让书香飘散在城市每个角落

联合日报    2025-04-23 12:31:05

滨州市政协“学而书房”的文化实践

4月23日是世界读书日,伴着和煦的春风,日前,在由滨州市政协牵头成立的文化新地标——“学而书房”普禾旗舰店里,一场名为“生长吧,诗的种子”的拼诗会生动展示着纸张的肌理与文字的厚重。政协委员、市民们围坐一起,让曾记录着昨日新闻被遗弃的报纸,在灵巧的手中,赋予新的生命。

在滨州市全民健康文化中心综合商业区,这个特色书店已成为城市文化新地标。360平方米的空间里,2万册图书静静陈列,原木色的书架与暖黄的灯光相映成趣。与传统书店不同,这里的书架上专门设置了“政协文史”“滨州记忆”等专区,墙上悬挂着政协委员读书活动的精彩瞬间。这座由滨州市政协“学而系列”专班牵线打造的书店,正以其独特的定位,重新定义着政协工作的外延与内涵。

当琅琅书声与民主议事的讨论声在“学而书房”交织共鸣,一幅传统与现代交融的治理图景逐渐展开。“‘学而书房’的诞生源于双重考量,一方面要落实省政协‘学而系列’读书平台建设要求,另一方面希望通过‘书香政协’助推‘书香滨州’建设。”滨州市政协主席范连生表示,市政协专班创新提出“高标准设计、市场化运营”的思路,将政协元素巧妙融入商业空间。这里不仅是书店,更是一个多功能的文化综合体——图书借阅区、城市影院、文创展示区、儿童阅读区错落有致,滨州的文化元素与产业特色通过精心设计得以彰显。特别值得一提的是,这里的装修大量使用可回收材料,二手书“漂流”活动吸引众多市民参与,悄然传播着绿色低碳的生活理念。

这个空间最独特的价值在于其“三个平台”的定位。这里是委员深度学习交流的平台。每月两期的“委员领读”活动中,16位领读人轮流带领大家研读政策文献,不同界别的委员围绕共读书目展开跨界对话。这里是政协联系界别群众的桥梁。“面对面微协商”活动定期在此举行,将协商民主的触角延伸到基层。这里更是对外展示政协文化的窗口。“云逛学而书房”线上活动通过VR技术展示空间特色;与帆书平台合作引入的优质音频资源,让更多人共享读书乐趣。书店还成为党建活动的热门场所,多个机关单位在此开展读书主题活动,政协文史书籍专区则成为外界了解滨州历史文化的重要渠道。

“学而书房”的建设只是滨州市政协“学而系列”工程的一个缩影。在全市,已有32处实体书房构成网络体系,通过“一带十百千”活动,委员们的读书热情正辐射到更广领域——开展读书交流进校园、进社区、进企业、进商超等主题推广活动,委员与基层群众在交流交融中碰撞思想火花、拓展思想广度,让书香飘散在城市的每个角落。

在数字化方面,“学而系列”同样成果丰硕。山东通“学而书院”平台上,滨州市、县(区)政协委员的跟帖量长期位居全省前列;创新设立“学而E书房”,上架200余册电子图书;在滨州交通广播电台开设读书类栏目“悦读滨州”,设立政协学习平台抖音号、“委员读书心得”专栏等新媒体矩阵,运用平面媒体和微视频等发布委员读书分享,让委员读书燃起来、聚起来、带起来。这种线上线下融合的模式,打破了履职的时空限制,让学习思考成为一种常态。

夜幕降临,“学而书房”普禾旗舰店的灯光依然明亮。几位委员正在讨论刚读完的《数字中国》,几位市民在文创区挑选着以滨州剪纸为灵感设计的书签,孩子们在亲子阅读区专注地听着志愿者讲述黄河故事……这个充满生机的场景,正是“书香政协”助推“书香社会”建设的生动写照。正如一位常来此阅读的委员所说:“在这里,每一本书都可能引发一个提案灵感,每一次交流都可能促成一项民生改善。‘学而书房’让我们懂得,履职不仅是开会发言,更是持续的学习与思考。”

随着“学而系列”建设的深入推进,滨州市政协正在探索一条以文化赋能协商民主的特色之路。这些散布在城市各处的书香空间,如同一个个思想灯塔,照亮了建言资政与凝聚共识的履职征程,也为新时代人民政协工作注入了持久的文化活力。

责任编辑:刘一颖