比亚迪济南基地1分钟即可下线一辆新能源汽车,二期项目有望年内投产

大众新闻 刘飞跃  王雅雯  胡沥中   2025-04-18 14:56:05原创

4月18日下午,记者跟随“黄河新动能·沿黄共未来”讲好新时代黄河故事暨济南新旧动能转换起步区媒体采风行活动走进比亚迪济南基地,在总装车间见到,1分钟即可下线一辆新能源汽车,整个产线正满负荷作业,在基地一期项目南北两侧,二期项目正加快建设,据介绍,二期项目有望年内投产。

济南新旧动能转换起步区自获批设立以来,聚焦新一代信息技术、智能制造与高端装备、新能源新材料和现代服务业“3+1”主导产业方向,招引落地比亚迪新能源汽车项目,助力济南按下工业强市快进键。

据了解,比亚迪济南基地由比亚迪股份有限公司投资建设,总投资150亿元,总占地面积500多公顷,已建成冲压、焊装、涂装、总装四大工艺厂房,以及电机、电动总成、空调、车灯等核心零部件生产车间,是济南起步区投资规模最大、示范引领最强的重大产业项目之一。

2022年,比亚迪新能源乘用车及零部件产业园一期项目落户济南起步区,从项目供地到2022年11月首台整车下线,仅用时11个月。此后两年间,比亚迪济南基地的产能不断爬坡,成为拉动区域经济持续增长的强劲引擎。

如此发展速度背后,离不开良好的营商环境。

比亚迪济南基地作为新能源汽车产业龙头项目,济南起步区成立专门服务专班,实行“一周一调度”工作机制,统筹全区资源,集中力量推动项目签约落地各项工作有序开展。济南起步区产业促进部副部长潘兵介绍:“我们梳理了比亚迪200余家配套企业信息,成功推动部分供应商在起步区落地生产线,助力其做大做强;同时我们密切跟进企业生产经营,协助其开展招工工作,解决了企业用工难题;并指导其建立工会组织,保障了企业安全稳定运营。”

据介绍,起步区聚焦打造新能源汽车产业集聚区,强化政策、审批、金融、财税、土地、人才等各类要素保障,从项目招引、落地、建设、运营全过程,健全“高效办成一件事”服务机制,积极推行“提前介入、主动服务、多方联动、资源整合”服务模式。

比如,起步区创新土地拍卖模式,减少10天公示期,创造了产业用地大规模征供地用时最少的纪录,目前累计服务比亚迪一期项目与二期项目供地近400公顷;重点保障比亚迪济南基地用工需求,比亚迪园区累计入职21902人,员工总人数达26000余人;起步区优化办事流程,创新打造新能源汽车产业等重点项目全生命周期“一类事”,整合31个办理事项和8个增值服务,可实现办理时限平均压缩比48.05%,最大压缩比92.30%。

如今,比亚迪济南基地产能仍在持续提升。不断攀升的产能背后,与智能化的生产密切相关。

据比亚迪济南基地相关负责人介绍,济南基地通过OTD与MES系统深度协同,实现产线动态重组与多车型柔性共线;运用AI机器视觉构建三维质量防线,推动产品检测从人工判定向智能识别的范式转变;通过TMS物流中枢与AGV集群的动态调配,打造物料精准流动的智慧脉动网络;依托RFID技术构筑全要素数据链,实现从零部件到整车的全生命周期溯源。该体系已经形成“智能感知—柔性制造—数字管控”的闭环,树立汽车智造新标杆。

在一期项目满负荷生产之际,比亚迪济南基地二期正加紧建设,今年年内有望实现投产运行。该项目全部建成后预计带动直接就业超过3万人。

随着比亚迪济南基地在起步区发展壮大,一批产业链项目也纷纷落地。比如,与之配套的比亚迪智能车零部件配套产业基地项目,总投资50亿元,预计2025年上半年主生产厂房将投产;与之配套的比亚迪半导体芯片和比亚迪动力电池等零部件项目陆续投产。一条新能源汽车产业链正在黄河北岸逐步形成。

除比亚迪外,目前济南起步区围绕光伏、氢能产业领域,引进落地了爱旭太阳能高效电池组件、山东能源钙钛矿光伏电池、国家电投黄河流域氢能产业基地等龙头企业项目。其中爱旭一期投产下线了我国长江以北首个BC电池组件;山东能源钙钛矿光伏电池项目成为北方第一条落地的100MW中试量产线,并成功申报山东省科技示范工程;济南绿动氢能科技有限公司制造的“氢腾”燃料电池成功应用于中国南极秦岭科考站新能源系统。这些优质项目为下步济南起步区新能源产业高质量发展奠定了坚实基础。

(大众新闻记者 刘飞跃 王雅雯 胡沥中)

责任编辑:胡沥中