济南市济阳区人民法院“前街”模式,一句聊天引发的“蝴蝶效应”
地方法治 | 2025-04-16 20:20:40
济南市济阳区前街村是济阳区人民法院崔寨法庭驻地,有3300多人是起步区人口最多的村,也是最早启动农村城市化改造的村。随着2019年济南新旧动能转换起步区全面展开建设,崔寨街道迎来了“大拆迁、大建设”的历史机遇期。而前街村作为首拆村在拆迁过程中遇到的难题可想而知,主要包括土地转包后青苗费补偿(含地上物)纠纷、离婚案件(含离婚后财产案件)中的过渡安置费及其他拆迁利益纠纷、赡养及继承中的拆迁利益纠纷、因村委会管理引发的青苗补偿费纠纷;2023年新出现的高压线临时占地纠纷等,这其中最为困难的就是地上物及青苗费补偿。
农村村民住宅、其他地上附着物和青苗的补偿费一般是归被征收人所有,这没有争议。但土地一旦涉及承包,争议却非常多。土地承包经营权人一承包就是二三十年,土地被征收后,这笔青苗补偿款如果都给发包人,显然承包人这二三十年可见的利益受损,如果都给承包人,但土地是归分给发包人的,那发包人自然也不会同意,因此,这里面如何划分,是拆迁过程中遇到的最大难题。崔寨法庭庭长宗寿强在一次与前街村支部书记的闲聊中敏锐地察觉到,如果不进行前期探索,像前街村这样的矛盾纠纷会大量出现,案件量不可预知。
为此,宗寿强坚持“勤跑腿”“多动嘴”“重调解”的办案理念,多次实地勘察、调查走访,了解前街村的土地承包情况,并向当地相关部门了解到每个承包户在承包时对地上物及青苗费补偿等多少有一些约定,且约定不同,宗寿强当即提出“约定优先”的思路,“既然每户情况和约定都不尽相同,那就不要统一标准,而是约定优先。建议前街村先修改完善经营权人与承租户之间的协议方式,并将地上附着物及青苗补助费的归属问题根据各自情况完善约定。”
前街村听取了宗寿强的建议,立即完善合同700多份,全面避免了该矛盾纠纷的发生。崔寨街道办事处全面推行该模式,全街道完善合同3万多份,将几万潜在的矛盾纠纷化解在萌芽之中。
(济南市济阳区人民法院)
责任编辑:王相宜