青岛市黄岛区人民检察院:“一揽子和解”结清二十年旧账
地方法治 | 2025-04-09 19:57:23
“感谢检察官,现在我不用怨恨老王欠钱不还,也不怕老张会突然上门讨债了。整整20年了,真是无官司一身轻!”3月底,两起长达20年的经济纠纷被一揽子化解,当事人老刘专门向青岛市黄岛区人民检察院送来了锦旗。这是该院因这两起案件收到的第三面锦旗。
合伙工程引发纠纷
企业发展受阻碍
2005年,老刘与老王因合伙承包工程产生经济纠纷,后老刘提起民事诉讼,法院判决老王支付老刘各项费用共计19万余元,该判决因老王名下无个人资产一直未执行。2024年10月,二人在执行局争执不下后发生推搡,老刘倒地并报警,双方积怨进一步加深。
2024年12月,老刘向黄岛区检察院申请执行监督。“映山红”工作室的检察官迅速展开核实,经查,法院此前已依法对老王采取财产查控和限制高消费等措施,不存在怠于执行等行为。
检察官还了解到,老刘系某科技公司的法定代表人,公司持有多项专利,前期研发投入巨大导致企业资金链紧张,急需回笼资金推动科技成果转化,而老王的工作、生活也因相关限制措施受到影响。
程序虽结讼争未解
深挖细节寻转机
程序虽已结,讼争却未解。当事人之间长达20年的积怨如何得到化解?企业怎样才能重焕生机?检察官经反复研究案件细节,发现老刘与老王曾是朋友,且老王子女有帮其还债的意愿和能力。检察官立即抓住这一线索,寻找双方和解的可能性。
经与双方多次商谈,检察官终于使当事双方达成口头协议。可在今年春节前夕,双方突然反悔,调解工作陷入僵局。对此,检察官没有放弃,继续深挖案件细节,终于从老刘偶然提起的另一件久拖未决的民事纠纷中找到了突破口。
原来,2005年,老刘、老王与案外人老张合伙从事工程施工,因工程款给付产生经济纠纷。老张起诉后,法院判决刘、王二人共同承担连带偿还责任,老刘已履行2.3万元,仍有13.3万元未履行。检察官立即联系老张,对方痛快表示只要能收回剩余本金,利息可以不追究。
加强沟通深度对接
“一揽子方案”促和解
“我们不仅要为当事人减少讼累,还要从根源上化解他们的‘心结’,最好能将这两起长期困扰当事人的纠纷一次性解决。”经多轮深入探讨,检察官最终确定了“一揽子和解”的基本思路。
随后,检察官分别与三方当事人进行深入沟通对接,针对各自情况进行精准释法说理,并制定具体和解方案:由老王支付老张的剩余本金,同时向老刘支付其本金,合计37万元,将两起20年未执行完毕的民事纠纷以及连带赔偿背后的再次追偿纠纷等一次性解决。该方案得到三方一致认可。
2月14日,三方当事人在检察官见证下签署和解协议
最终,三方当事人在“映山红”工作室达成书面协议,老王的子女代替老王当场支付37万元,老刘提交书面撤回监督申请。横亘在三方当事人之间长达20年的复杂债务“死结”被解开,三方均对检察官的高效履职、司法为民表示感谢。
对待诉求“如我在访”
高质高效化纠纷
近年来,黄岛区检察院以“如我在访”对待群众诉求,建强用好“映山红”工作室,实行“一站式接访、一揽子协调、一条龙督办”模式,收到的928件群众信访全部做到“件件有回复”。深化“领导包案、简易听证、联动调处”多元解纷机制,首办环节化解率达90%,努力做到矛盾不上交、就地化解。
“我们始终坚持高质效履职,深入落实‘办信访就是办民生’要求,将‘如我来访解心结、如我在诉解法结、如我有难解困结’作为工作理念,以‘映山红’工作室推动信访矛盾实质性化解,着力打造新时代‘枫桥经验’黄岛检察版。”青岛市黄岛区人民检察院党组书记、检察长张连杰说道。
(青岛市黄岛区人民检察院)
责任编辑:宋时刚