汇聚多方智慧,共探周村“鲁商发源地”文旅商融合发展新路径

文旅淄博 |  2025-04-01 15:34:58 原创

杨峰 来源:大众新闻·鲁中晨报

微信扫码扫码下载客户端

为进一步擦亮“鲁商发源地”品牌,叫响景区文化IP,探讨新时代文化品牌赋能效应,3月30日,周村区“鲁商发源地”座谈交流会在周村古商城景区举行。30日上午,中国商业史学会会长王茹芹、副会长郭国庆一行实地查看了周村古商城景区,走访古街巷建筑群和老商号,梳理商埠文化脉络,探索鲁商精神本源与文旅融合路径,为座谈会研讨提供实践支撑。

下午,周村区“鲁商发源地”座谈交流会在周村古商城游客中心举行。本次会议聚焦“如何发挥淄博市周村区作为‘鲁商发源地’作用”核心议题,汇聚政产学研多方智慧,共同擘画商文旅融合发展新蓝图。中国商业史学会会长王茹芹、副会长郭国庆等专家学者为商脉传承创新战略提供指导,周村区委常委、宣传部部长薛华伟,副区长彭开国,区政协副主席周艳萍等参加本次座谈交流会。

彭开国在致辞中指出,周村作为 “鲁商发源地”,自春秋时期便因丝织业兴盛,明清时期发展成为北方商业重镇,拥有“旱码头”美誉。当前全区正深入实施“文化赋能”战略,通过“鲁商发源地”品牌建设,努力打造“文化遗产保护传承与活化利用”的周村样板。

王茹芹会长从多维视域深入剖析了周村古商城对鲁商文化的塑造以及其蕴含的商业逻辑与现实意义。她表示,周村区作为鲁商文化的发源地,从历史发展、商业文化理念到商业组织管理,都蕴含着丰富的鲁商文化基因,具有“厚道”文化传承品质。当前应当充分挖掘和利用周村古商城的历史文化资源,进一步传承和发展鲁商文化,为“鲁商发源地”的持续健康发展贡献力量。

郭国庆教授就“周村古商城与鲁商精神的本源生成”展开讲述,强调其历史脉络、文化内涵与现代转化路径。他表示,在新时代,深入挖掘周村古商城所蕴含的鲁商精神,传承和弘扬其优秀文化传统,对于推动经济社会的发展具有重要的现实意义。

“丝绸生产是周村商业核心之核心”。山东理工大学教授姜颖建议,通过建立大型丝绸博物馆、研发丝绸研学体验项目、开发丝绸文创产品等,形成特色发展模式,助力周村古商城文旅腾飞。

淄博职业学院副院长毕思勇系统阐述了周村作为鲁商文明发源地的历史地位与文化价值,他表示,高校将通过跨学科研究、产学研合作、数字赋能等举措,推动鲁商文化创造性转化,助力周村古商城文旅产业升级。

周村区文化和旅游局党组成员、二级主任科员王生华表示自春秋战国以来,於陵地区(今周村区)生产的丝绸就成为齐国丝绸的代表,於陵因丝而城、因丝而商,历经秦汉隋唐、宋元明清,一举建立了周村在江北的重要商业中心地位。在千年的商业活动中,鲁商孕育而生,周村成为鲁商的发祥地。

周村区文化学者郭济生认为周村区具备打造中华传统市场经济商埠文化城市模型的资源优势和文化优势。周村区是中国历史上少有的传统经济商埠,是中国古代难得的资本运营市场模式,具有非常重要的借鉴意义。

与会人员深入交流,就周村古商城在鲁商文化发展中的核心地位、“鲁商发源地”的历史依据与当代价值以及周村商帮对华北、东北及丝绸之路商贸的影响等多个话题共同研讨,通过多维度构建“鲁商发源地”价值体系,为周村文旅商融合发展注入强劲动能。

最后,周村区委常委、宣传部部长薛华伟对与会专家的精彩分享表示衷心的感谢,同时他指出,周村区自古形成的浓厚的商业氛围已融入这个城市的方方面面,下一步,周村区将进一步梳理此次研讨成果,擦亮“鲁商发源地”城市名片,推动周村区文旅融合发展再上一个新台阶。

本次座谈交流会的成功举办,将在周村古商城景区的发展史上留下浓墨重彩的一笔。与会专家学者深入挖掘鲁商文化的精神内核,系统梳理了周村作为鲁商发源地的历史脉络与文化价值,为景区下一步发展提供了重要启示。会议不仅深化了社会各界对鲁商文化的认知,更就如何活化利用商埠文化资源、创新文旅融合模式、赋能地方经济发展形成了重要共识。未来,周村古商城将以此次研讨成果为指导,持续讲好鲁商故事,打造文化IP,在招商引资、产业升级等方面发挥更大作用,让百年商埠焕发新时代的光彩。

(大众新闻·鲁中晨报记者杨峰 通讯员陈怡霏)

责任编辑:孙双