害虫变资源 ,小昆虫串起绿色农业“生态链”
大众新闻·农村大众 唐峰 2025-04-21 17:19:42原创
掀开防止散养蛋鸡刨食的纱网,项承美几下就从腐熟的秸秆碎末里挖出了一堆白白胖胖卷曲着的虫子。她说:“这就是白星花金龟的幼虫,各种腐熟的秸秆、藤蔓、落叶、牛羊粪便以及蘑菇养殖后的菌糠菌渣等,都是它们的食物。眼下大王镇的落叶和农业生产的废弃秸秆,都送到我这里占地20亩的堆场里了。”4月10日,在广饶县大王镇后屯村西的心诺家庭农场里,项承美一开口说起她的宝贝虫子,就神采飞扬。
心诺家庭农场新建的白星花金龟养殖大棚。
“白星花金龟过腹后的排泄物叫虫砂,是优质的生物有机肥料 ,特别有利于植物根系的生长。去年我们就开始在利津县陈庄镇的国丰家庭农场开辟了盐碱地试验田,在耕种管理方法不变的前提下,增施虫砂混合腐殖质的白菜和油菜,根系生长远高于对照组,产量质量都有提升。今春的冬小麦试验田里,施用了虫砂和腐殖质的小麦,毛细根很发达,叶子油亮,也是远好于对照组。”项承美介绍道。
项承美介绍养殖情况。
心诺家庭农场里,三座新建的塑料大棚格外显眼。“我们今年要将白星花金龟的养殖面积从200多平方米扩展到这三个棚的1500多平方米,这三个棚对应的虫子的不同生长周期建设。按照我们的估算,今年这三个棚今年能生产上百吨成虫,最少吃掉上千吨树叶秸秆等农业废弃物。”项承美介绍道。目前心诺家庭农场已经在镇政府的帮助下,预定了全镇落叶和农作物废弃藤蔓等资源,为这些虫子储备下了充足的饲料。
白星花金龟是一种腐食性昆虫,其幼虫在野外自然条件下取食秸秆腐烂物料。项承美是通过和山东农业工程学院特聘教授、资源昆虫产业创新研究院院长刘玉升的合作,才掌握了一整套封闭化的白星花金龟产业化养殖方法。并通过这套方法,实现了从废弃物转化到肥料生产,再到蛋白质饲料转化的生态循环封闭链条。“农业废弃物成为白星花金龟的饲料,过腹后的虫砂和残余有机质是上好的有机肥料,能够显著提高土壤的肥力和作物的品质。”刘玉升教授介绍道。
项承美介绍白星花金龟幼虫生长情况。
白星花金龟幼虫虫体是不可多得的畜禽、鱼类的高蛋白质饲料。心诺家庭农场散养的上万只蛋鸡独享了这难得的幼虫“营养餐”。“我们建立菌藻管道培养系统,用乳酸菌发酵饲料,然后加入黄粉虫、白星花金龟的虫体等,配合羊奶饲喂,生产的鸡蛋口感细腻、营养价值高,价格是普通鸡蛋的5—10倍。客户还拿我们鸡蛋进行了严格分析检测,给我们的鸡蛋高度评价。”项承美说道。
从去年初引进的2000多只成虫,短时间内这里的虫子实现了几何倍数的增长。“3龄虫目前市场售价60元一斤,成虫1.2元左右一只,养殖本身效益就十分可观,并且消耗的废弃物和生产的虫砂有机质等的收益还没算在里面。虫砂等应用于盐碱地改良的实验,我们还会加上野蚕豆等品种,争取尽早摸清其中的作用原理。”项承美说道。
白星花金龟幼虫。
相比传统的秸秆处理方式,利用昆虫转化的做法,不仅解决了农作物秸秆的污染问题,而且实现了资源的变废为宝与循环利用,具有可复制、可推广的特点。“秸秆—昆虫—饲料—畜禽—有机肥—农盐碱地改良的全链条循环体系,促进了广饶县农业生态系统的良性循环。目前,该县积极引进国内外先进的生态农业技术和设备,采取秸秆直接还田、过腹还田、青贮饲料、秸秆气化、食用菌栽培等形式,提高秸秆综合利用率,全县农作物秸秆综合利用率达到95%以上。
“下一步,我们将充分发挥政府引导、市场主体、示范带动多方合力;助力农业提质、降本、增效,向绿色、生态、高效的方向转型。”广饶县农业农村局党组书记、局长蒋涛说道。
(大众新闻·农村大众记者 唐峰 通讯员 柳彦超 谭芳 聂义山 聂立立)
责任编辑:刘晓续