明湖路上见明湖!济南市政协“商量”助推大明湖改造提升
有事多商量 | 2025-03-27 17:04:58
自2024年2月开始,济南市政协组织省市区三级政协委员、专家学者、市民代表、有关部门和企业代表,围绕“明湖路上见明湖——大明湖南岸及西护城河改造提升”开展月度商量。2024年4月27日,商量专题片播出,社会反响良好,商量系列短视频全网播放量达134.2万次。月度商量在有力推动项目实施的同时广泛凝聚共识,社会各界对该项目给予高度认可,“无界公园”理念、“人民城市为人民”的现代城市建设管理理念深入人心。
一、开展背景
大明湖作为“泉城明珠”,承载着历史记忆,也是古城保护的重要一环。近年来,伴随城市发展变化、景区管理需要和大明湖南岸灌木花草茂密生长,出现了“明湖路上不见湖”的情况。随着“无界公园”理念深入人心,打破公园与城市的界限,让“城中湖”变为“百姓湖”,成为市民日益盼望的事。
近年来,济南市委、市政府高度重视城市更新项目,专门成立济南古城保护提升工作总指挥部,大明湖与古城隔路相望,同时又融为一体,二者相互依存、相互关联,在改造中需要统筹考虑,做到大明湖南岸透湖与古城改造工作一体谋划、一体推进、共同提升。按照市委2023年10月28日“大明湖南岸及西护城河改造提升”专题会议纪要的安排部署,市政协以“明湖路上见明湖——大明湖南岸及西护城河改造提升”为题开展了月度商量。
二、主要做法
(一)细致筹备奠定基础。结合月度商量主题,认真学习中央、省、市有关文件和有关会议要求,于2024年2月底召开了筹备工作座谈会。座谈会上,市自然资源和规划局、市园林和林业绿化局、济南文旅发展集团有关负责同志介绍了大明湖南岸及西护城河改造提升相关工作情况;政协委员、专家及农工党济南市委会、济南广播电视台、历下区政协有关同志围绕如何做好月度商量谈想法、提建议。经充分协商,形成如下共识:一是将“明湖路上见明湖”作为月度商量主题;二是按照工程的施工节点作为开展现场商量的时间节点;三是将“为什么改造提升”“如何改造提升”“改造提升的成效”作为协商主线。这为今后有条不紊开展具体工作打下了坚实基础。
(二)深入调研广集民智。
一是充分发动群众,广征意见建议。组织省市区三级政协委员、专家学者参与现场调研的同时,广泛发动市民、游客、社会各界群众参与到为改造提升工程建言献策的活动中来,注重邀请关心关注大明湖发展变化的市民代表和学生代表,多层面、多角度发现问题、提出建议。通过济南市政协官方网站、公众号、APP等多个平台发布征集意见公告,收集意见建议400余条,参与建言献策的群众达600余人次,在共商共量中聚合了各方智慧力量。
二是结合工程进展,开展现场调研。为保证调研专业性,邀请市园林和林业绿化局负责同志与市园林规划设计院总工程师参与调研全过程,协助掌握项目进展情况。根据项目工程进度,分别于示范段施工前、施工中、施工完成后开展了三次现场商量,调研组实地察看了大明湖南岸标准段施工情况和部分文化场所,听取了“一湖一环”绿道连通项目设计方案和景观改造提升方案整体情况介绍,结合自身专业,调研组从完善标识体系、统筹交通设计、串联景观节点、丰富产业业态、加强后续管理等方面提出意见建议百余条。
(三)集中商量提质增效。2024年4月19日,在前期调研的基础上,市政协主席主持集中商量,委员、专家、部门、市民、企业,共同围绕“为什么改造提升”“如何改造提升”“改造提升的成效”深入协商互动,积极建言献策。张晓国委员提出的“改造后可能会对大明湖的后续管理带来新的压力,大明湖园区在这方面有没有相应的准备”,当场得到市园林规划设计院和天下第一泉风景区服务中心的回答;专家齐海鹰提出的“该项目完成后,如何在促进文旅上做文章”,济南文旅发展集团现场就进行了回应。大家一致认为,做好“明湖路上见明湖”工程,让老百姓实现亲湖、亲水,真正体现了“人民城市为人民”的现代城市建设管理理念,建议要以此次改造提升为契机,综合考量生态保护、文化赋能、便民服务等各方面需求,与古城保护工作相融合,推动全市大文旅产业发展。
三、商量成果
(一)务实推进工程提升。市政协每次调研商量征集的意见建议都及时向有关部门反馈,市园林和林业绿化局高度重视。如第一次现场商量,认真总结整理了6名委员共计31条意见建议反馈至园林局,李建军委员“完善提升标识体系”、袁宙飞委员“从美学、设计学和受众角度增加导视系统设计,与古城导视系统相联动”的建议吸纳到了项目方案中;市民代表满效志“运用科技手段提升绿化效果,利用智能灌溉系统精准灌溉,提高植被的成活率和生长质量”的建议则在项目实施中予以采纳;在后续管理中,邵洁委员“按照文化园林规划要求,结合名人文化,打造体验式文化场景”的建议也被采纳。及时高效的整理反馈,有力推动了大明湖改造提升工程顺利开展。
(二)矩阵宣传凝聚共识。每次现场商量后及时宣传项目进展情况,并联合济南电视台制作商量系列短视频在市政协“一网一端一号”等媒体上发布,做到以宣传促共识。经统计,系列短视频全网播放量达134.2万次,其中,《推窗见绿,转角遇景,济南人将迎来“无界明湖”》视频,全网播放量达到51.1万次。2024年4月26日,商量专题片首播,全媒体矩阵同时播发,引起社会广泛关注。
(三)汇聚民意形成专报。专题片播出后,第一时间梳理汇总前期各渠道收集的意见建议,形成了完善规划设计,丰富明湖系统功能;文旅商体融合发展,助推古城保护提升;完善后续管理,提升景区管理水平等3个方面12条意见建议,以《关于大明湖南岸及西护城河改造后功能提升的建议》协商专报的形式送有关职能部门,对后续工作开展具有重要意义。
(四)推动实现“明湖路上见明湖”。大明湖南岸改造提升示范段完成后,走在明湖路上就能看到美丽的大明湖。五一期间,市民和游客纷纷前往大明湖南岸拍摄照片、视频,并上传到抖音等短视频平台,将明湖“一步一景”与“莫奈公园”相媲美,掀起了一股打卡热。2024年6月初,医药卫生、教育等界别组部分委员,共同前往大明湖察看改造提升成效,委员们对美轮美奂的透湖效果和一步一景的湖岸风光赞不绝口,对原有植被的保护和改造大加赞扬,表示此次改造提升工程是真正顺应社会发展、凸显城市变化、反映群众需求的民生工程、务实举措。改造后的大明湖,真正成为一个开放之湖、活力之湖、生动之湖,在当今文旅产业大发展的时代,成为为城市发展赋能的不竭源泉。
责任编辑:赵琳