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激发民企‘创活力’ 竞逐科技新高地”海右论道智库沙龙成功举办

智库之声 |  2025-03-27 15:42:29 原创

大众新闻客户端 龙女

微信扫码扫码下载客户端

3月26日,由山东省创新战略研究院与大众日报联合主办、山东省宏观经济研究院承办的“激发民企‘创活力’竞逐科技新高地”海右论道智库沙龙在大众传媒大厦成功举行。

本期沙龙聚焦激发民营企业科技创新力议题,邀请山东省智库决策咨询专家,山东省宏观经济研究院党委书记、院长、研究员张中英;山东省市场监管局原党组成员、副局长郭之祥;山东省智库决策咨询专家,山东大学管理学院二级教授、博士生导师,中小企业研究所所长张玉明;山东省创新发展研究院科技与产业发展研究中心主任张大瑞;济南晶正电子科技有限公司总裁胡文,共话民营企业在科技浪潮中的机遇与挑战,为山东省培育新质生产力、推动高质量发展建言献策。

在讨论中,张中英深度解读今年2月召开的民营企业座谈会释放出的新信息,她指出这次会议充分展现了民营经济在中国式现代化中的生力军作用和对高质量发展的支撑性作用。同时,会议也为民营企业引领科技创新发展提出了“新期待”。在新产品、新模式和新业态加速涌现,新质生产力蓬勃发展的趋势下,民营经济发展前景广阔、大有可为,民营企业要迎接好这份“新机遇”和“新期待”。她提出要做好“人工智能+”这篇文章,必须推动传统制造业数智化转型,利用好山东省产业基础完备的优势;通过“人工智能+”推动战新产业做大做强,让未来产业“破茧重生”;坚持“长期主义”,通过强化人才引育和发展科技金融等方式,推动创新突围,找准新赛道塑强新优势。

如何理解增强民营企业科技创新能力,对山东省实现 “走在前、挑大梁”,培育发展新质生产力的重要作用?郭之祥从多个角度进行了详细分析:以科技创新赋能现代农业,以更大力度发展富民产业、更高水平建设“齐鲁粮仓”;推动传统工业的转型升级,大力推进新型工业化;培育科技服务业新业态,构建新质生产力支撑点,大力提升科技创新水平。企业的科技创新,直接关系到产业链的高端化进程。

张玉明剖析“杭州六小龙”崛起密码,总结梯度金融支持、数智人才储备、创新生态构建、历史文脉传承和营商环境优化五大成功要素。他特别指出,民企相比国企具备决策灵活、市场敏感、激励机制完善等八大优势。并以DeepSeek为例,以其557.6万美元低成本打造大模型R1的历程,佐证“开源生态”对中小企业的普惠价值。

胡文以“铌酸锂单晶薄膜”技术攻坚为样本,展现民营企业突破“卡脖子”难题的硬核实力。公司曾经历接近五年“技术无人区”的探索,坚持不懈,产学研协同创新多角度攻关,最终成为全球首个实现该材料量产的企业并推动了产业链的发展。他提出创新需平衡“短期生存与长期发展”“自主创新与开放合作”“技术突破与商业落地”多个方面,并给出了构建“企业出题-院校攻关-工程转化”的宝贵经验。

张大瑞说,民营经济是推进中国式现代化的生力军。2024年,全省高新技术企业达到3.5万家,入库国家科技型中小企业突破5万家,民营科技型企业加速涌现。支持民营企业牵头实施重大科技创新任务、建设高水平创新平台以及强化金融支撑,催生了一大批重大科技创新成果。威高集团自主研发的“妙手”腔镜手术机器人,山东恒元半导体科技有限公司自主研发的12英寸光学级铌酸锂晶体,无不凸显出民营企业科技创新的“硬实力”。

专家们通过政策解读、案例剖析与战略展望,为山东民企科技创新提供行动路线,为提升我省民营企业科技创新活力贡献力量。活动视频将于近日上线,持续释放智库力量,助力民营经济竞逐科技新高地。 

(大众新闻记者 龙女 通讯员 张洋)

责任编辑:杨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