来参观。”两个孩子都特意穿上带有海军元素的衣服前来打卡。而熊猫更是俘获了他们的心,不停地合影留念。“家里老人是海军,所以孩子从小耳濡目染,对舰艇很感兴趣。”再有“熊猫”的助阵,俩小家伙就更喜欢了。

“我喜欢大熊猫!”同样喜欢“熊猫”和军舰组合的还有另外两个小男孩,他们分别是4岁和2岁半的刘相东和刘相平兄弟俩。小男孩们的妈妈高女士带着他们专程前来,也是冲着成都舰来的。“孩子的爸爸是武警,两个孩子的梦想是长大当空军。”高女士说,两个孩子中的哥哥在海军青岛示范幼儿园读书,刚刚参加完幼儿园举办的海军节活动,对海军的一切都好奇;再加上“大熊猫”的吸引力叠加在一起,就更激起他们来参观舰艇的渴望,并最终如愿以偿。

据了解,海军成都舰是我国自行研制建造的052D型导弹驱逐舰,舷号120,2016年8月下水,2019年11月服役,隶属于北部战区海军。此次在青岛亮相,是它首次对公众开放参观。

相“舰”恨晚,素未谋面老兵分外亲

青岛港三号码头,三艘战舰与观众见面,因此也吸引了更多的观众参观,真可谓“人山人海”。由于观众众多,三艘舰艇前都排起了“S”形长长的队伍。

队伍虽长,但得益于组织周密,观众上舰速度非常快。排队期间也能跟舰艇合影拍照,等待的观众脸上都绽放着笑容。

在观众中,有不少退役老兵、军迷身着海军元素的服装前来相“舰”。相比之下,他们对参观更加期待,激动的神情溢于言表。

头发和胡子花白的张兴参,穿着一身崭新的深蓝色水兵服,样式别致,在人群中格外亮眼。作为来自潍坊的65岁退役老兵,张兴参刚登上可可西里湖号舰艇就吸引了不少人的目光。

来自江苏连云港的55岁秦彬也是一名退役老兵,他上前叫了一声“老班长”,亲切地与张兴参握手。俩人像许久未见的朋友。经过攀谈记者才了解到,两人此前并不相识。老兵们在舰艇上相“舰”恨晚,聊着彼此的当兵经历……

1978年,张兴参入伍到海军二航校学习一年,此后又分配到了北海舰队一年,后来在流亭机场修飞机,直到1982年复员。他身着的水兵服就是当时带回家的,这身衣服被他视如珍宝。“这身衣服我从来不舍得穿,一直保存着。迎来海军舰艇开放日,我觉得穿着这身衣服挺有意义。”

为了看舰艇,张兴参一家一大早驱车从潍坊前来,他12岁的孙女和6岁的孙子也都穿着白色的水兵服,在人群中格外显眼。“这个票不好抢,好不容易抢到了。来看了舰艇感受特别大,海军比原来壮大多了,我那时的艇比现在小多了,现在的很壮观。”

秦彬是兵龄5年的老兵,他在1988年时成了东海舰队的一名海军,儿子受他影响,如今也在东部战区海军服役。“我们那个时期的舰队是四大金刚,现在的舰从肉眼就能感受到厉害,能够感觉到祖国越来越强大。”

两人从舰中聊到舰头,握着手依依不舍。“老班长,我们加个联系方式。我离山东很近的,你到连云港我一定招待你。”秦彬说。

“好的,等你来潍坊我做饭款待你。”张兴参回应道。

张兴参的孙女对自己的父亲小声地说,“为什么爷爷和那位叔叔这么亲啊,我以为他们认识呢?”

老兵与老兵,惺惺相惜,两人在不舍中相拥告别。一步三回头挥手示意,结束了这难忘的一段老兵相“舰”。

军迷登舰,终于蹲到军事专家签名

此次开放参观的,更有我们的英雄舰——电影《红海行动》的原型舰临沂舰。“当时从亚丁湾紧急赶赴也门,是完成了炮火下的救援……”临沂舰的入口处,很多军迷认出了军事专家杜文龙,他生动的讲解让大家对临沂舰有了更为深刻的认识。杜文龙说,中国海军走得很艰难,但是很热烈。“通过青岛海军节的公开展示,其实看到的不光是海军的发展,是整个军力的强大和国防意识的进步。国防意识和国防实力结合在一起,才能把国防建设得更好。心中有国防,我们才能更加安稳。”

一路上,“震撼”“自豪”“激动”的感叹不绝于耳,杜文龙和粉丝热情互动合影,有粉丝感慨道,“今天可有福了,没想到能在现场看到最喜欢的军事评论员。看到这些舰艇,祖国带来的安全感在此刻具象化。”

70岁的青岛市民潘仁前,曾是一名老海军,他身着白色衬衣,戴着带海军标识的帽子,激动地与战舰合影。他声音洪亮,微有些颤抖,他告诉记者身为一个老兵感到很自豪,“到临沂舰上参观了以后,看到咱的舰艇从无到有,从弱到强,一步步走向深蓝。从日常巡航到亚丁湾护航,这个军舰确实厉害。希望装备不断更新,设备越来越好,祖国越来越强大。”说着说着,他不由得竖起了大拇指。他把舰艇从内到外的变化看在眼里,不停地拍照留念。

记者在成都舰上遇到一位69岁白发苍苍的老人,拄着拐杖站在甲板上。记者了解到,老人是一名军属,也是一个军迷,经常关注海军舰艇的发展,今天直奔成都舰而来。老人走得很慢,看得十分仔细和满足。“昨天晚上我就激动得睡不着”,家住北岭的他坐了两个小时的车来到现场。他说眼前的场景,20年前都无法想象,如今咱国家军舰越来越多,吨位越来越大,武器装备越来越好。有了强大的军舰,老百姓很有安全感。“祖国强大啦!祝愿祖国越来越好!”老人望着高大的军舰眼含热泪,留下合影。

这种暖心的瞬间在现场比比皆是。“看到了梦寐以求的成都舰,特别雄伟壮观,我长大后也想成为一名海军,为祖国做贡献。”“第一次看到这么高大雄伟的军舰,我感到很震惊。我希望我们带来的小礼物海军叔叔阿姨们能够喜欢。”担任4·23海军节暨城舰共建双拥主题庆祝活动文艺送演的两个小主持人特别兴奋。

在现场,北京第二外国语学院成都附属小学北区校长熊科琴和学校师生代表来到青岛,来到成都舰,为人民海军成立76周年送上真诚的祝福。她说,成都舰,连接着成都与青岛两座城市,今天的送演节目,把成都独有的城市地域文化充分展现给大家,让大家更了解成都,热爱成都。“作为一个成都人,能参加这次舰艇开放活动,我感到很骄傲和自豪,国家的海防事业蓬勃发展,国家兴旺发达,人民安居乐业,很幸福。”这是她第三次来青岛,距离上次已经有十年了,看到青岛城市建设发展迅速,像花园一样漂亮,她打算后面假期里带着家人再来青岛感受一下。

(文/半岛全媒体记者 李晓哲 陈亚梅 王春燕 图/半岛全媒体记者 王滨)

责任编辑:王琳