财经深度|京东美团打响“攻守战”,相中的不是外卖?

财经深度 |  2025-04-23 12:04:08 原创

都亚男 来源:大众新闻

微信扫码扫码下载客户端

新一轮“外卖大战”的风暴眼,又掀起了新波澜。

近日,京东外卖多次登上“热搜”:刘强东送外卖和请骑手吃火锅,京东公开谴责竞争平台强迫骑手“二选一”……同时,京东外卖和美团外卖也掀起了一场“隔空互怼”。

其实,两个现象背后,是这次“外卖大战”的一个重要焦点——平台“抢人战”,既是抢客户,又是抢商家,更是抢骑手。

有意思的是,京东“送外卖”、美团“送万物”,双方互为进攻者,又是守擂者。这场“攻守战”,都想图点啥?

更有意思的是,有业内人士指出,这场被热议为“血雨腥风”的外卖大战,也未必是“你死我活”的零和博弈,此战或许可以推动改善外卖食品安全、提高外卖骑手劳动保障等行业积弊。

1

这轮“外卖战事”的底层逻辑:

“舆论战”还是“抢人战”?

4月21日早间,京东微信公众号“京东黑板报”发布《致全体外卖骑手兄弟们的公开信》,公开谴责竞争对手强迫骑手“二选一”。

同日傍晚,美团微信公众号“小团有话说”发布辟谣声明‌:4月19日已澄清造谣,否认存在“二选一”的行为。美团方面表示,全球没有任何平台有动力、有能力去约束外卖骑手的接单选择。

4月23日,记者采访了济南、杭州等地的多名美团骑手,均表示没有收到“二选一”通知,大多数骑手表示没听说过这事,其中只有一位骑手表示听说过但其只是耳闻,“不知道真假”。

此外,在采访中,骑手普遍表示,目前可以在多个平台正常接单,选择平台更在乎订单价高低。

“选平台,订单单价和配送时间是最关键的,不给骑手那么大的配送时间压力,同样类型的订单哪家平台给出更高单价,肯定更吸引我。”在杭州跑了4年美团众包和饿了么的外卖骑手萧西溪(化名)告诉记者。

在济南从业8年美团外卖骑手工作的张费(化名),4月22日正式入职京东外卖。张费说,目前跑京东外卖,每单骑手收入大约为7-8元,每单收入要比其他平台平均高3-4元。

自京东宣布入局外卖赛道以来,这场“外卖战事”愈演愈烈,而当前,这场隔空互怼的“舆论战”显然是再次升级。

再深挖一步来看,京东与美团这场商业“口水战”,本质上就是一场激烈对抗的“抢人战”。

据交银国际证券研报,2024年外卖市场份额中,美团占比为65%,饿了么占比为33%,其他平台合计占有率仅为2%。据每日经济新闻报道,2023年在美团平台获得收入的骑手约745万人。

没有骑手,何来外卖。即时配送体系中的外卖骑手,显然是外卖平台争夺战的“风暴眼”。

AI生成。关键词:外卖骑手、即时配送

在美团和饿了么占据98%外卖市场的格局下,作为新晋入局者,京东选择的切入口是从外卖市场的“痛点”下手,第一条便是为京东外卖全职骑手全款缴纳五险一金,包含个人缴纳部分。

侧面来看,京东这条“鲶鱼”的作用,已然显现:作为“守擂者”,美团和饿了么很快跟进了骑手五险一金的保障措施。自2020年因媒体报道《外卖骑手,困在系统里》而被广泛讨论的外卖骑手们,终于在2025年等来了五险一金的缴纳选择权。

显然,叠加百亿补贴、“0佣金”、优先为骑手对象安排工作、对兼职骑手永不强迫“二选一”等举措,很快让京东实现破局:从外卖骑手来看,京东外卖宣布,自3月1日至20日,已与超10000名全职骑手签约。

从商家来看,为吸引入驻,京东外卖承诺5月1日前入驻的商家全年免佣金,并且长期佣金率不超过5%。“0佣金”政策之下,京东外卖平台上已有来自全国142城的超45万家餐厅。

为打开市场,京东实施的另一差异化战略便是对商家做了品质筛选,吸引优质商家入驻。“现在外卖行业确实有很多‘痛点’,这些‘痛点’京东抓得也非常准,食品安全也是当下外卖市场的一大‘痛点’,‘幽灵外卖’一直为人诟病。但从消费习惯来看,消费者选择优质餐饮店更依赖自身经验判断,这一战略能否形成京东外卖的差异点,仍待市场解答。”餐宝典研究院院长汪洪栋指出。

从消费者来看,京东外卖上线百亿补贴,投入超100亿,为超时20分钟以上的订单全部免单。4月22日,因系统崩溃,京东宣布超时20分钟一律免单,额外再赠送3张25-20元的大额代金券。截至4月15日,京东品质外卖订单量超过500万单。

从外卖骑手,到商家,再到消费者,这一场“抢人战”还是让京东撕开了一道口子。

2

京东“送外卖”、美团“送万物”

这场“攻守战”,都想图点啥?

“烧钱”百亿做外卖,京东到底图点啥?

事实上,外卖餐饮市场已告别快速增长的红利期。艾媒咨询数据显示,2024年,中国在线餐饮外卖行业市场规模为16357亿元,同比仅增长7.2%,告别此前连续多年的双位数增长率,预计2027年增长率将进一步下跌至5.8%。

此时高调入局外卖的京东,显然“醉翁之意不在酒”。站在百万外卖骑手背后的即时零售,才是京东想要的“沛公”。

“应该说,京东是感觉到了美团对电商业务产生的‘威胁’,所以开始反击,要做外卖。另外,通过外卖板块带动京东整体零售业务进一步发展,可能也是京东的一个想法。”汪洪栋分析道。

在更早之前,渐近天花板的外卖市场前景下,存量市场巨头美团已经早早布局即时零售,开拓非餐饮类新市场,七百多万名外卖骑手、3万个闪电仓,是美团“30分钟万物到家”的底气。而“万物皆可送”的即时零售,实际上是从电商平台分一杯羹。

4月15日,美团正式发布即时零售品牌“美团闪购”,当前,美团非餐饮品类即时零售日单量已突破1800万单,在生鲜、3C家电等多个领域实现“30分钟履约”,美团闪购杀入电商平台腹地。

汪洪栋举例分析说,“比如购买一些日百商品,价格其实相差不大。配送上,因为美团有即时配送,有一定的时效优势。”

即时零售业态下,本地生活服务平台跟电商平台二者的界限不再分明,美团“送万物”、京东“送外卖”,彼此互相杀入对方的腹地。攻守之间,两大平台这一“踩过界”现象的商业本质,其实都是在为自己开拓第二增长曲线,问市场要新增量。

京东外卖界面与美团闪购界面。来源:京东、美团手机APP截图

入局外卖,带给京东的将是一支本地化即时配送团队,这无疑是其开拓即时零售的最佳切入点。

“对于美团来说,即时的本地服务团队是优势,需要的是扩充品类。对于京东来说,丰富的电商品类是优势,需要的是重构化,也就是说,其加强即时配送系统之后,再对自身业务重新分类,构建本地化业务系统。”汪洪栋告诉记者。

以外卖开局切入即时零售赛道后,京东外卖如何与现有电商、物流业务形成协同,让即时配送网络强化京东平台品类的竞争力,或许正是京东盘活做大这盘棋的意图关键所在。

入局外卖后,京东很快落子即时零售,“自营品质+秒送服务”是京东祭出的“大杀招”,开启即时零售“大反攻”,护盘自营电商“大本营”。

4月15日,京东宣布已经上线“自营秒送”电商业务,全国已经有超过十万家京东品牌线下店全部接入了秒送,平均送达时间快于30分钟。京东自营秒送业务涵盖:所有商超类目、服装、化妆品、家电手机等各类电子产品、药品等几乎所有品类全覆盖。

3

攻守之间,谁输谁赢?

非常残酷的一个事实是,做外卖也没有那么简单。

事实上,入局外卖的互联网公司,京东不是第一家。此前,滴滴、字节跳动都曾试水,然而,市场最终的格局是美团和饿了么占据98%的市场。

“一个核心原因就是,外卖业务已形成一个强大的生态系统,骑手、商户、消费者是这一生态的三大重要因素。”汪洪栋指出,“京东通过免佣金能够吸引大量商家入驻,京东配送也不是从0开始,还有达达做基础,加上时间和资源的投入,假以时日,配送能力追上也不是大问题。”

应当看到,相比昔日的外卖“新玩家”,京东则有一个进军外卖市场的基础优势:整合达达集团后,京东秒送已拥有约130万名活跃骑手,覆盖全国2300余县区市。从京东近期多则消息来看,京东外卖进展“神速”也得益于这一基础优势。骑手是外卖业务最为核心的一道“护城河”,而这也是此番双方隔空激烈交火的直观原因之一。

“我认为,对京东来讲,消费者环节恰恰难度是最大的。”汪洪栋进一步分析道,“未来京东需要重点解决的难点,其实是用户习惯问题。因为消费者已经习惯去美团、饿了么点外卖,京东要给消费者一个改变消费习惯的理由。改变消费者习惯,势必是以补贴形式,这注定是一笔不小的成本。落到最后,还是‘价格战’。要打赢,还是看谁投入资金更多,能熬得住前期投入,才是最后的赢家。”

据财联社报道,4月21日在和外卖骑手的聚餐中,刘强东表示,希望京东将来全职外卖员能超过100万人。如此一战,刘强东的“百万骑手梦”能否照进现实?

“不能把京东做外卖单纯看成做外卖,其实是以外卖作为切入点,完善即时配送体系,京东的目标是‘万物零售’。从这个概念来讲,我觉得京东有机会在即时零售版图里‘再造一个京东’,因此百万骑手也是有机会的。”汪洪栋分析道。

有意思的是,业内人士指出,这场被热议为“血雨腥风”的外卖大战,也未必是“你死我活”的零和博弈。原本的故事中,“鲶鱼”入局的那个“水桶”里,“沙丁鱼”也活得更好了,不是吗?最终局面双赢也未可知。

汪洪栋认为,咖啡赛道的瑞幸和库迪,是“鲶鱼”效应最好的案例。“库迪也吃到了甜头,但最大的赢家还是瑞幸。库迪的出现,倒逼瑞幸加快了扩张的步伐,门店从几千家到现在2万多家,门店体量大幅增加。所以说,‘鲶鱼’的出现,其实并不一定是零和博弈。”

“京东是一条外来的‘鲶鱼’,让当前的外卖市场改正一些原来错误,促进解决外卖食品安全问题或骑手社保问题,这也是对行业一个很大的贡献。”汪洪栋认为,“甚至有可能,最后两方结合自身生态特点,做到一个比较和谐的状态。”

目前而言,“外卖战事”终局未到,即时零售风口已至,攻守之间,谁输谁赢,是守擂者成功卫冕,还是进攻者攻城略地?疑问掷向市场没有回声,仍待时间前来作答。

(大众新闻记者  都亚男)

责任编辑:李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