5个月!浪潮计算机“聊城造”

大众新闻 胡磊  高田   2025-04-22 09:00:39原创

“5 个月,在很多项目还处于筹备阶段时,我们的计算机生产线已实现投产!”浪潮聊城智能生产基地生产部总经理吉森林感慨道。4 月 20 日,一场意义非凡的仪式在聊城高新区的聊城高端智能装备信息产业园盛大举行——浪潮聊城智能生产基地投产仪式暨首台计算机下线仪式隆重开启。该项目从签约到投产仅用了5个月的时间,打破了计算机项目落地至少需要半年的纪录。

浪潮聊城智能生产基地的投产,不仅标志着聊城首条计算机生产线正式建成,更是聊城信息技术产业发展征程上的关键里程碑,进一步优化了聊城的现代产业体系。 

提前一个月 打造智能新场景

20日当天上午,走进浪潮聊城智能生产基地的计算机生产车间,智能化生产场景令人眼前一亮。智能无人搬运小车宛如训练有素的 “物流尖兵”,依据指令精准地将计算机所需元器件运送到工人工位。工人们全神贯注,有条不紊地进行计算机组装工作。

“我们深度融合物联网、大数据、5G 与人工智能等前沿技术,同时配备智能机械臂、协作机器人以及基于 AI 的自动化检测装置等先进设备,精心打造柔性智能装配生产线。这条生产线能够同时满足电脑和服务器两种不同产品的生产需求,实现从部件到整机的全流程生产。而且,它还可依据产品特性迅速调整,在不同产品间实现无缝切换。通过软硬件协同发力,实现全场智能化制造,同时构建起无人化物料搬运体系,让分拣、组装、检验等生产环节紧密衔接。” 浪潮计算机科技有限公司副总经理于亮介绍道。

“通常情况下,从选定厂房、设计、装修,到设备安装、试生产等一系列流程,一个项目落地至少需要半年时间。但我们这个项目,即便包含春节假期,从签约到正式生产也仅用了 5 个月。为确保项目高效推进,我们从质量、生产、设备、财务、产品供应等多个部门抽调业务骨干,组建专项工作组奔赴聊城。在施工过程中,我们大胆采用装修与设备安装交叉施工的方式,全体成员齐心协力,日夜奋战,甚至坚守到去年除夕。能够实现提前投产,也是企业和政府双向奔赴的结果。”吉森林说。

政企 “双向奔赴” 跑出建设加速度

自项目启动伊始,聊城市委、市政府便给予高度重视与全力支持。聊城高新区管委会更是在项目审批、选址以及政策扶持等方面,提供全方位、高质量的贴心服务,以既有速度又有温度的服务,为企业打造了一条发展 “快车道”。

为保障浪潮聊城智能生产基地项目顺利投产,聊城高新信息技术有限公司负责全程跟进,提供 “保姆式” 服务,全力解决企业在建设过程中遇到的各类难题。

去年10月底,项目签约之后,聊城高新信息技术有限公司工作人员张淼主动与浪潮聊城智能生产基地项目工作人员取得联系,协助他们完成企业注册。浪潮聊城智能生产基地项目是用电大户,在完成用电扩容施工后,急需将临时用电切换成工业用电。浪潮聊城智能生产基地生产部总经理吉森林立即联系聊城高新信息技术有限公司董事长李子博。

得知企业困境后,李子博迅速带领工作人员到现场办公,当场敲定解决方案。“第二天凌晨四点多,信息专班工作人员就早早来到企业,全程紧盯施工过程,在不影响周边企业正常生产的前提下,不到一天时间,就顺利帮我们解决了临时用电切换的问题。” 吉森林说。企业装修完成后,今年3月,在设备调试安装阶段,四十多名员工的住宿问题又成了 “拦路虎”。聊城高新信息技术有限公司总经理田伟主动筛选出辖区四家酒店、公寓供企业选择。最终选择了距离企业近且适合作为宿舍的贝壳公寓,让企业员工得以安心投入工作。

龙头带动迎来数字经济 “强磁场”

浪潮聊城智能生产基地如同强劲引擎,有力推动聊城产业链上下游企业加速集群集聚,为产业层级提升注入澎湃动力,成为驱动聊城数字经济与高端制造产业跨越发展的崭新动能。

据了解,自2023年6月“工赋山东·浪潮聊城专项行动”启动以来,浪潮集团不断以实际行动助力聊城的经济发展。去年10月,浪潮集团与聊城市政府签署战略合作协议,随后旗下的多家产业单位都分别与区县政府、当地企业开展了项目合作,为聊城的产业结构优化升级增添了新动能。

作为云计算产品智能制造基地,浪潮聊城智能生产基地项目规划年产 10 万台智能计算机,不仅填补当地计算机制造空白,更将成为产业升级的 “强引擎”。聊城市副市长周涛表示,浪潮计算机聊城智能生产基地的建成,能够帮助聊城吸引更多创新技术产业和上下游优质企业卡位入链,集聚发展,加速形成以浪潮为链主的上下游协同发展的信息技术产业生态。规模投产后,将直接为高质量人才提供就业机会,覆盖产品研发、运营管理、生产制造、仓储物流等多个岗位,为聊城经济发展注入强劲动力。

(大众新闻记者 胡磊 高田 通讯员 郭玉玺 梁明泼 国霄汉 )

责任编辑:高田