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每周传媒资讯》(2025年4月18日•第899期)
传媒资讯 | 2025-04-22 14:31:19
中央网信办开展“清朗•整治短视频领域恶意营销乱象”专项行动
新华网/2025-04-15
为进一步深化短视频恶意营销问题治理,营造清朗网络空间,中央网信办自4月15日起,开展为期3个月的“清朗•整治短视频领域恶意营销乱象”专项行动。
一、工作目标
通过开展专项行动,集中整治短视频领域恶意营销突出问题,从严打击恶意虚假摆拍、散布虚假信息、违背公序良俗、违规引流营销等恶意营销乱象,切实维护网民合法权益,推动短视频行业健康有序发展。
二、整治重点
针对提供短视频服务的网站平台,从深从细全面整治,依法依规处置处罚,持续净化内容生态。重点聚焦以下4类问题:
1.恶意虚假摆拍问题。打造悲惨人设,假冒新就业群体身份,虚构“苦情”戏,利用公众善意卖惨营销。通过自我包装、作秀等手段,编造“社会名流”“成功人士”等虚假人设和情节,虚夸“爽剧”经历,收割流量牟取利益。打着“助农”“扶贫”名义,编造悲情剧本引流敛财。打造低俗恶俗人设,摆拍编造打架斗殴、谩骂吐脏、无底线骚扰等低俗恶俗内容。
2.散布虚假信息问题。以“剪切拼凑”“断章取义”“故意模糊时间地点”“冒用身份”等方式恶意制造不实信息。编造、夸大渲染家庭矛盾、职场冲突、暴力案事件,制造社会焦虑、网络戾气,挑动群体对立。利用“换脸”“换声”“P图”等手段编造不实内容。假借“科普”“解读”名义,或假冒、“碰瓷”权威机构、专家学者,恶意编造、散布涉经济、法律、历史、医学等专业领域虚假信息。
3.违背公序良俗问题。以“户外搭讪”“街头采访”等方式尾随陌生路人进行语言、肢体骚扰,或在互动交流中以“撩妹”“相亲”“求吻”等话题为噱头,诱导受访者口述隐晦色情内容。在短视频标题、配文中故意关联低俗、“软色情”字眼或话题,在短视频内容中突出呈现低俗声音、暴露着装、诱惑动作等,刻意制造性暗示、性挑逗氛围诱导用户低俗互动。
4.违规引流营销问题。利用“情感交流”“国学文化”“中医养生”“快速致富”等噱头,诱骗老年人等特定群体非理性消费。使用“揭露行业秘密”“曝光行业内幕”“举报行业骗局”“我被行业封杀”等夸张、煽情的“标题党”文案博眼球吸粉引流。打着“网络打假”“维权斗士”等旗号发布虚假“打假”“测评”“探店”内容,误导用户对相关品牌形象、商品质量、服务水平认知。
市场监管总局开展广告市场秩序整治
微信公众号“市说新语”/2025-04-17
4月14日,市场监管总局印发《关于维护广告市场秩序 营造良好消费环境的通知》,决定在全国范围内开展广告市场秩序整治工作。
《通知》聚焦重点民生领域和互联网新兴媒介,从“医疗、药品、保健食品、特殊医学用途配方食品、医疗器械广告”“普通食品广告”“金融广告”“教育培训广告”“互联网广告”5个方面明确2025年广告监管有关重点任务,组织依法严查“神医”“神药”广告、食品广告疗效化宣传、保本无风险的金融理财广告、职业技能培训类违法广告、互联网违法广告等,切实守护消费者合法权益。
南方报业联合华为云打造DeepSeek本地化部署方案
微信公众号“编前会”/2025-04-15
近日,南方报业联合华为云重磅发布合作成果:经双方技术团队合作,实现南方智媒云在华为云昇腾AI云服务下的DeepSeek开源大模型本地化全栈部署,形成传媒行业的模型精调和智能体构建解决方案。
南方智媒云与华为云共同构建传媒行业首个容器一键部署智能体解决方案,支撑毫秒级响应、智能推理升级及可视化运维。
在业务层面,打造可视化智能体编排平台,集成包括联网搜索、本地知识库(RAG)及模型精调等多种垂类模型优化,实现业务场景的模块化智能配置;在模型层面,搭建传媒行业专属模型训练框架,通过动态知识蒸馏技术,将模型迭代周期缩短至72小时,显著提升多模态内容生产效率;在应用层面,风险意图识别方案接入南方智媒云“智媒云盾”内容安全审校平台,实现内容安全的全流程自动化把关,拦截准确率提升至99%,筑牢网络信息安全防线。
南方智媒云基于本地化部署的DeepSeek等开源大模型,结合华为云Flexus企业大模型应用解决方案的通用能力,打造智能创作工具矩阵,覆盖文本、图片、音视频等多模态内容创作与审核场景,将AIGC能力与采编生产流程深度融合,快速赋能南方+等南方报业新媒体平台和广东多个地市融媒等平台。
南方+上线“视评”频道
微信公众号“观媒”/2025-04-17
4月15日,南方+客户端“视评”频道上线。首批推出24个视评栏目、48位出镜评论员,组成南方报业深度融合“视评先锋队”,构筑新媒体时代“南方评论高地”。南方+“视评”频道,24小时全天候更新,构筑不打烊的“观点驿站”。
在这里,评论员走到镜头前,“小切口、深洞察”,把“普通话”翻译成“地方话”,把“书面语”转化为“聊家常”,把复杂的事情讲得明明白白。这里不只有“我说你听”,还有“留言互动”,你的每一次点击、每一次分享,最终汇成出圈破群的力量。
在这里,新技术、新表达共融——AI古人与数智评论员隔空对话,“古今同频”带来新风扑面;3D动画解读、数据动态可视化,把抽象的概念转化为直观的形象……在技术加持下,画面可触摸、可交互、可裂变,主流观点也变得更加生动、更加时尚。
多语种国际传播人才培养实践基地在杭州揭牌
微信公众号“纸上谈兵”/2025-04-15
4月11日,华东地区“三进”工作推进会暨多语种国际传播人才培养研讨会在浙江外国语学院召开。会议聚焦“理解当代中国”多语种课程与地方实践课程建设,探讨人工智能赋能“三进”教学改革方案,探索校地政企合作培养国际传播实践能力路径,为推动外语教育创新发展和培养国际传播实践型人才凝聚智慧力量。
会议举行了“理解中国 知行浙江 沟通世界”多语种国际传播人才培养实践基地揭牌仪式、多语种国际传播人才培养实践基地校企合作启动仪式及项目发布。多语种国际传播人才培养实践基地立足服务国际传播能力建设,推动校地政企国际传播需求与高校人才培养的深度融合,打造校地政企协同创新的新范式,既为政府、地方、行业企业多语种国际传播提供智力支撑和人才支持,也为浙江省、华东地区乃至全国多语种国际传播人才培养搭建校际合作及产教融合的开放性、共享性平台。
全国首个微短剧智能译制中心在长沙揭牌
微信公众号“中国报业”/2025-04-17
4月15日,马栏山微短剧智能译制中心在长沙正式揭牌。这是全国首个规模化微短剧智能译制中心,由马栏山音视频实验室、湖南众视界文化传播有限公司、湖南广播电视台国际频道联合成立,将通过AI视频翻译工具,为中国故事的国际表达提供强有力的技术支撑。预计到2025年,该中心将产出超10000部次的高质量微短剧翻译作品并登陆海外市场。
马栏山音视频实验室研发的一站式全流程AI视频翻译工具集成了大语言模型、声音克隆、人声分离、字幕识别、语音合成、字幕擦除技术等AI视频算法,拥有高准确度、高情感还原、高并发推理、全流程工具配套等优势,能提供超20种语种翻译支持,将有效提升生产效率。
马栏山视频文创园相关负责人表示,园区正以微短剧为支点撬动音视频产业的新变革,依托“技术+内容”双轮驱动,加速新基建,为微短剧企业的特效渲染、后期制作、短剧出海等,提供充足的云资源、网络带宽和数据使用支撑,并且以虚拟制片、智慧审核、AI大模型、数字影棚集群为引擎,构建了“创作—审核—制作—出海”全产业链闭环,为译制中心的落地提供坚实基础。
重庆一媒体将宣布技术平台开源
微信公众号“观媒”/2025-04-15
重庆晚报旗下一新媒体产品的技术平台将面向业界开源。这款新媒体产品主要应用在客户端、小程序等自主可控及第三方平台,系“新闻+服务”的典型案例。该平台去年曾入选国家新闻出版署公布的第四届中国报业深度融合发展创新案例。
四川报业博物馆主题展入围全国“十大精品”展览项目推介活动
微信公众号“中国报业”/2025-04-16
近日,四川报业博物馆“四川日报报业集团主题展”入围2024年第二十二届全国博物馆十大陈列展览精品推介活动。该活动由国家文物局指导,中国博物馆协会与中国文物报社联办,有来自全国的161个申报项目入围。
2024年2月,四川报业博物馆正式开馆。报博馆坐落在成都历史悠久的锦江文化街区,由一座老建筑“焕新”而来。馆内分为四川报业发展主题展、四川日报报业集团主题展两大展厅和《烟火巴蜀》主题影像展区,展示了四川报业发展的相关文献资料、影像资料、采编用具、印刷设施设备等360多件,向公众展示四川报业从“铅与火”到“光与电”,从“数与网”到“智与云”发展变迁的历史画卷。
这次入选的“四川日报报业集团主题展”,以川报集团发展历程为主线,重点突出展示集团服务大局、围绕中心开展的重点报道产品,展示四川历史的荣光和奋进发展历程。1952年9月1日,由川西日报、川东日报、川南日报、川北日报合而为一的《四川日报》创刊;1952年10月1日,《四川农民》(四川日报农村版)创刊;1995年1月1日,中国第一张都市报——《华西都市报》创刊,一纸风行,开创中国报业的“都市报时代”。
(本期责任编辑:王立纲)
责任编辑:王玉霞