书荐丨《文明的重建:战后德国五十年》——揭秘战后德国50年奇迹般的复兴之路

体娱场 |  2025-04-02 10:10:18 原创

孟秀丽来源:半岛都市报·半岛新闻客户端

微信扫码扫码下载客户端

《文明的重建:战后德国五十年》

[美]康拉德·H.雅劳施  著

刘志刚  译

译林出版社

【内容介绍】

1945年春,德军战败,世人沉浸在大屠杀这一难以言喻的罪行中,很少有人预料到,仅仅半个世纪后,德国人摇身一变,以繁荣民族的姿态站在欧洲一体化的前沿。德国人是如何从第二次世界大战的毁灭性打击中恢复过来,又如何从大屠杀的耻辱中重新站起来的?

本书中,雅劳施描绘了德国重建被纳粹政权摧毁的文明与公民社会,从而实现国家复兴的详细历程。与其他探究德国如何应对纳粹历史的学术著作不同,《文明的重建》主要聚焦于一个迷失方向的民族如何从过去的错误中汲取实际教训,以及他们为创建一个注重人权的新社会所做出的斗争。这种视角富有挑战性地分析了德国人逐步形成的民族与性格特征,为世界史研究提供了新的可能性。

【本书亮点】

从大屠杀刽子手到爱好和平的民主主义者

揭秘战后德国50年奇迹般的复兴之路!

深入探索一个民族如何从历史阴影中走出,并重塑辉煌

挑战传统认知,为世界史研究提供新视角

【编辑推荐】

◎从废墟到巅峰:德国如何浴火重生?

揭秘战后德国五十年奇迹般的复兴之路!深入探索一个民族如何从历史阴影中走出,重塑辉煌。

◎迷失与重生:德国民族性格如何蜕变?

战争摧毁了一切,但无法摧毁一个民族的意志。从大屠杀刽子手到爱好和平的民主主义者,剖析德国人如何“改邪归正”,重归文明。

◎标杆性的德国史著作:如何以新视角解读德国战后复兴?

将“公民社会”和人权置于20世纪德国历史的中心。挑战传统认知,为世界史研究提供新的可能。

【作者简介】

康拉德·H.雅劳施 (Konrad H.Jarausch)

美籍德裔历史学家,北卡罗来纳大学教堂山分校吕尔西欧洲文明教授。已出版专著或编著五十余本,其中《走出灰烬》获2016年欧洲学院布罗尼斯瓦夫·盖雷梅克奖、美国出版协会欧洲与世界历史专业与学术杰出出版奖提名。另有代表作品《破碎的生活》《文明的重建》等。

【名家推荐】

本书对战后德国历史进行了深入的、引人入胜的叙述……这是一本充满思想火花的杰作,将促使持有各种意见的读者几乎逐页反思自己的立场。

——《现代历史杂志》

作为德国战后历史的一部著作,这本书将成为标杆。

——《德意志汇报》

著作丰厚的历史学家雅劳施给出了许多论点和卓越的信息,阐述了为什么我们的焦点应从分析第三帝国的建立和行为,转向考察德国社会如何在第二次世界大战后获得了新的人文主义……雅劳施为反思历史上最棘手的国家之一的积极转型提供了良好的基础。

——迪特尔·K.布塞,H-Net书评网

本书非常重要的贡献在于雅劳施努力将“公民社会”和人权置于20世纪德国历史的中心。这一视角带来了许多新颖而独到的见解;它无疑将激发新的研究,同时也为跨国比较提供了新的可能性。

——弗兰克·比斯,《德国历史》

多么非凡的挑战!雅劳施要求我们将战后德国历史(西德和东德的历史)视为一个“文明化进程”,即在敌意盛行和一场摧毁了文明的谋杀性战争之后,德国人为学习以同情之心生活而做出的漫长、曲折的努力。

——迈克尔·盖耶,芝加哥大学教授

【目录】

中译版导言

序 言

导论 文明的断裂

惨无人道的滔天暴行

解读纳粹的野蛮行径

书写一部战后重建史

上篇 无可奈何的转向

第一章 告别战争

联合裁军

走出伤痛

渴望和平

被遗忘的改变

第二章 对民族的质疑

肃清纳粹分子

远离民族主义

一个后民族国家?

民族之累

第三章 摒弃计划

被迫重组

回归市场

社会市场经济

德国模式的局限

结语自由的前提条件

中篇 自相矛盾的现代化

第四章 拥抱西方

个人接触

政治结盟

民间的美国化

“去德国化”的矛盾

第五章 抵达民主

形式民主化

内化民主价值

议会制政府的考验

学会的民主

第六章 反抗权威

反对复辟

一场文化革命

更自由的社会?

失败的后果

结语 现代性的悖论

下篇 公民社会的挑战

第七章 放弃社会主义

废除公民文化

恢复社会活力

一场公民革命

乌托邦的失落

第八章 寻求常态

接受分裂

选择统一

常态中的动荡

公民社会与国家

第九章 对外来者的恐惧

至关重要的移民政策

意想不到的难民危机

进退两难的移民困境

文明的试金石

结语剧变的影响

结论 柏林共和国的雏形

公民学习的过程

全球性挑战

文明的任务

专有名词缩写

参考文献

索 引

责任编辑:孟秀丽