济南市生态环境局历城分局:打好精准“组合拳” 筑牢“蓝天”守护防线

地方法治 |  2025-03-20 14:06:17

微信扫码扫码下载客户端

近年来,济南市生态环境局历城分局坚持科技赋能,推进大气污染溯源监测和非现场执法工作,加强济南市历城区大气污染防治监管技术能力,提升环保精细化管控管理水平,实现对辖区重点污染源进行实时监控、精细监管、靶向治理、精准执法,保障持续深入打好蓝天保卫战。

打好“科技+帮扶”组合拳,提升空气质量管控水平。建立空气质量帮扶指导机制,组织专家团队对空气质量排名靠后街道的大气污染源进行分析研判、会商,因“地”施策,制定改善空气质量“一街一策”,不断提高空气质量改善的专业性、针对性和有效性。充分利用“无人机巡飞+走航+激光雷达扫描”等科技手段,提前预测管控方向,分析研判污染分布,按区域提出空气质量管控措施建议,实时调度各责任部门和街道采取应对措施。对部分问题频发区域,充分利用大数据进行分析研判,找准找透问题所在,针对性提出应对措施和方案建议,不断提升科学管控水平。2024年以来,无人机巡飞任务96次、巡飞240架次,走航监测38次。提高治理设施运行监管效率,借助智慧环保平台活性炭“码上换”模块,实现企业线上监管,组织完成70余家印刷、涂装企业活性炭集中更换。并强化对10家大气环境重点排污单位涉VOCs企业污染防治设施运行情况进行监督性监测,充分利用便携式VOCs快速检测仪(PID)、红外成像仪和微风风速仪等科技手段对辖区涉气重点排污单位开展帮扶检查,精准发现问题,积极提供解决方案和技术指导,明确整改时限,提高企业污染治理水平。2024年结合各级帮扶指导检查,着力解决低效失效VOCs治理设施问题,完成各类问题整改68个。

打好“人防+技防”组合拳,打造良好企业营商环境。推广非现场执法监管,充分利用走航监测、在线监测、视频监控、高空瞭望、无人机巡查等科技手段开展非现场检查,对排污单位污染物排放状况实时监测,对全区空气、水质、秸秆禁烧等工作进行实时监控。打好“人防+技防”组合拳,减少现场执法次数,做到日常不扰、无据不查、轻微不罚,给企业更多的发展空间。历城分局共为全区83家企业安装非现场监管设备“振动盒子”,有效开展远程非现场执法。2025年至今,开展非现场执法36次,检查企业57家,实现指挥调度、执法检查、案件办理、督查考核一体化综合推进。引入“环保管家”、水污染溯源排查等先进技术,利用第三方机构人员和技术优势,对大气、水污染进行精准溯源管控,有针对性地识别重点排污单位非法排污的规律及路径,并提供定制化解决方案。以包装印刷行业为先领,鼓励企业提升技术成熟度,加强VOCs源头替代豁免末端治理设施政策宣传,强化“送政策、送技术、送服务”,对计划源头替代的涉VOCs企业开展帮扶指导,现场召开座谈会,对企业相关负责人进行面对面帮扶指导,提出优化方案的意见和建议,助力企业高质量发展。2024年完成治理设施升级企业9家。

打好“现场+远程”组合拳,赋能移动源远程监管。抓好机动车检测检验机构监管,通过现场检查、远程监控、分析过程数据、视频图像和检测报告等方式对排放检验全过程进行监管,重点检查检测操作规范性、检测视频、培训制度、检测报告规范性、设备有效性,着重对初检超标车辆、外埠转入车辆、运营五年以上车辆检测报告进行审核,严厉打击违规检测,弄虚作假等违法行为。2025年以来共现场监督检查30次。设立专人、专设备负责远程监管工作,对辖区内13家机动车检验检测机构及检测车辆线上逐项实施检查,机动车排放检验远程监管记录每月不少于100条。通过调阅实时视频监控和环检过程数据,发现问题,及时通知环检机构立即整改,做到线上严格把控。2025年以来远程审核车辆222辆。以施工工地、物流园区、大型工矿企业等为重点,开展非道路移动机械监督检查,联合第三方检测机构定期开展抽查抽测,组织街道网格员加强巡查频次,强化依法监管,对非道路移动机械编码登记、进出场备案、高排放等问题进行全覆盖式执法检查,精准打击环境违法行为。2025年以来,监督检查非道路移动机械148台,联合第三方检测机构抽测非道路移动机械264台。

下一步,历城分局将充分运用改革思维、改革方法解决生态环境保护的难点、堵点问题,继续增强服务意识和效率意识,当好绿色低碳高质量发展的“护航员”,打好蓝天保卫战。

(济南生态环境)

责任编辑:李思羽