渤海眼|潍坊寒亭区:共享绿地新空间 市民体验“城市野趣”

渤海眼 |  2025-04-22 13:15:04 原创

张蓓 来源:大众新闻·大众日报

微信扫码扫码下载客户端

近年来,潍坊市寒亭区积极拓展公园绿地开放共享的新空间,让绿色的“诗意”在人们脚下铺开。

从赏绿者到享绿者

4月17日,风和日丽,寒亭体育公园里游客如织,草坪上热闹非凡。“不用特意找地方哄娃,在家门口的草坪就可以轻松带娃,享受美好风光,感觉轻松自在。”这段时间,市民王玉萍成了体育公园的常客。公园周边风景优美,停车位、健身器材、公共厕所一应俱全,无论是健身还是娱乐,都能让人舒适惬意。“只是在草坪上散散步,就能感到身心放松”,这也是“公园20分钟效应”的生动体现。

从赏绿到享绿,市民与自然的互动方式正在发生改变。

为进一步满足人民群众休闲游憩、亲近自然、运动健身的新需求,近年来,寒亭区着力打造“百园城市”升级版,对全区公园绿地中的空闲地、可供游憩活动的草坪区和林下空间及周边服务设施配置情况进行全面梳理,科学评估生态承载力,对符合条件的草坪及林下空间做到“应开尽开”,进一步串“珠”成线,构建生态良好、景观优美、特色鲜明功能齐全的城市公园新格局,优化“公园+”的理念,以城市园林绿化高质量发展服务群众美好生活,持续提升群众的幸福感、获得感、满意感。寒亭体育公园、浞河公园等6处公园绿地先后入选开放共享绿地试点场所,开放面积约5万平方米。

从旁观者到守护者

“请大家文明游玩,不要采摘花草,不要随地乱扔垃圾,珍惜家门口这来之不易的良好环境。”一大早,60多岁的孙志刚就来到公园遛弯,观察花草树木的生长情况,提醒游人讲文明,爱护花草和公共设施。

孙志刚是这片开放绿地的“市民园长”,像她这样的市民园长,在寒亭区还有22名。随着开放绿地数量增多、功能升级,与此同时,一道课题也摆在了眼前:如何让公共空间得到可持续的管理维护,成为群众的“心头爱”?如何管好用好令其“常绿”“常鲜”?

为此,寒亭区综合行政执法局尝试建立了“市民园长”管理模式,营造城市公园共建、共有、共享、共治新局面。2023年3月,寒亭区首批23名市民园长上任。“市民园长”一边散步,一边揪问题、提意见建议,他们协助、配合养护单位维护园区环境和秩序,管理和劝阻不文明行为,对日常养护工作进行监督,发现并及时反映公园存在的问题,为有需要的游客提供帮助等,有效填补口袋公园的管理缺位。截至目前共收到并采纳“市民园长”的意见建议14条,市民园长的每一份建议、每一次参与都在书写着城市的温度与活力。

从管理者到服务者

绿地开放后,帐篷纷纷支起,管理部门也从“管理者”转变为“服务者”。开放共享绿地的建设还要多听百姓的心里话。例如,有群众建议,考虑到开放区域靠近车流,在浞河公园应适当增加防护礅,为幼童筑一道安全屏障;有的群众询问是否可以适当增加儿童游乐设施,以满足孩子的游玩锻炼需求;还有的群众反映,要是能有多个遮阳的地方,大家在户外能有更好的体验感。

考虑到不同群体的需求,寒亭区将“公园+”新模式的理念落到实处,在绿地开放共享工作中,不断完善绿地配套设施,大力推动软服务提升,努力打造让群众“进得去、坐得下、能活动”的绿色空间。针对指示牌与周边景观不融合、变电箱生硬等问题,进行多杆合一整治,对箱体进行绿化彩绘,提升绿地观赏性;根据天气和草坪生长情况,进行浇水施肥、割草作业,保持草坪的整洁美观;节假日期间组织工作人员主动来到市民身边,询问市民游园需求,听取群众意见,做好相关服务措施,解决市民实际困难;在原有绿地设施设备基础上,适当增加座椅、健身器材、景观小品等,为市民提供多元化的休闲绿地空间的需求。

(大众新闻记者 张蓓)

责任编辑:都镇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