家门口的“文化会客厅”这样圈粉

大众新闻·鲁中晨报 徐晓会   2025-04-03 17:21:52原创

春日的上午,走进淄博张店区公园街道福园社区文化书院,孩子们在福娃乐园追逐嬉戏,青年们在城市书房复习备考,银发族在翰墨天地挥毫泼墨,交织成一幅“全龄乐享”的温暖图景。“以前觉得社区就是个办事的地方,现在真真切切感受到了家的方便!”居民李女士笑着说。这座以“里仁为美·齐乐融融”为核心理念的文化综合体,正以创新实践诠释着新时代社区治理的温情密码。

资源“串珠成链”:15分钟圈出文化磁极

社区居民董玉玲每周二、周四都要来社区文化书院课堂学习跳舞,每次跟同社区的邻居们在一起学习聊天感觉非常开心:“这个文化书院就像社区老年大学,全程免费,各种课程都有,我不仅学习了跳中国舞,还报上了模特、书法等课程,一周下来每天都能学到不同的特长,太方便了!”

“从我家出发,步行5分钟到城市书房看书,8分钟到舞蹈室学习跳舞,12分钟还能带孙子做手工!”福园社区居民扈女士细数着社区文化地图。福园社区将科普馆、暖新驿站等六大阵地有机串联,更孵化出福娃乐园、手作时光等特色空间。中青年占比达63%的社区特征,在这里转化为"菁英家园"的创业沙龙、“心语微家”的亲子课堂,就连185家商户也被纳入“益家主理人”联盟,共同打造出集文创市集、国学体验于一体的活力生态圈。“每周的跳蚤市场成了孩子们社交新天地,我家孩子用旧书换到了人生第一盆多肉。”90后宝妈刘女士分享道。

服务“精准滴灌”:全龄需求一站满足

傍晚六点半,“青年夜校”的非遗课程座无虚席。“白天敲代码,晚上学特长,社区给我们职场人开辟了充电站!”社区青年小张展示着刚获得的结业证书。针对青年婚恋难题,社区牵线的“相约福园”相亲会已促成多对良缘。而在文化书院课堂,66岁的老人正专心临摹字画:“年轻时没条件学画,没想到退休后在社区圆了艺术梦!”社区链接各方资源开设的公益课程,让银发族重拾青春激情,学到了年轻时没有时间学习的课程。

“小楼长也能办大事!”12岁的“一米帮帮团”成员骄傲地展示团队设计的垃圾分类游戏。这支由6-15岁少年组成的自治力量,与56名能人组成的互助小组,共同编织起社区治理网络。在“文化+公益”融合实践中,宝妈李女士的手工皂作坊颇具代表性:“通过社区培训,我们做的产品既能兑换积分,又能义卖助困,感觉自己成了改变社区的一分子。”

未来"幸福注脚":文化赋能永不止步

“当文化成为居民的生活日常,社区就拥有了最持久的生命力。”淄博市张店区公园街道福园社区党委书记、居委会主任曲俊辉介绍,社区正打造“云上书院”数字平台,让服务突破时空界限。“我们要让每个年龄段的居民,都能在这里找到属于自己的诗和远方。”她的话语中透着坚定。

暮色渐深,社区托管课堂里传来孩子们朗朗读书声,城市书房的灯光温暖依旧,这座带着温度的文化会客厅,正书写着“近者悦、远者来”的现代社区寓言。正如社区居民自发创作的打油诗所言:“福园福地福气浓,书院书香书华章,全龄共乐新时代,和美家园幸福长。”

(大众新闻·鲁中晨报记者  徐晓会)

责任编辑:孙双