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每周传媒资讯》(2025年3月21日·第895期)

传媒资讯 |  2025-03-25 18:09:31

微信扫码扫码下载客户端

四部门发布《人工智能生成合成内容标识办法》

微信公众号“广电独家”/2025-03-16

近日,国家网信办、工业和信息化部、公安部、国家广播电视总局联合发布《人工智能生成合成内容标识办法》(以下简称《办法》)。《办法》共14条,将于今年9月1日起施行。

《办法》明确,人工智能生成合成内容是指利用人工智能技术生成、合成的文本、图片、音频、视频、虚拟场景等信息。人工智能生成合成内容标识包括显式标识和隐式标识。

其中,显式标识是指在生成合成内容或者交互场景界面中添加的,以文字、声音、图形等方式呈现并可以被用户明显感知到的标识。

隐式标识是指采取技术措施在生成合成内容文件数据中添加的,不易被用户明显感知到的标识。

《办法》明确,对生成合成内容添加显式标识,在生成合成内容的文件元数据中添加隐式标识。

服务提供者提供生成合成内容下载、复制、导出等功能时,应当确保文件中含有满足要求的显式标识。鼓励服务提供者在生成合成内容中添加数字水印等形式的隐式标识。

任何组织和个人不得恶意删除、篡改、伪造、隐匿本办法规定的生成合成内容标识,不得为他人实施上述恶意行为提供工具或者服务,不得通过不正当标识手段损害他人合法权益。


国家新闻出版署发布《2023年新闻出版统计公报》

国家新闻出版署网站/2025-03-18

3月18日,国家新闻出版署官网发布了《2023年新闻出版统计公报》。公报显示:2023年,全国出版、印刷和发行服务实现营业收入18466.9亿元,较2022年增长1.1%;利润总额1088.3亿元,增长10.4%。具体如下:

2023 年,全国出版报纸 1669 种,较 2022 年降低 2.3%;总印数261.0 亿份,降低 3.7%,降幅收窄 0.6 个百分点。17 种报纸平均期印数达到或超过100万份。全国出版期刊10157种,较2022年增长0.2%;总印数 18.5 亿册,降低 4.1%。8 种期刊平均期印数超过 100 万册。报纸出版实现营业收入 555.2 亿元,降低 1.7%,降幅收窄 0.8 个百分点;利润总额 52.0 亿元,增长 0.6%。期刊出版实现营业收入 219.7亿元,增长 5.8%;利润总额 34.5 亿元,降低 0.2%,降幅收窄 6.1 个百分点。


卫视频道即将超高清

微信公众号“广电独家”/2025-03-20

根据国家广播电视总局部署,2025年全国新拍摄制作的电视剧、纪录片基本实现超高清化,中央广播电视总台和上海、广东、江苏、浙江、山东、湖南、四川、深圳等省市广播电视台超高清卫视频道将从3月起陆续开播并同步实现全国覆盖。

其中,北京卫视将作为国内首个4K超高清试点上星综合频道,于3月底与观众见面。另据透露,湖南卫视超高清频道将于今年10月开播。

此外,广电总局还将联合工信部、中央广电总台出台《加快超高清高质量发展行动计划(2025-2027 年)》,强化端到端产业支撑;建立覆盖有线电视、IPTV、互联网电视和互联网视听的超高清节目技术质量监督检测机制,构建可持续健康发展的良性生态,全力推进超高清发展进入整体升级、规模见效的新阶段。


人民日报连发3期特别报道关注国企改革、民企发展、科技创新

澎湃新闻/2025-03-20

从3月18日起,人民日报连续推出3期特别报道《十位国企负责人谈深化国资国企改革》《十位民营企业负责人谈高质量发展》《十位科技工作者谈创新》,邀请有关人士共话发展信心、展望发展前景。


三大央媒开启“促进民营经济高质量发展”专栏

澎湃新闻/2025-03-19

3月19日,《人民日报》《新华每日电讯》《光明日报》等主要央媒开启 “促进民营经济高质量发展”专栏,讲述新时代新征程民营经济健康发展、高质量发展的故事,激励广大民营企业和民营企业家胸怀报国志、一心谋发展、守法善经营、先富促共富,为推进中国式现代化作出新的更大贡献。


《澎湃城市报告》推出付费订阅

澎湃新闻/2025-03-17

从2025年开始,《澎湃城市报告》开启付费订阅,分为印刷版订阅与客户端订阅两种。

《澎湃城市报告》创刊于2022年8月,一年12期,坚持“真问题,深研究”,用“脚力”做调研,用“脑力”想问题,用“笔力”写报告。

《澎湃城市报告》坚持一手调研、深度访谈、问卷调查、数据分析等方法,秉持以人为本,重点关注营商环境、消费文化、可持续发展等领域,聚焦上海城市发展,辐射长三角城市群,与全球城市对话。


澎湃新闻发布微短剧“百剧共创”项目

澎湃新闻/2025-03-20

3月20日,澎湃新闻在短剧频道上线两个月之际,发布精品微短剧“百剧共创”品牌项目,将联合7家微短剧行业伙伴,设立6000万元的启动资金池,也将通过全媒体矩阵投入价值1亿元的宣传资源。项目目标是在三年内孵化100部题材多样、精良制作的微短剧,为行业提供精品标杆。

这7家合作伙伴是华策影视、七猫文化传媒、上影文化科技、咪咕数媒、九州文化、听花岛和容量短剧。


专业级主持机器人入职浙江卫视

微信公众号“鲸平台”/2025-03-18

3月17日,浙江卫视首位专业级主持机器人“蓝小天”正式上岗。在浙江卫视(中国蓝新平台)《好戏看浙里》节目录制现场,虚拟主持人谷小雨和她的新同事——机器主持人“蓝小天”同台登场,首次实现“数智双主持”的创新场景。

“萌新”机器主持人“蓝小天”到底是什么来头?原来,它和在央视春晚上多次登台表演的人形机器人,属于“同一家族”。在宇树机器人的基础上,它在胸前配备了高精度麦克风,在头顶加装了视觉识别系统,接入了DeepSeek等多个最新大模型,不仅能通古博今,还能用中英文流利地互动交流。

此后,“蓝小天”与“谷小雨”将组成浙江卫视“AI姐弟”,在最新大模型的助力下,进一步塑造成更有形有魂的智能生态IP,并更多地参与到各类节目和活动中,共同构建AI文化达人矩阵。

机器主持人“蓝小天”是中国移动(浙江)创新研究院与浙江卫视(中国蓝新平台)AI赋能战略合作中最先落地的“开篇彩蛋”,也是浙江卫视首个专业级主持机器人。


重庆电影集团与两高校共建数字电影产业学院

视界网/2025-03-19

3月17日,重庆电影集团携手重庆传媒职业学院与重庆艺术工程职业学院举行共建数字电影产业学院签约暨揭牌仪式,未来,三方将共建“数字电影产业学院”,推动重庆电影产业发展。 据了解,该学院将以两所高校现有与电影产业密切相关的专业为基础,并于今年启动招生。

数字电影,是指在电影的拍摄、后期加工以及发行放映等环节,部分或全部以数字处理技术代替传统光学化学或物理处理技术,用数字化介质代替胶片的电影。今年春节期间不断创造票房“神话”的动画电影《哪吒之魔童闹海》就运用了不少数字手段,本次合作的主角之一,重庆传媒职业学院曾培养出不少优秀的数字电影人才,学校2019级的9名学生曾参与到《哪吒之魔童闹海》的制作。据介绍,签约后,合作各方将把数字电影产业学院打造成集产教融合、科教融汇于一体的平台,集合人才培养、产业服务、科技创新、社会培训、技能竞赛等职能,共同打造产教融合实践教学基地。


洛阳国际传播中心暨洛阳国际传播联盟成立

微信公众号“中国报业”/2025-03-20

3月19日,洛阳国际传播中心暨洛阳国际传播联盟在洛阳日报社成立。

洛阳国际传播中心由洛阳日报社运营管理,是洛阳市推动国际传播事业高质量发展、提升国际话语权的重要平台。中心将立足洛阳,整合政府、媒体、学术机构及社会资源等,构建全方位、多层次的国际传播体系,致力于打造“世界读懂洛阳的窗口”。活动现场,洛阳国际传播联盟同步宣布成立。


东莞成立“媒体AI产业平台”赋能千行百业

微信公众号“传媒头条”/2025-03-14

3月14日,“东莞智媒AI产业赋能基地”正式揭牌,依托东莞融媒集群,打造常态化学习平台,推进学习制度化、规范化、长效化,不断把学习成果转化成推动东莞宣传思想文化工作高质量发展的强大动力。

除了赋能全市宣传思想文化系统提升生产力外,“东莞智媒AI产业赋能基地”将努力开辟新业务、进军新赛道,积极赋能千行百业,包括政务服务、先进制造、服务业等,推动“东莞制造”向“东莞智造”转变,为打造粤港澳大湾区AI产业高地注入强劲动力。

接下来,“东莞智媒AI产业赋能基地”将通过与高校、科研机构的深度合作,打造AI人才的“孵化器”和“蓄水池”。基地计划引进多名AI开发者、工程师和技术人员,并培训多名数字人才,为东莞乃至整个大湾区输送高质量的AI人才。


意大利出版全球首份“AI报纸”

海外网/2025-03-19

据德国《明镜》周刊网站3月18日报道,意大利《福利奥日报》首次出版了一期完全由人工智能(AI)撰写的报纸。这项实验最初限定为1个月。

报道称,与传统的10页版不同,AI版报纸仅有4页。首期AI版在报摊与正常版一同发售,不过是免费赠阅。

根据计划,AI系统不仅要撰写文本,还将负责生成标题和摘要,并挑选最重要的引文。该报主编表示:“我们的记者将只负责提出问题。在AI版报纸中,我们将阅读所有答案。”这项实验的目标是将AI“从气态(理论)转化为固态(实践)”。

《福利奥日报》1996年创刊,是意大利全国发行的小型日报。据编辑部介绍,此次出版的AI版是全球首份完全由AI生成的印刷报纸。目前已有多个互联网平台在尝试纯AI生成的内容页面。

(本期责任编辑:王立纲)

责任编辑:王玉霞